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创立专门职业大学以增加高中毕业生升学选择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a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日本产经新闻网2016年6月16日报道,文部科学省近日召开了有关创设新型大学类型的中央教育审议会,讨论了创设践行职业教育的新型大学的相关事宜,暂将该类大学命名为“专门职业大学”(正式名称将在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后确定)。与日本固有的专门学校不同,专门职业大学是和普通大学组成构造一样的新型大学,将成为未来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新选择。专门职业大学除了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专门高中毕业生以外,也将考虑将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的社会人士纳入招生对象。
  专门职业大学的修业年限将设定为“二至三年制”以及“四年制”,前者将为毕业生授予短期大学学士学位,后者将为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而现行的日本短期大学与大学的学士学位几乎都得到了社会的同等认可。
  专门职业大学的教育内容独具特色:实习科目的学分要占到总学分的30%~40%;学生需要在正规企业内进行实习,两年制的学生需要完成300小时以上的实习时间,四年制的学生需要完成600小时以上的实习时间。另外,四成以上的专门职业大学的教师需要具备企业工作经验。
  一方面,以大学的形式设立专门职业学校,其设置基准将比普通大学拥有更大的自由调控空间。另外,这也是从国际通用性这一层面来考量的,德国、法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均有“专门大学”这一类型。另一方面,也存在如何保障其教育质量等难题。学界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批判专门职业大学的创设会让大学教育变质,而对于未来有志于成为高技能从业者的高中生以及高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的社会人士来说,他们更加期待这一新型大学的创设。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徐涵编译)
其他文献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2014年4月2日报道,近日,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个地区监狱,大量的服刑人员被送往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  该州司法部长格雷格史密斯在中北海岸坎普西附近的矫正中心启动了一个投资额达160万美元的强化学习中心。他认为此举将有助于降低服刑人员的累犯率。他在一份声明中称:“让服刑人员进行学习是很重要的,因为犯罪行为的发生率与教育和就业机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该中心将让服刑人员
关于202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勾画得非常清楚。相继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部署,一手抓改革披荆斩棘,一手抓法治铺路架桥,改革把体制机制障碍更好破除,法治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及时固化为法律法规。最近,习总书记在此基础上又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小康是战略目标
2016年7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的陪同下,出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举行的中俄大学校长峰会,并发表题为《深化大学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刘延东表示,本次中俄大学校长峰会汇聚两国200多所大学的校长,共同探讨“中俄教育科学合作战略”,很有意义。大学始终在中俄人文交流中勇立潮头。中俄大学联盟不断拓展,学生双向流动持续升温,合作办学深入推进,为中俄务实合作注入了感情色
据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中心网站2016年2月16日报道,1月29日,韩国-芬兰教师国际交流项目的参与者已成功完成在韩活动并返回芬兰。  2016年1月19-27日,参加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中心开展的入门指导后,5名来自芬兰的参与者访问了4所韩国幼儿园并在其中开展教学活动,这5名参与者包括4名幼儿园教师和1位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幼儿教育的教授。2015年11月被派往芬兰的韩国教师
摘 要: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秘书长等职。曾在柏林自由大学、艾希施达特大学、卡塞尔大学、洪堡大学、马普哥廷根历史研究所、埃尔福特大学马克斯韦伯研究院作访问学者。所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中
2007年11月13日,美国纽约州州长和纽约市市长共同宣布,将在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建造一所“绿色”环保学校。该项目将在2008年9月正式动工,初步预计在2010年9月完成。  这所能容纳950名中小学生的学校将建造在曼哈顿下城的炮台公园。市长介绍说,“在过去的6年中,曼哈顿下城的人口增长了约2万人,超过1万间住房已经或正在建造,学龄人口的入学问题随之产生。这个项目将满足市民的需要,并将成为曼哈顿下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我想简单谈谈我们学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探索的点滴实践。主要有四点:一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标准,二是课程建构,三是国际合作交流实践,四是问题与反思。  一、发展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  我国外国语学校创办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早在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还有刘少奇主席办公室以及宣传部、教育部等各方积极倡议和鼎力支持下,我国创办了长春外国语学校、
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在国际司、财务司直接指导下,在各省市高校支持下,国家留学基金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留学中国计划》以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措并举  
摘 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出版、欧洲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亦称《德洛尔报告》,国内曾译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整体愿景。《学习:内在的财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出版的《学会做人: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样,被普遍
瑞士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本国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国际化的投入。瑞士联邦教育、研究、创新署(SBFI)正牵头制订《瑞士职业教育发展战略2030》。该战略不仅着眼职业教育本身,还重视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领域,如劳动力市场、移民等方面的参与和意见。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大力发展时期。不同行业领域的劳动力市场都在发生高速变化。技术进步和数字化发展对职业的具体内涵以及从业人员产生了巨大影响。日常生活的全面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