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术馆史料展现 曹晏海杭州打擂全纪实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9年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全国性的“擂台比武”,报名参加这次比赛的共有四百多人,历时十一天。
  时任浙江省主席的张静江、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为名誉会长,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为大会会长兼总裁判长。很多大人物参观了这次比赛。
  参加对抗赛的都是来自各省、市的武林能手和著名武术专家,以及中央国术馆出类拔萃的教授班学员,如王子庆、曹晏海、朱国禄、胡凤山、马承智、刘高升等。赛前最引人注目的是刘高升和曹晏海。
  刘高升,湖北襄阳人,上海永安先施公司总镖头,代表上海参加打擂。此人身高体壮,有金钟罩、铁布衫、油锤贯顶、铁尺排肋一身硬功,三十多岁没结婚,是童子功,还会点穴,手下有三千弟子,外号“铜头铁臂镇江南”。刘高升系上海有名的三刘之一(刘百川、刘小辫、刘高升),是当时有名的大把式。这次比赛前,刘高升为炫耀自己的武功,带领几十名弟子,从上海徒步到西安,打着“以武会友”之大旗,一路“过关斩将,横扫千军”,弄得好些把式场子都倒了。路过南京,在中央国术馆表演,碗口粗的竹竿,单手一插就劈,观者无不惊叹。这次来杭州打擂,自觉取胜有十成把握,生徒们送他在上海站上车,鞭炮齐鸣,自己还带来两个木箱,准备盛第一名几千元的奖赏。刘高升一到杭州,很多原来已经报了名的选手,怕与刘高升碰到一起,弃权不赛了。
  曹晏海,河北浮县芦家园村人。此人身材高大、蜂腰乍肩,臂长腿健。少年时酷爱武术,十五岁曾背着家人出走,去昆仑山学艺,沿途讨饭一个多月至山西太谷被一老人劝回。后从连阔和尚学拳术,1928年去南京中央国术馆在教授班学习。当时他见郭长生先生(字恩普,河北沧州人,自幼爱武,天资聪颖,有天生的一幅好腰身,勇力过人,行拳出手不见手,人过一阵风,故武界誉以“郭燕子”)艺精技绝,身手非凡,武德高尚,加之又是同乡,敬佩至极,欲拜郭为师学习技艺。郭长生慧眼识真,见曹确是个难得的人才,奈年龄相差无几,故以代师传艺,二人兄弟相称。郭长生将通臂、劈挂、苗刀之真传绝技倾授曹晏海。曹晏海收珠聚宝得先生艺技精髓。郭长生不但陪着练而且还喂着打,在实战中甘愿作“喂手的”。曹晏海的功夫突飞猛进。练功中十二个枣木橛楔到地里,曹晏海用激步勾子一口气把它踢出来。二十几岁就得了个“草上飞”的浑名,其速之快,可想而知。曹晏海的腿法尤其厉害,能反正抽人嘴巴子。郭长生满意地对人说:“曹晏海三个胳臂打人(两个胳臂加一条腿)。”“曹晏海的腿比胳膊还好使唤。”
  对曹晏海参加杭州擂台赛,郭长生满怀信心,估计如不出现反常,定能取得好成绩。赛前更是尽心指导,喂着打,培养曹的实战经验。
  这次比赛,不分级别,打倒为胜,三战两胜。开始分组采用淘汰制,进入决赛。预赛时,可巧刘高升、曹晏海抓到一对。观众群情激昂,期待着这场比赛龙虎相斗的好戏。说实在的,曹晏海虽技艺高超,但必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的擂台赛,心中有些紧张,尤其看见过刘高升手劈竹竿的绝技,心中有些胆虚,于是在电话中,向郭长生汇报了抽签情况和自己赛前的心理状态。郭长生说:“你如果发挥出正常水平,战胜刘是没有问题的。”“你被他打死,可别叫他吓死!”“刘高升虽有硬功,劲必竟是僵劲、笨劲,决没有你快,就在‘快’字上来胜他。”这一席话,增强了曹晏海的信心。
  观众期待已久的曹晏海大战刘高升快要开始了。乐队奏起军乐,台下几百名中央国术馆的学生摇旗呐喊为曹晏海助威;采自上海的几百名由刘高升的弟子组成的啦啦队为刘助兴。
  音乐暂停,比赛开始,裁判鸣笛,曹刘二位抱拳施礼,然后各退三步开始比赛。曹首先欲试刘的脚下功夫,用“激绞连环”行步圈着刘溜了两圈,发觉刘步法迟拙不够灵活,心想这个对手我好对付。于是施用绝技“激步勾子”,想把刘踢翻在地,只见曹“嗖”的一声,离刘两丈开外,纵身跃到刘跟前,右腿踢在刘的左腿上,这一下不要紧,不但没把刘踢动,反而自觉好似踢到石柱子上一般,震得腿发麻,心想刘高升的硬功确实名不虚传!第二个回合,曹晏海见刘自取守势,便连续用快腿击打刘的胸部,虽连连击中,但总不能将刘踢倒在地。正在此时,曹尽平生之力,用右腿猛踹刘之前胸,这一腿虽然又踹个正着,但没把刘踹倒,而刘顺势将曹的右腿抱住,于是曹伸右臂将刘的脖子夹住,右小腿插入刘的裆内。这时几千名观众都为曹晏海捏着一把汗,心想这回曹非败在刘的手下不可。
  刘高升抱着曹的右腿便用力向前涌,欲将曹撩向台下。曹晏海就在刘抱住右腿用力向前涌的同时,将右小腿在刘的裆内抽出,别在了刘的右腿小腿外侧,向左一拧身,把刘高升摔了个仰面朝天,这一下叫“抽腿别”或“抽腿别子”。台下观众一片欢呼,给曹晏海祝贺,可是刘高升在地上躺着说“这不算!”李景林总裁判长离席问刘高升“为什么不算?”刘答:“这是摔倒的,不是打倒的。”正在此时,曹晏海对刘高升说:“刘老师,不算咱再来。”听到曹晏海的话,看台上观众齐声高呼:“曹晏海,英雄!”“曹晏海,好汉!”
