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润江南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水利事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重新回到了时代的中心舞台。而河海大学作为办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水利类高校,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水利学科可以说是河海大学的顶梁柱,它雄厚的实力从科研设备和人才力量可见一斑。它拥有一批研究所、重点实验室,拥有年代最久收藏最全的全国各流域水文资料,拥有最全最新的国内外水利书籍和期刊,在全国各大水利单位都有实践基地等。如果说,科研设备是学科坚实的骨架,那么,层出不穷的人才更是河海大学水利学科得以历久弥新、永葆青春的灵魂所在。“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不错,这正是对河海水利人职业特色的真实写照。三峡大坝、小浪底、南水北调、二滩、沿海滩涂开发、湖泊生态修复……这些宏大的水利工程在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停地注入新鲜的血液,而这背后,又无一不凝聚着河海师生的智慧和心血。
  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市区自来水停供三日之久,超市里的纯净水被抢购一空,这给无锡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亦给河海大学的专家们出了大难题。他们连夜赶往当地考察,其中更有年近古稀的水文院资深教授崔广柏。或许少有人能体会到缺水带来的困难,但当时迎接这些专家的,就是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喝水只有瓶装的纯净水,洗澡也只能用少量的水擦擦身子,没有水洗衣服,只能穿一次性的纸内衣裤。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水利专家日夜奋战,提出水质应急处理方案,及时恢复了供水,使得这次水污染并未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在苏通大桥建设中,河海大学的师生无论寒暑,坚守一线,以工地为家,克服了众多技术上的难题。桥的建成改变了南通无桥而“南不通”的历史,创造了跨度、深度、高度和长度几个世界第一。在这个工程中,河海大学硕果累累,摘取了众多科技创新奖项。其中,研发的海岸风暴潮灾害预报系统,成功预报了水位、台风增水等情况,大大降低了台风引起的经济损失,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进度。
  在海洋经济时代的大潮下,江苏应声而起,拉开了沿海开发和滩涂围垦的序幕。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教授形象地说道:“这里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开发的新地标,届时我们会看到一个港更深、海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海上江苏!”这个宏伟目标同样离不开河海大学的科技支撑。它摸清了江苏海洋资源环境的家底,先后完成了一系列滩涂围垦开发规划,成立了河海大学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并输送了一批学者到当地挂职指导,可谓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左右到位。以至于不少沿海地方的领导都欣慰说道:“河海大学是我们的‘智囊团’和‘人才储备库’。”
  当然,河海大学在长三角的项目还有很多。正如题名所喻,长三角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河海大学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同样,长三角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又为这些人才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所谓“海阔凭鱼跃”,长三角就是涌动着经济发展大潮的蓝海,让这些踌躇满志的弄潮儿尽情游弋。二者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维系这一纽带的,恐怕就是这奔流不息的水。
其他文献
那些困倦  曾有一个传说:晚自习上,某同学在最后一排睡觉。突然,他醒了,然后把教室灯关掉,接着睡。全班同学坐在一片漆黑里,目瞪口呆。晚自习时睡觉,不是因为困,而是在“困”与晚自习之间,已经建立了某种伟大的条件反射。  “正面人物”变“反面教材”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谢立贵  传说大多夸张,真实性难以考究。不过,许多高三生在晚自习时得跟瞌睡虫作战,是不争的事实。  阿贵——谢立贵是个精力过人的人。
期刊
