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评介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始终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与传播事业。研究、探寻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近现代中国的编译和传播,有助于系统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脉络和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发展规律.中国人民大学王海军教授最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1919—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正是这个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其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随着西方国家隔代照顾现象的普遍发展与社会政策调整,支持隔代照顾者成为推动代际照顾、完善家庭福利的重点之一。西方国家对隔代照顾者的政策支持主要集中于规范性维度与项目性维度两个方面,有以下六项特点和经验:坚持“再家庭化”倾向,巩固家庭福利功能;实行选择性政策;以法律统筹和规范福利实践;采用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推动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敏感于社会现实和公众意愿,及时做出政策回应。中国隔代照顾者支持政策的构建可以借鉴西方经验:重视隔代照顾的价值,为“隐身化”的隔代照顾者“正名”,循序渐进地建立支持体系;综合运用多种
青年群体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住有所居”进而“安居乐业”是城市吸引和留住青年人的关键。我国城市住房的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青年群体的住房问题。尽管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非常高,但城市青年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青年群体,他们的住房状况与他们的社会贡献不相匹配。在城市青年住房分化的演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家庭资本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城市青年住房分化的形成,而青年群体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其住房水平有积极影响,拥有政治资本的青年仍然保持着住房资源占有上的优势,家庭资本发挥的作用也越
根据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似乎具有正向的相互促进关系。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概念界定的模糊性,使得两者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缺乏清晰的刻画,从而难以定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切入点。本文从资源环境、自然环境、人口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科技环境和制度人文环境等六个方面构建并刻画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等三个方面构建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山东省1996-2016年间的历史数据,利用动态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
公共价值作为社区的灵魂和命脉,是社区主体意志表达和兑现的本质体现。本文以公共价值生产的视角审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历程,将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界定为“公共价值生产”沿革的过程,进而提炼出符合本土化的“城市社区公共价值生产”概念,目的在于从概念分析入手,基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价值生产的科学内涵及其生成机理,以此回应长期以来城市社区公共价值生产有丰富实践而缺乏相应的学理化认识和体系化构建的学术需求。本文认为,城市社区公共价值内涵的本土化阐释是认知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价值生产的逻辑起点;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2010与2014两个调查年度数据,使用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户贫困问题。分析显示,此类农户的贫困程度下降明显,其中,受教育程度、生活用燃料和家庭耐用品的贡献度在下降,而医疗保险、BMI、清洁饮用水、卫生设施与住房的贡献度在上升。同时,分层Logistic分析发现,村常住人口比重、村级经济发展等层级变量对贫困也有显著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大力发展此类区域的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以及开展就业导向的科技培训等减贫措施。
儒学思想重在对“德性”“群体”等价值理性的追求并不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具有永久性、独特性时代价值的民族文化形态,在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中得以补益自身,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儒学思想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其核心价值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契合,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抵制“三俗文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共识。所谓“三俗文化”,是指满足人的低级趣味、病态审美需求和本能感性欲望的文化,主要包括色情文化、假丑文化、恶搞文化、暴露文化、迷信文化和粗鄙文化等。“三俗文化”扭曲主导价值观、侵蚀合理道德观、冲击主流文化、腐蚀人的精神、毒化社会风气和恶化媒体环境,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其生成的原因,主观上是由于不良的心理需求,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以及一些文化工作者缺乏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等;客观上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主流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等。要抵制
由佐藤将之教授相关论文所引发的关于荀子与韩非及法家关系诸问题,可以以一种观念史的视角进行回应与消解。先秦诸子之间本无宗派之分,而各求其思想观点面向时代之需,自成一家之言。即便将后世划定的派别观念运用于先秦语境进行考察,儒家与法家之间也极少冲突,且在维护社会秩序上具有一致性,可以通融共存。造成两家势同水火状况的起因是韩非、李斯深度涉足的秦政秦法及“焚书坑儒”事件,其背景则是儒家出于维护自身独尊地位等目的而对法家和秦政进行的双重贬抑。作为韩、李老师的荀子被裹挟其中,尽管在汉唐时期未受关注,但是随着唐宋之际“道
对预告登记权利人的保护,区分所有权预告登记和抵押权预告登记两种情形。本登记条件成就时,权利人可以主张破产管理人协助办理所有权本登记或抵押权本登记,以别除于债务人财产;本登记条件尚未成就期间,可通过预告登记限制处分效力限制破产管理人的处分,以保全已预告登记的债权;在本登记条件无法成就情形下,权利人可就期房现状价值主张别除权,或者分摊续建费用而取得所有权或抵押权,贷款银行债权可通过向购房者主张违约责任或者代位向破产管理人请求予以实现。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在漫长的商业竞争中所留存下来的产品和信誉的综合体,它将经典的传统文化与独具匠心的中国特色精髓进行守护与传承,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伸,也是商业和文化沟通的桥梁。本文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发现,中华老字号对于新媒体应用的缺失使得老字号品牌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为了拓宽中华老字号的市场空间,加强老字号品牌与当前市场的有机融合,需要老字号企业有效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并且在新媒体平台上将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内涵与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使得老字号品牌能够创新市场价值和更新产品种类,丰富营销策略并加强管理建设,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