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轮回中懂得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读龙应台的《目送》,是近来每个夜晚睡前的最后程序。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寻常的这一句感受,轻轻易易地击中内心的一隅,我迷离了双眼……
  年少时,我们就像牢笼里渴望飞出去的鸟儿,像井底渴望看看广阔世界的青蛙,像泥土里渴望见到光亮的种子,奋力挣扎着飞出牢笼,跳出井口,钻出地面……我们兴致勃勃、义无反顾地向前向前再向前,把背影留给身后默默注视着我们的父母,并且用挺直的脊梁强硬地告诉他们:不必追。在他们的目送下扬帆起航,一帆风顺,或头破血流……
  父母无微不至,处处关心,我们总嫌束缚和繁琐;父母谆谆的教导和叮嘱,我们总嫌啰嗦唠叨;妈妈在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我们总嫌小家子气;父母的生活方式,我们总觉得过时、老套,和我们有代沟……曾几何时,我们总是看不惯这,看不惯那,我们一心想着能独立飞翔,而忽视了身后的目光是多么执着与热切,永不冷却、永不熄灭……
  是这本书,是龙应台,用她温婉的笔触,柔静的文字,让我渐渐醒来,从那些往事的迷梦中。
  恍惚记起,那年初中毕业,自作主张在志愿表上填写了北方一所学校,妈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拉住我,说:“你报了苏州,虽然有点远,起码我还是能经常去看你,报那么远,万一出了什么事,我都不知道。”于是,我最终选择了苏州。想起了,每一次外出远方,母亲总是叮嘱:“隔一天给个电话,让我知道你平安,一切都好。”记得那时总是不屑地说:“不会有事的,别那么紧张……”而现在想来,这些是爱我、牵挂我的人所慷慨赠予我的无上情感,而这些,也总是需要经过了岁月才知道珍惜,才能体会回味的甜蜜与痛楚。
  那一年,一向疼爱我的五伯伯走了,带给我的感受如此剧痛。永远忘不了,合棺前的最后一次凝望,深深地,深深地,记住了那最后一次的目送。之后,工作人员推着他去了,用坚定不移的步伐告诉我:不必追,不用追了……
  那一年,70多岁的老父被确诊为慢肺阻,尽管情况还比较稳定,但毕竟是不可逆的“进行性疾病”。元旦三天假,陪母亲去了五官科医院,她的眼睛需要做个手术……身为教师,每天生活在天真烂漫的孩子中间,再加上没有与父母住在一起,我并没有强烈地意识到父辈的老去……而《目送》,让我蓦然间意识到,他们开始需要我的照顾,意识到我和他们的缘分已经走在目送他们渐行渐远的路上……
  一届一届学生来了又走了,身边子侄逐渐长大,不再轻易地让你拥入怀中,不再轻易地让你牵着手逛街过马路,不再长久地静静陪伴在你身边……他们开始有了他们的世界。在你想找他陪伴时,也许他正戴着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也许他正在网上畅游,那个无所不有的空间,在那一刻是他的全部,他不再需要你的介入;也许他正热闹在同龄的朋友中,嘻嘻哈哈,那个世界,有着与你的“代沟”……正如同我们曾经认为的一样。更为年轻的下一代,将背影留给我们,默默地告诉我们:不必追。
  于是,我慢慢地明白:生命,就是这样一种轮回,只是,依然掩不住抹不去的落寞,和酸楚……
其他文献
背景介绍    1.《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五课。“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本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
当上班主任后,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我非常头疼的事,我非常想去了解孩子,用更好的方法教育孩子。有幸的是,我在书店里找到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了64个心理效应,分为三辑,分别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本书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
诗歌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心灵,能将丰富的联想注入心灵,能用优美的想象启迪心灵,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完善。  激发诗情。如何引导初中生学好诗歌,撩拨起学生的诗情,拨响学生读诗、品诗的心弦呢?情境的设置非常重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诗歌尤其需要情境的设置。如《乡愁》的学习,教师播放思乡的音乐,渲染一种思乡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到浓浓的乡愁世界;《天上的街市》则是借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学生巧妙地
在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办公楼的第二层,斜对着楼梯的那间屋子,门上写着几个大字: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为了保证大课堂建设的顺利进行,西城区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社会大课堂主管主任担任;下设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由两位成员负责工作开展。此外还建立了五个运行团队,即社会协调运行团队、学校组织运行团队、信息支撑运行团队、社会实践研究运行团队和评价、保障运行团队,每
自“十五”以来,通州区教委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即“以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为理念,以培养学生中华美德(包括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为目标,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运河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全面优化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初步摸索出了区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    明确教育重点,细化行为要求  实践中,我们将
【摘要】快乐教学法属于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的提升。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该怎样有效地促进快乐教学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呢?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了重点阐述,希望可以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快乐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融合;方法  学习原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它能够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知识的乐趣,领略成功的快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
“让团支部有存在感,让团员有归属感,让团干部有成就感”,学校团委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合理的共青团组织结构,确立团支部的核心地位,尊重团员学生的个人特点,服务团员的成长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校德育体系中的强大作用。     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    要充分发挥团支部的组织力量,必须在学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共青团体系。  第一,规范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团委例会,上传下达团委工作,定期请团支部汇报
【案例】  期望中的等待  朱阳是我遇到的众多问题学生中的一个,进入初中不到两个星期,任课教师们就能列举出他的种种“丰功伟绩”:上课不听讲、嘻笑怪叫、顶撞老师……他甚至放出话来:“只要能整得老师生气,我就觉得痛快!”科任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是他上课能睡得着觉我们就阿弥陀佛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急功近利地训斥过,也采取过高压手段,但我看到的只是他叛逆、冷漠的目光,表现则是“涛声依旧”。怎么办
【摘要】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认知、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修养,拓展学生的视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是教师与学生、学生與文本的对话,阅读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以教师的过度讲解取代学生的自主阅读。“语文主题阅读策略”围绕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教材,通过“人文主题”“语文工具性要素”两个方面组织阅读材料,形成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提
一、“追问式”时文评点校本课程背景    在课堂评点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缺乏思辩思维、发散思维,学生评点时往往在同一理解层面滑行,难以深入到文本深层次的理解维度上,于是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参与下走向解读的深入,就成了时文评点进一步开发的方向。在深入研究了评点案例以后,我们发现,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障碍,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是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追问,于是我们开发了“追问式”时文评点课堂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