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升华初中生数学学习应用意识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e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再纯粹是为了考入高中,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培养并升华学的应用意识.
  一、以生活为基础,掌握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生活的经验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出完整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案例多是以生活为基础,辅以学生的课堂知识,对于某一类型的习题将完全贯通.
  例如,在讲“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时,上课之前,教师要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属于轴对称图形的物体,以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教学开始之后,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理解,然后在纸上画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五角星、松塔、飞机等.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总结出识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寻找教室中的轴对称图形,感受轴对称图形所具有的特性.有的学生认为,因为平行四边形变换之后的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平行四边形也属于轴对称图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详细解答学生的疑问,给学生讲明白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且以飞机为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从而掌握辨认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掌握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以生活为基础的前提下更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以生活为媒介,提高效率
  现如今社会快速发展,新课改逐渐深入,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越来越重视,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堂课能够学到多少知识全凭自己的领悟.素质教育的到来,让教师认识到效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章与章之间都是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掌握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下一章的学习,影响教学进度.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以生活为媒介加速学生理解是相当重要的.
  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直接让学生记住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样的死记硬背并不代表学生记住并理解了,或许几天之后学生就不记得这一课是怎样进行的了,知识没有被学生真正掌握,这就是无用功,是没有效率的一种体现.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之后,教师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更是绞尽脑汁.以生活为媒介,是提升学生应用意识、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判断是否是等腰三角形不在于是否背熟了等腰三角形的含义,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更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关键,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就是班级流动红旗.教师要加深流动红旗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认识,然后以红旗为媒介,为标杆,逐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直到最后能通过这身边最熟悉的例子快速判断出等腰三角形.
  通过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进行学习,是最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的,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学中带乐.
  三、以生活为要求,熟练应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更好地为生活实践服务.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不是瞬间就能做到的,而是经过多次的熟练应用,深刻地将联系生活、服务生活印入到脑海中,以此为要求,然后进行练习,这样才能实现提高数学应用意识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程度的关注,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句话在社会生活中本质的体现就是在商品交易时,不论是买菜卖菜,还是银行利息的换算都用到了数学.数字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在讲“数据在我们身边”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经常要面对很多数据,通过数据筛选计算某种事件的概率.但是如果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对这一章的知识点把握不牢,对统计图一知半解,将不能很好地分析事情,或者分析起来非常吃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以生活实践为标准,以生活需求为要求,面对数学问题时,争取做到不遗漏.
  熟练应用,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更是生活对教师的要求.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联系生活这一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数学应用意识的提升,不仅能使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如鱼得水,更能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就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预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问题情境,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为
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二十一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要在巩固“两基”普及成果和攻坚的前提下,继续大力
在夏日平静的海面上,有时会耸起亭台楼阁、繁华闹市等梦幻景象。沙漠地带或柏油马路上也会出现类似情形,这就是海市蜃楼现象。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特殊条件下。由于光线在折射率不均匀的空气介质中发生连续折射和全反射而弯曲。因此逆着光线观察到的“物体”偏离实物较大距离所产生的虚像。
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物理教学的基石,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物理概念的引入,既要符合知识逻辑结构体系,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目的尽快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此,教师要加强物理概念教学,把握好概念引入的时机,选择恰当的引入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概念引入时机  在引入概念时,不能一开
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大量重复的习题有一定的厌烦情绪,这些负面情绪都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恶化,初中教学教师可以使用类比法进行教学,通过类比法帮助学生寻找到习题中的异同点,有效地归纳和总结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教学思维.  一、类比法运用于数学概念教学  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相当广泛,其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
红树林是一种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淤泥质滩涂和冲积盐土上,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群落.这里的生长环境非常特殊,能够适应的植物种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活动.教师要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探究性问题的设计  数学探究性问题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设计数学问题一定要有探究学习的价值,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才能激
初中物理是让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对周围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于学生以后的认知和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就是让教师注重挖掘学生性格中的优秀品质,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质,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物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
高中化学内容中有许多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这些用语类型比较多,含义也不相同.种类繁多的化学用语,在区别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区分不清楚,在以后综合训练时,便会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规范化学用语,帮助学生明确各个化学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探索深层次的内容,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一、认准目标,合理调整  化学教学要循序渐进,合理地调整
摘要: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关化学反应的实质问题及各种不同的概念,仅从概念的定义来学习概念往往不能对概念进行应有的理解,如果能从概念的形成来建立概念则更能准确把握住概念,而化学符号的恰当运用则有利于概念的建立和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关键词:化学符号 化学教学  化学符号是化学的基本语言.笔者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恰当地运用化学符号,不仅有利于揭示物质化学世界的奥秘,化解化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