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选育经过
早金酥(94-7-76)是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以早酥梨为母本,金水酥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杂交,1995年播种,1996年实生苗定植,2001年结果,确定为初选优系,2002年繁育苗木.2003年进行高接,2004年在所内复选圃定植25株,同时在大石桥、海城、辽阳、苏家屯、铁岭、锦州等地进行区试鉴定,2009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
2 主要性状
2.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240克,最大600克;平均纵径8.6厘米,横径7.6厘米;果面绿黄、光滑,果点中、密;果柄长,梗洼浅,萼片脱落或残存,萼洼浅;果皮薄,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质酥脆,汁液多,风味酸甜,石细胞极少;可溶性固形物10.8%,总糖83.43克/千克.可滴定酸含量2.527克/升,维生素C含量33.72毫克/千克,硬度4.82千克/平方厘米,品质极上。2001—2003年的常温贮藏期平均为22天。
2.2 植物学特征
树姿直立,树干绿黄色、光滑。1年生枝绿黄色、平均长度65.0厘米,节间长,平均4.9厘米,皮孔密度中等。叶芽姿态为贴生,顶端尖,芽托小。叶片卵圆形,叶平均长度11.9厘米、宽6.9厘米,幼叶黄绿色,叶面伸展为抱合状态,叶背无茸毛:叶尖急尖形状,叶基为宽楔,叶缘锐锯齿,裂刻无,刺芒无。每花序着花朵数为8.6朵,花蕾白色,花冠直径3.9厘米。花瓣相对位置无序,每朵花花瓣数为5枚。柱头位置高于花药,花药颜色为淡紫色。每朵花中雄蕊数目21枚,花粉败育。
2.3 生长结果习性
该品种树体生长势较强、幼树生长直立,4年生树高4米,冠径220厘米×180厘米,干周22厘米;萌芽率高,平均75.8%,成枝力强,平均3.4。腋花芽较多,占总花芽的28.9%。连续结果能力强:每花序坐果2.4个;早产、丰产、稳产性好,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3年生株产平均3.7千克,4年生21.8千克,5年生25.4千克。
2.4物候期
早金酥梨在辽宁熊岳地区4月上旬萌芽,4月下旬盛花,8月初果实成熟,10月末落叶,树体营养生长期约200天。
2.5抗性和适应性
早金酥梨对苦痘病抗性强,从未发现有苦痘病感染。早金酥梨抗寒力强,在熊岳地区,2000年1月曾出现28%低温,2001年1月甚至出现-31℃的历史罕见的低温,当时6-7年的早金酥的母树没有出现任何冻害。
3 栽培技术要点
早金酥较喜肥水,因此,建园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土层较厚的平地或缓坡地。栽植密度以株行距3米×4米或2米×4米,即667平方米栽55-83株。早金酥没有花粉,必须配2种以上授粉品种,按8:1的比例。授粉品种可选择华酥等早熟品种。
早金酥比较喜肥水,早秋每100千克果施有机肥150千克,施梨树专用肥5千克,6月下旬果实迅速膨大期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1千克左右。花前或花后、果实膨大期及施肥后土壤较干燥时灌水。
4 开发应用前景预测
早金酥成熟早、结果早、丰产早、外观美、品质优、抗梨苦痘病、采收期长达2个月,非常适于观光旅游园栽培:商品价值高,几年来在当地市场单价是早酥梨的2倍以上。该品种在辽宁南部、西部、东部以及河北、山东等广大北方梨主产区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早金酥(94-7-76)是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以早酥梨为母本,金水酥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杂交,1995年播种,1996年实生苗定植,2001年结果,确定为初选优系,2002年繁育苗木.2003年进行高接,2004年在所内复选圃定植25株,同时在大石桥、海城、辽阳、苏家屯、铁岭、锦州等地进行区试鉴定,2009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
2 主要性状
2.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240克,最大600克;平均纵径8.6厘米,横径7.6厘米;果面绿黄、光滑,果点中、密;果柄长,梗洼浅,萼片脱落或残存,萼洼浅;果皮薄,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质酥脆,汁液多,风味酸甜,石细胞极少;可溶性固形物10.8%,总糖83.43克/千克.可滴定酸含量2.527克/升,维生素C含量33.72毫克/千克,硬度4.82千克/平方厘米,品质极上。2001—2003年的常温贮藏期平均为22天。
2.2 植物学特征
树姿直立,树干绿黄色、光滑。1年生枝绿黄色、平均长度65.0厘米,节间长,平均4.9厘米,皮孔密度中等。叶芽姿态为贴生,顶端尖,芽托小。叶片卵圆形,叶平均长度11.9厘米、宽6.9厘米,幼叶黄绿色,叶面伸展为抱合状态,叶背无茸毛:叶尖急尖形状,叶基为宽楔,叶缘锐锯齿,裂刻无,刺芒无。每花序着花朵数为8.6朵,花蕾白色,花冠直径3.9厘米。花瓣相对位置无序,每朵花花瓣数为5枚。柱头位置高于花药,花药颜色为淡紫色。每朵花中雄蕊数目21枚,花粉败育。
2.3 生长结果习性
该品种树体生长势较强、幼树生长直立,4年生树高4米,冠径220厘米×180厘米,干周22厘米;萌芽率高,平均75.8%,成枝力强,平均3.4。腋花芽较多,占总花芽的28.9%。连续结果能力强:每花序坐果2.4个;早产、丰产、稳产性好,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3年生株产平均3.7千克,4年生21.8千克,5年生25.4千克。
2.4物候期
早金酥梨在辽宁熊岳地区4月上旬萌芽,4月下旬盛花,8月初果实成熟,10月末落叶,树体营养生长期约200天。
2.5抗性和适应性
早金酥梨对苦痘病抗性强,从未发现有苦痘病感染。早金酥梨抗寒力强,在熊岳地区,2000年1月曾出现28%低温,2001年1月甚至出现-31℃的历史罕见的低温,当时6-7年的早金酥的母树没有出现任何冻害。
3 栽培技术要点
早金酥较喜肥水,因此,建园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土层较厚的平地或缓坡地。栽植密度以株行距3米×4米或2米×4米,即667平方米栽55-83株。早金酥没有花粉,必须配2种以上授粉品种,按8:1的比例。授粉品种可选择华酥等早熟品种。
早金酥比较喜肥水,早秋每100千克果施有机肥150千克,施梨树专用肥5千克,6月下旬果实迅速膨大期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1千克左右。花前或花后、果实膨大期及施肥后土壤较干燥时灌水。
4 开发应用前景预测
早金酥成熟早、结果早、丰产早、外观美、品质优、抗梨苦痘病、采收期长达2个月,非常适于观光旅游园栽培:商品价值高,几年来在当地市场单价是早酥梨的2倍以上。该品种在辽宁南部、西部、东部以及河北、山东等广大北方梨主产区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