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只爱水中倒影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感是一件特别让人困惑的事情。
  有人用粗话,有人用撒娇,有人用挑剔,有人用沉默。
  说不清哪一种方式更做作,大家都只是想在别人心里定一个坐标。
  难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想成为谁。
  人们呼喊着:“ Be real!”却很难分清,real究竟是什么。
  于是,有人不停闯荡,有人不停炫耀,有人不停呼喊自由,有人不停抵抗规则。
  我们都想通过别人来确定自己的坐标。
  可是别人呢?又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别人身上。
  世界上一直存在一个巨大的、混乱的评价体系,如果你是xxxx,那么我是xxxx。
  比如,交谈里证明了你的无知,就證明了我的博学;权利上证明了你的屈服,就证明了我的地位;态度上证明了你的眼前苟且,就证明了我的诗和远方。
  前天一个朋友介绍李银河的书给我,我说自己不太喜欢。
  倒不是对她的文字有什么非议,而是对她在感情方面的态度持保留意见。
  爱与忧伤,都带着私密的况味。
  情话说给天下听,公布得越多,越没有余味。
  而那些呼喊着爱与悲哀的人,多数是用了三分的情,表了十二分的意。
  万物自带两端,投进人间热闹,就没空暗自生长。
  那些根深蒂固的大树,从来都有一个地下王国,可是展现给世人的,无非是春天冒出头的翠翠的叶子,冬天一横一竖不占地方的枝条。
  有一年冬天,因为一些想不通的问题,在海边坐了很久很久,内心翻涌,像刮了一场风暴。
  一个陌生人和我打招呼,请我帮忙拍一张照片。
  我站起来,步履沉重,却还是报以微笑,尽量轻快地说:“不客气。”
  忽然明白情绪就像这深海,即便厚重得要把海面翻过来,可是我们的视线所及,也只是一片风吹绸缎般的鼓动。
  水面堆积成山成大地,纵然巨轮,也只是浅浅刮在海面游走,就像车轮碾过大地。
  世上的东西皆是如此,最柔软也最坚硬。
  我们走遍世界,都在寻找通往内心的路。
  那里云高天碧,万千生灵欢腾。
  编辑/围子
其他文献
几天前,我加入了一个学习英语的微信群。群里有一个开学就要读四年级的小朋友。他说,他已经把《哈利波特》系列和《巧克力工厂》英文原版小说全部背下来了。确实,我们在他的言谈中也能感受到,他虽然依然带着小孩的稚气,但却有一种超龄的自信与坦然。这让群里的一群90后、80后甚至70后感到惊讶之余,更是自愧不如。  有人在群里说,要想学一样东西,在9个月前是開发期,5到12岁是黄金期,12岁之后学起来就很费劲了
规避风险,是人的自然本能。但John·Augustus·Shed说:“停在港湾的船是安全的,但这不是生而为船的意义。”人类也当如是。可现实是,人们总是热衷于讨论和阅读如何做出积极的改变,而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去做出他们生活中想要的改变。归根结底是目标定得太远,导致执行困难。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如何踏出安全区,去做出积极的改变又易执行的小事:  走出心理舒适区之小事:尝试听听新的类型的音乐,比如听
月考过后的自习课,小茶用手肘碰了碰我:“嘿,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知道我男神选文的原因了。”  “是吗?”我嘴上回应着,并未停下手中的笔,“原因是什么?”  “你不要说出去哦。”她轻轻地凑过来。  “嗯。”  “听他同桌说,”小茶已经把下巴枕到我胳膊上了,声音压得很低,“他是因为一个女生,一個理科女。他好像暗恋那个女生挺久了,没表白是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业。”  “哦。”我配合着她翘了翘嘴角。  小茶显
高三在逼仄狭窄的教室里,在雪花一般落不完的白色试卷里,Y总是说毕业遥遥无期,可转眼站在凤凰花开的时节,才发现时间从不曾停留。  从窗台飞出来的不再是小胖折过的纸飞机;校道两旁高大的棕榈“刷拉拉,刷拉拉”冲着谁笑;刻着“白州文化先锋,桂南革命摇篮”的老校门已經很沧桑;小广场上不见安静的读书女,唯有庄严的孔子圣像;树荫下骑脚踏车的少年像一阵风,背书包的女孩子追逐着笑,匆匆的,已不再见我们的身影……  
一个热爱学习的小孩  那年9月,我还不满5岁,妈妈拖著我和姐姐去学前班报名。她对村里人嚷嚷:“送两姐妹上学去,特别是妹妹,整天吵着要读书写字……”我在一旁仰着头,对经过的大人露出一脸的骄傲。  然而,老师登记完姐姐的名字后,并没有把我写进“花名册”,她对妈妈说:“这孩子还不到上学的年纪,明年再来吧。”我胆怯地扯住她的衣角,带着哭腔说:“老师老师,我会写名字了,我会算术和拼音,我很乖,我不吵也不闹…
国庆放假,中途转车,我百无聊赖地坐在行李箱上玩手机。一个穿红衣服的阿姨走过来。  “小孩儿你来帮我看一下,我是在这里候车吗?”  我下意識地捂紧我的钱包,然后探头看了一眼。嗯,还好还好,是今天的日期,应该不是骗子。刚想指向右上角,却突然发现她票面的那一处是一片空白。  什么鬼?  我掏出自己的票。票面的右上角端端正正地印着“第二候车厅”。  我俩面面相觑。我打着哈哈,“没事儿,我们看大屏幕。”  
问:要问师范院校,最多的是什么?  答:当然是好看的小姐姐啦!  作为文科生的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边结合母上的期望,一边给自己定下了几条标准:第一,专业要偏文科,最好不用读高数;第二,学校要在广东省省内,离家近一点;第三,好看的小姐姐要多,闲暇时可以冲着颜值舔舔舔。  综上所述,我毅然决然地报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母上点点头,表示很欣慰,而我怀着对好看小姐姐的
小时候,我最怕听到的几句话中,有一句就是“嘘,我有一个秘密……”  每当有一个小女生站在我身边,对我说出这句即将开启神秘之门的暗号时,我的内心都苦不堪言。  当时因为还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我多是顺从地听着。又因为女生堆里人缘还不错,我勉强算是个听别人秘密长大的孩子。  有次吃饱饭,我捧着圆圆的肚子,突然冒出一个奇思妙想:秘密听进去了就不能放它出来。那他们藏在肚子里久了、太多了,是会被消化掉,还是放不
今天这个话题,得从我一朋友说起。  也算不上啥大事儿,就是吧,这家伙手欠发了条吐槽某明星演技的微博,万万没想到被该明星的几个狂热粉丝给看到了,于是就被几个粉丝给合力“围剿手撕”了。  不过大家毕竟都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文明人,场面不至于太血腥,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场线上文字版吵架,只不过是吵得比较凶残的那种。  按照几个粉丝的说法,该明星颜值在线,演技在线,方方面面都是在线的,我朋友的吐槽纯粹
蒋一初,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写文章是家常便饭。不怕吃苦,但畏惧灵感枯竭。我在走过的时间里捡拾闪闪发光的记忆,每段记忆的载体都是一躯鲜活的生命。我用他们讲故事,讲我的故事,讲他的故事,或许也是你的故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阿几。阿几是我的师哥,毕业多年,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想在母校找几个年轻人跟他做公众号和网络电台。很巧,他找到了我。  工作量不大,但全部靠灵感支撑,平常所学的专业知识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