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凋亡机制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来源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研究表明,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常常有一条或多条细胞凋亡通路发生异常,决定了此类细胞的存活率高于相应的正常细胞。而且,细胞凋亡应答异常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至关重要。对凋亡机制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对许多凋亡靶标分子的识别,从而推动了以癌细胞中表达异常或失调的抗凋亡分子为靶标的新药研发。本文介绍了涉及凋亡的药物靶标和相关药物,以及其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eukemia, lymphoma and multiple myeloma often have one or more apoptosis pathway abnormalities, determines the survival rate of such cells is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normal cells. Moreover, aberrant apoptotic responses are cru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in leukemia and lymphoma cells. In-depth study of the apoptotic mechanism has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ny apoptotic target molecules, there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targeting anti-apoptotic molecules that express abnormalities or disorders in cancer cel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rug targets involved in apoptosis and related drugs, and their effects on leukemia and lymphoma cells.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双参提取物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DNA修复蛋白表达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参提取物小、大剂量组,金纳多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造模后24 h开始给药,双参提取物小、大剂量组分别灌胃双参提取物溶液2.2、4.4 g/kg,金纳多组灌胃金纳多
目的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9种5型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 5, PDE5)抑制剂的检测方法。方法用0.1%甲酸-乙腈超声提取后,经磁性复合填料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以C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通过高分辨质谱的全扫描/实时二级质谱扫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9种PDE5抑制剂在5~500 n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探讨乐孕宁口服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
医师的处方药物通常都面临疗效和毒性两个方面的平衡,药物遗传学主要研究遗传因素如何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从而能够有效选择接受治疗的个体,消除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药物
目的 了解封丘县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伤及白内障发生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封丘县抽取50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进行眼病筛查并分析其患病率.对
目的研究款冬花多糖脱蛋白工艺。方法以款冬花多糖的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确定款冬花多糖的树脂法脱蛋白工艺。结果最优的款冬花多糖脱蛋白工艺条件:选择LS-206树脂,上柱高径比为15,上样液温度30 ℃,上柱体积数为2 BV,款冬花多糖溶液浓度6 mg/ml,上柱速率1.5 BV/h进行动态吸附。此工艺条件下的款冬花多糖的脱蛋白率为87.70%,多糖保留率为87.89%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是新近发现的T淋巴细胞亚群,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效应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在多种肿瘤中特异性增高.
目的采用计算机毒性预测技术预测中药的致癌毒性,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采用Mold2软件(version 2.0.0)对1 532个中药化学成分进行分子描述符计算,初步筛选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筛选出最优预测模型,并对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83个有毒中药中有化学成分单体结构报道的60种中药(1 609个化学成分)进行致癌毒性预测。结果经筛选,当描述符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