每年的“两会”都会释放出不少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信息,我们据此可判断哪些专业就业形势看好,哪些行业最有发展前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年“两会”释放的有关专业的最新动态吧!  人工智能  ——建设重点行业人工智能数据集,发展算法推理训练场景,推进智能医疗装备、智能运载工具、智能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与制造,推动通用化和行业化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  人工智能  //专业剪影//  1950 年,阿兰·图
期刊
从小到大,很少有人夸我聪明,我收到最多的评价是:你还是挺努力的。今天我想在这里告诉你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天资不出众的人的努力之路。  从课代表到学生会代表  上大学之后,我总感觉一切都很新鲜。我一如既往地凭借永不言败的信念,把紧张的课程安排得井井有条,因此我的成绩也是一路攀升,并当上了班里的专业课代表。至此,从小学到大学,我几乎包揽了课代表的“大满贯”。  没过几个月,学校要选学生会代表参加“双代会
期刊
刚进入大学,五花八门的社团接踵而来。相较于学生会招新咨询处的门庭若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这边显得冷清了不少。  而我,对青年志愿者协会情有独钟,也确实佩服这些青年志愿者,他们怀着满腔热血,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顺利进入青年志愿者协会后,我在部门选择表上写下了“新闻部”三个字。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这个部门的人少得可怜,主要原因是,每次写活动新闻稿的时候都需要修改很多次,这让很多新生都不敢尝
期刊
@MichstaBic:炎热的夏天的傍晚,和同学趴在教室外的栏杆上,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什么事都不想,只享微风拂面,只看云卷云舒,那天的晚霞是我看过的最美的晚霞。  @是肯德基在逃全家桶啊:高三睡眠不足,早上做數学早练时,脑子还是昏昏沉沉的,忽然发现卷子上有根头发,我就用手去夹那根头发来扔掉,但是抓了7 、8次都没抓起来,最后,我发现那根“头发”是抛物线……  @杨哈哈okk:高三那年夏天的风都吹得好
期刊
作者简介:王晓,青年学习方法研究专家、学习心理研究者。提倡抛弃艰涩理论,在尊重学习规律、考生生理规律的前提下,以最简洁实用、节省精力的方法提高成绩。    晚自习,我想不出什么美丽的比喻来形容它。它就好像安眠药、兴奋剂、止痛片……你明明懂得它重要,却难以掌握个中奥妙。往复杂了说,晚自习复习涉及时间管理、自我管理、心理学、人体生物学、营养学等;往简单了说,它和其余时段的复习没有太大区别,你需要一些小
期刊
家住扬州市区的杨大爷一天的生活是从一瓶扬大康源乳业的鲜牛奶开始的。每天清晨,杨大爷只要打开家门,走上两步就能拿到自己订的扬大牛奶。他说,自己喝了二十年了,都已经成为习惯了。  这样一瓶“扬大人自己的奶”有近60年的历史了。1952年,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扬大康源乳业)伴随原苏北农学院的诞生而建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苏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乳品企业。  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算是扬大最大的一
期刊
劲锐标志:面对艰苦的家庭条件和周围低迷的学习气氛,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困难,把握好自己的“航向”。当他准备报考复旦时,周围很多同学冷嘲热讽,大家都不信一个普通中学的学生能“鲤鱼跳龙门”。可他执著地追求理想,顽强拼搏,最终梦想成真。    劲锐人物:马臻,1994年考入复旦大学,1998年直升本校攻读硕士,2001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攻读博士,2006到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2009年被复
期刊
这里曾是一条河,现在已经被宽阔的柏油马路取代。马路的一边曾是明朝“国子监”,现在也已被东南大学所取代。虽然物是人非,但历史从不曾被忘记。百年沧桑,历史成为东南大学绕不开的话题。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若再往前追溯的话,学校的校址曾是明朝 “国子监”所在地。而今天东南大学的“梅庵”,曾作过国子监“祭酒”的住所。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这是三江师范学堂当
期刊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古老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丝绸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丝织产业也蓬勃发展了起来。当时的上海是旧中国最早的纺织工业基地和沿海主要的重要通商口岸。建国前夕,全国18所纺织大专院系中有6所在上海,其中就包含了被誉为纺织工业界“黄埔军校”的东华大学。  在长三角高校云集寸土寸金之地,东华的实力却不容小觑。其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至清代实业家张謇于1912年在江苏创办的南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