关于粮食发展战略与投入对策的思考

来源 :财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粮食发展战略目标及其面临的突出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长期以来的物质积累,使粮食生产出现大幅度增长。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4000亿公斤大关,达到4073亿公斤,其后骤然下降,经采取措施后,从1986年起又缓步
其他文献
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到2006年10月份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巨额外汇储备造成了外汇占款激增,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致使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论断的深化和发展。它既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又指
腐败循环是一种腐败问题持续发生的现象,为什么这一现象难以得以根除?文章利用官员和承包商之间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来对此问题进行探析,找出阻断腐败循环的方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硬件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几年前配备的386、486、低档586计算机,只能运行于DOS、WINDOWS3.X、WINDOWS95操作系统下,无法满足当前计算机教育
【正】 (一) 改革16年来,我们在运用价格杠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由于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了许多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缩小了计划价格比重,
我国相关土地征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强化的是土地征用中的权力,忽视土地征用中的权利保护,引发了不少征地纠纷,文章通过对农地征用过程的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分析,提出规范土地征用程
先加热二氧化碳气体保护下的铜丝,再加入硫粉,并使整个反应在半封闭状态下进行。
【正】 经过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调节作用日益增强。但是,由于我们对经济杠杆的功能和特征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运用经济杠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