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然,对于美国模式,欧洲人也承认有其优越的一面,也确实愿从中学到一点东西,例如它的活力与灵活性等。同时,又想竭力避开它的一系列弊病,包括过大的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与世风日下等。因此,欧洲人对美国模式始终怀着矛盾的心态。这种心态,加上根深蒂固的欧洲社会结构体制,使欧洲人不想学、也学不到美国模式中的许多内容。
例如,为什么美国失业率远远低于欧洲?
一是因为美国的劳工市场比较灵活,工资、工时制度也不那么死板,不像欧洲企业那样难以解雇员工,且要为雇员支付高比例的保险费。在欧洲,由于社会立法规定的工资和其他社会福利措施,欧洲10%的最低收入者的工资和美国同类相比要多80%,其结果是一系列低薪工业和服务业能在美国生存发展,却不能在欧洲生存发展。近几年来,欧洲的劳工市场、工资工时制度也在向"灵活"方向改革,但它绝不会走到美国那种程度。
二是欧美的家庭观念不同。美国家庭观念较弱,不可能让年轻人住在家中等待就业。相反,德国或意大利的许多年轻人,他们会呆在舒适的家中,等待一项理想的职业--行业要合适,技术水平要相当,工资比较满意,还要离家近一点。
三是对工作态度不同。美国人在失掉工作之后,远比欧洲人更愿意接受一项较低的工作,前保险公司的中层官员去送比萨饼,宇航工程师开出租汽车,在美国不足为奇。
四是福利保护方面的差异。美国失业人员中,长期失业者较少,因为政府至多只发放6个月失业保险金,身体健全的人必须及时去寻找新的工作;而在荷兰,失业救助金可达两年,法国、英国和德国也至少一年。
五年欧洲限制较多。在法国,由于申请执照费用很高或者根本拿不到执照,所以法国缺少雇主。此外,由于得不到受到非常严格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新的银行、投资公司等各种各样的融资机构建立不起来。
再如,为什么美国人能容忍贫富悬殊?首先是因为在美国法律的执行常常是很严格的。正是强有力的法律"刹车系统"维持着美国消费者、企业员工、供应商、大企业和较小竞争者之间的平衡。尽管微软公司为美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它照样成为司法部反托拉斯局的主要目标。其次是美国人受加尔文主义价值观的广泛影响。他们崇尚企业家,尊敬成功者,仰慕高收入的赢家;而输家则往往自愧不如,有认输的自卑感甚至犯罪感,他们只怪自己而不责怪社会制度(这一点在欧洲不同),他们怨恨自己而不怨恨赢家。至于输家中那些不安分的人,那些文化程度低而又不能依法表达不满、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将注定要在监狱中终其一生。据1997年美国司法部统计资料,美犯罪人数占成年人总数的2.8%。1999年,美国有426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在欧洲人眼里,美国的这种生活方式是"野蛮的"和"变态的"。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像美国那么不均衡。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1999年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收入比蓝领工人的平均工资高出475倍;而德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收入仅为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13倍。笔者引用这些数据和观点,并不意在分出欧美两种模式孰优孰劣,而只想表明,美国模式中的许多东西,是欧洲人所接受不了的。至于有些美国人所说的,在当今世界中,只有美国式的"适者生存"的资本主义--"第一条道路"才行得通;"第二条道路"共产主义制度已经随着苏联的瓦解而自行消亡;"第三条道路"欧洲社会福利国家,虽然还没有完全崩溃,但基本上也已经是破产了,至少是在退却之中。对此,欧洲人是不会同意的。大多数欧洲人的共识是,欧洲的莱因模式不需要美国化,而需要现代化。但是究竟如何"现代化",恰恰又是欧洲所面临的难题。
(《世界知识》2001年第8期 老 犁荐)
例如,为什么美国失业率远远低于欧洲?
一是因为美国的劳工市场比较灵活,工资、工时制度也不那么死板,不像欧洲企业那样难以解雇员工,且要为雇员支付高比例的保险费。在欧洲,由于社会立法规定的工资和其他社会福利措施,欧洲10%的最低收入者的工资和美国同类相比要多80%,其结果是一系列低薪工业和服务业能在美国生存发展,却不能在欧洲生存发展。近几年来,欧洲的劳工市场、工资工时制度也在向"灵活"方向改革,但它绝不会走到美国那种程度。
二是欧美的家庭观念不同。美国家庭观念较弱,不可能让年轻人住在家中等待就业。相反,德国或意大利的许多年轻人,他们会呆在舒适的家中,等待一项理想的职业--行业要合适,技术水平要相当,工资比较满意,还要离家近一点。
三是对工作态度不同。美国人在失掉工作之后,远比欧洲人更愿意接受一项较低的工作,前保险公司的中层官员去送比萨饼,宇航工程师开出租汽车,在美国不足为奇。
四是福利保护方面的差异。美国失业人员中,长期失业者较少,因为政府至多只发放6个月失业保险金,身体健全的人必须及时去寻找新的工作;而在荷兰,失业救助金可达两年,法国、英国和德国也至少一年。
五年欧洲限制较多。在法国,由于申请执照费用很高或者根本拿不到执照,所以法国缺少雇主。此外,由于得不到受到非常严格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新的银行、投资公司等各种各样的融资机构建立不起来。
再如,为什么美国人能容忍贫富悬殊?首先是因为在美国法律的执行常常是很严格的。正是强有力的法律"刹车系统"维持着美国消费者、企业员工、供应商、大企业和较小竞争者之间的平衡。尽管微软公司为美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它照样成为司法部反托拉斯局的主要目标。其次是美国人受加尔文主义价值观的广泛影响。他们崇尚企业家,尊敬成功者,仰慕高收入的赢家;而输家则往往自愧不如,有认输的自卑感甚至犯罪感,他们只怪自己而不责怪社会制度(这一点在欧洲不同),他们怨恨自己而不怨恨赢家。至于输家中那些不安分的人,那些文化程度低而又不能依法表达不满、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将注定要在监狱中终其一生。据1997年美国司法部统计资料,美犯罪人数占成年人总数的2.8%。1999年,美国有426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在欧洲人眼里,美国的这种生活方式是"野蛮的"和"变态的"。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像美国那么不均衡。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1999年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收入比蓝领工人的平均工资高出475倍;而德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收入仅为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13倍。笔者引用这些数据和观点,并不意在分出欧美两种模式孰优孰劣,而只想表明,美国模式中的许多东西,是欧洲人所接受不了的。至于有些美国人所说的,在当今世界中,只有美国式的"适者生存"的资本主义--"第一条道路"才行得通;"第二条道路"共产主义制度已经随着苏联的瓦解而自行消亡;"第三条道路"欧洲社会福利国家,虽然还没有完全崩溃,但基本上也已经是破产了,至少是在退却之中。对此,欧洲人是不会同意的。大多数欧洲人的共识是,欧洲的莱因模式不需要美国化,而需要现代化。但是究竟如何"现代化",恰恰又是欧洲所面临的难题。
(《世界知识》2001年第8期 老 犁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