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根据作者从事建筑施工实践经验,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中模板、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问题,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提出其可行的预防技术,为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模板施工;钢筋工程
一、模板质量通病及预防
(1)轴线偏位主要出现在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位。对于预防模板轴线偏位总体上关键是在模板放线后,由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2)模板变形主要在模板拆除后,混凝土柱、墙、梁出现凸肚、缩颈或弯曲现象。模板的变形主要是影响构件外观,严重时主要是影响构件受力。(3)模板标高偏差。对于模板标高偏差的预防措施可通过在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而对于楼梯踏步模板则应当考虑装修层厚度差。(4)模板接缝不严。对于模板接缝不严问题应当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量率,制作木模拼缝要严密;而对于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在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应采取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而对于梁、柱交接部位支撑需牢固,拼缝要严密,发现错位及时修正。(5)模板内部垃圾等清理不干净,尤其是模内残留木块、碎砖,拆模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为此在进行绑扎钢筋后,在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杂物清扫干净;而且应当在模板上正确留设清扫孔,以便后期方便清理模板内杂物;当钢筋绑扎完毕,模内如果存在杂物等,应采取压力水清扫垃圾。(6)不同构件模板所存在的缺陷现象。通过工程实践表明,要有效的预防构件的模板问题,对于梁模板施工应当根据梁高度适当加设横档,一般距梁底30~40cm处加Φ12对拉螺栓,沿梁长方向间距不大于400mm;夹木应与支撑顶部的横档木钉牢;梁底模按规范规定起拱;梁模板上口必须拉通长线复核,两侧斜撑牢固,角度小于60°。
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
通过工程实践,钢筋工程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成型尺寸不准,钢筋长度不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柱子外伸钢筋错位,尤其是对于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旁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数值。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甚至在钢筋骨架搬运过程中或振捣混凝土时,发现绑扎搭接接头松脱。要有效地预防钢筋工程的质量通病,钢筋施工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按图纸要求配料,先做出样品,再成批加工;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那个分号与那个分号搭配,对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而不得采用绑扎接头。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捣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偏位,则应校正后再浇捣混凝土;同时注意浇捣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捣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或离散性大;甚至出现构件断面、轴线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缩径和轴线位移,主要产生于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处。而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来看,通病表现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孔洞或者缺棱掉角。要预防混凝土工程出现以上质量通病,首先从混凝土选料上,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严格进行抽检且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书;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浇筑和振动质量;混凝土配制时,按配合比准确计量,尽量做到每盘过量。为了避免构件的断面等偏差问题,必须施工按图纸进行放线,确保构件截面几何尺寸和轴线定位准确无误;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差;在浇筑混凝土前坚持自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为了浇筑出外观光滑、内部密实的混凝土构件,所采用的模板应当光滑洁净、拼缝严密,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水,严格控制浇筑高度;拆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不允许过早拆除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进行。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有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模板拆除后应当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特别应加强保护,以免碰损。工程浇捣楼板建议采用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14~18,流动性极强,柱头与梁板又不是同一等级混凝土,需要无浇捣柱头混凝土,为保证柱头的混凝土强度和尺寸,采取柱头每边加宽10cm,柱面与梁底、板底成15°角,用柱头同等级混凝土浇捣。
参 考 文 献
[1]程显芳.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张福印.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及防治措施[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模板施工;钢筋工程
一、模板质量通病及预防
(1)轴线偏位主要出现在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位。对于预防模板轴线偏位总体上关键是在模板放线后,由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2)模板变形主要在模板拆除后,混凝土柱、墙、梁出现凸肚、缩颈或弯曲现象。模板的变形主要是影响构件外观,严重时主要是影响构件受力。(3)模板标高偏差。对于模板标高偏差的预防措施可通过在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而对于楼梯踏步模板则应当考虑装修层厚度差。(4)模板接缝不严。对于模板接缝不严问题应当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量率,制作木模拼缝要严密;而对于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在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应采取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而对于梁、柱交接部位支撑需牢固,拼缝要严密,发现错位及时修正。(5)模板内部垃圾等清理不干净,尤其是模内残留木块、碎砖,拆模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为此在进行绑扎钢筋后,在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杂物清扫干净;而且应当在模板上正确留设清扫孔,以便后期方便清理模板内杂物;当钢筋绑扎完毕,模内如果存在杂物等,应采取压力水清扫垃圾。(6)不同构件模板所存在的缺陷现象。通过工程实践表明,要有效的预防构件的模板问题,对于梁模板施工应当根据梁高度适当加设横档,一般距梁底30~40cm处加Φ12对拉螺栓,沿梁长方向间距不大于400mm;夹木应与支撑顶部的横档木钉牢;梁底模按规范规定起拱;梁模板上口必须拉通长线复核,两侧斜撑牢固,角度小于60°。
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
通过工程实践,钢筋工程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成型尺寸不准,钢筋长度不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柱子外伸钢筋错位,尤其是对于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旁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数值。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甚至在钢筋骨架搬运过程中或振捣混凝土时,发现绑扎搭接接头松脱。要有效地预防钢筋工程的质量通病,钢筋施工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按图纸要求配料,先做出样品,再成批加工;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那个分号与那个分号搭配,对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而不得采用绑扎接头。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捣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偏位,则应校正后再浇捣混凝土;同时注意浇捣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捣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或离散性大;甚至出现构件断面、轴线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缩径和轴线位移,主要产生于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处。而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来看,通病表现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孔洞或者缺棱掉角。要预防混凝土工程出现以上质量通病,首先从混凝土选料上,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严格进行抽检且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书;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浇筑和振动质量;混凝土配制时,按配合比准确计量,尽量做到每盘过量。为了避免构件的断面等偏差问题,必须施工按图纸进行放线,确保构件截面几何尺寸和轴线定位准确无误;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差;在浇筑混凝土前坚持自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为了浇筑出外观光滑、内部密实的混凝土构件,所采用的模板应当光滑洁净、拼缝严密,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水,严格控制浇筑高度;拆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不允许过早拆除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进行。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有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模板拆除后应当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特别应加强保护,以免碰损。工程浇捣楼板建议采用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14~18,流动性极强,柱头与梁板又不是同一等级混凝土,需要无浇捣柱头混凝土,为保证柱头的混凝土强度和尺寸,采取柱头每边加宽10cm,柱面与梁底、板底成15°角,用柱头同等级混凝土浇捣。
参 考 文 献
[1]程显芳.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张福印.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及防治措施[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