  稍事休息,比赛又重新开始。刘高升进了两招,都叫曹晏海闪过,于是刘高升气往上涌,恨不能一掌把曹打翻在地,怎奈步法不灵,心有余而力不从心。曹晏海又围着刘高升转了两圈,见刘脚步一乱。只见曹晏海一拧身子,没看清用的什么招,把刘高升打出两丈开外,倒地鼻口出血。这实际上是用通臂二十四式中的“横”打的,因动作太快,所以大家都没看清。此时,曹晏海又走到刘高升面前说:“刘老师,这次算不算?”刘说:“算!我输了。”裁判向刘高升说:“三打两胜,是否再打?”刘说:“不打了,我认败。”裁判示意,曹晏海得胜。乐队奏胜利曲,观众一片欢呼,都说大饱眼福。台下几百名中央国术馆的学生涌上台,把曹晏海抬起来,抛到空中,以示祝贺,然后保护着曹(以防暗害)同回宾馆。
  次日《大公报》在头版头条,报导了曹取得胜利的消息。大标题是:“曹晏海打开刘高升的铁门,内中一无所有。”
  总之,曹晏海在整个杭州打擂当中,经过多少轮次,没被任何人打中过一下,和任何人交手没有过两个回合,即取得胜利,足见其功纯艺精到何种程度。
  进入决赛,争夺前十名名次的时候,赛场上出现了不正之风,为了使教授班能垄断名次,出现了“礼让”歪风。另外,有些人私下向曹晏海等人作工作,说:“某某某是副馆长李景林的未来女婿,无论如何也得留个面!”迫于这种情况,赛场上出现了自动倒地现象,曹晏海等人就是这样。比赛中双方还没进招,曹自动作左手扶地状,而后又作右手扶地状,两次倒地,宣布对方胜利,观众对此十分不满,盛况空前的这次千古一会,出现了这些歪风后,给这次大赛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结束前,观众纷纷向大会提出意见,高喊“艺高受压”,主要是为曹晏海居第四鸣不平。大会就这样结束了。
  大会结束后,国民党元老、浙江省主席、本次大会的名誉会长张静江马上以高薪聘请曹晏海到浙江省武术馆担任一级教官。
  “英雄不是没有用武之地”,时隔不久,上海市长张群及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在上海又举办了一次全国擂台赛。曹晏海又参加了这次擂台赛,决心以精纯技艺奋夺第一名。刘高升也参加了这次比赛,也想一举击败曹晏海,报当年一箭之仇。
  曹晏海在这次擂台赛中,“斩将夺关,横扫千军”,最后又与刘高升对垒,刘被曹在上次杭州打败了,这次曹又没费吹灰之力,将刘高升击败,雄居这次上海擂台赛的第一名。这充分证明了曹晏海技艺最为精纯以及在杭州赛上艺高受压,上海市长张群赠曹晏海一尊银塔,上款是“第一名曹安海同志英鉴”,中间四个隶书大字“我武维扬”落款是“上海市长张群题赠”。黄金荣赠送曹晏海一个大银盾,上款:“第一名曹晏海同志英鉴”,中间四个隶书大字是“孔武有力”,下款“黄金荣题赠”。杜月笙也赠了个大银盾,上款“曹晏海同志英鉴”,中间四个隶书大字“有勇知方”,下款“杜月笙题赠”。这几份奖品在挖掘整理展览时,在承德全国展览会上展览过一次,后又被挑选为精品在北京故宫端门内东朝房展览过一次。
  曹晏海在浙江国术馆任教,后调到蒋介石成立的陈诚为校长的庐山军官训练团担任一级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逝世。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提高制备断血流提取物中指标成分得率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醉鱼草皂苷Ⅳb的含量为指标。将制备提取物工艺分成提取和浓缩两个阶段研究,分别对提取阶段的提取物溶剂、
期刊
电力企业对设备的稳定运行要求十分严格,要求运行人员定期、定点对设备及周围运行环境进行巡视检查,从而及时找出故障问题,并分析故障原因,消除隐患。基于此,通过开展输变电
本文研究不同氢氧化镁用量对烤烟生长、化学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氢氧化镁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改善烤烟的株高、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茎围及叶片数。施用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曹雪芹以如椽巨笔向读者展示了十八世纪中国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清代学者王希廉曾评价说:“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世尺牍,爱
目的:探索影响个体晕船病发生心理因素。方法:运用EPQ、SCL0-90、16PF、DSQ(防御方式问卷)等对首次海上实习的学员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晕船组与不晕组在EPQ的神经质和精神质量表,防
众所周知,心意拳传承极为保守,尤以戴氏心意拳为甚,但因为形意拳宗师李洛能从学于戴家的缘故,戴氏心意却是名声在外,只是内容为世人所少见。近年来亦有许多关于戴氏心意的资料面世
三、其他系统的临床应用  1.失眠症  Lushington等[13]报道社区人群中有35.4%存在失眠问题,在调查有失眠症的1465人中,51%表现为入睡困难,47%表现为睡眠中断,38%表现为清晨早醒;其中1206例(82.3%)患者合并存在情感障碍,以心境不良、焦虑不安和紧张恐惧为主,作者报道应用肌电(电极置额部)和皮温(电极置指尖)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失眠症患者200例,其中157例(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