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伏组件发电特性对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光伏组件发电特性由理论仿真得到,其与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采用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采用电流计、电压计检测光生电流、反向截止电流、开路电压等参数,建立了光伏组件发电特性计算模型,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发电特性精确测试,得到不同环境参数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输出电压的发电特性曲线。仿真和工程测试证明,基于上述特性曲线的光伏发电系统在进行最大功率控制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与理论值的误差小于1%。
【机 构】
:
重庆三峡学院信息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重庆40400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北京100192葛洲坝能源重工有限公司光伏光热事业部,北京100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组件发电特性对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光伏组件发电特性由理论仿真得到,其与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采用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采用电流计、电压计检测光生电流、反向截止电流、开路电压等参数,建立了光伏组件发电特性计算模型,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发电特性精确测试,得到不同环境参数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输出电压的发电特性曲线。仿真和工程测试证明,基于上述特性曲线的光伏发电系统在进行最大功率控制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与理论值的误差小于1%。
其他文献
在高功率准分子激光系统中,由于介质的高增益和非存储特性,自发辐射放大(ASE)成为影响系统输出对比度的关键因素。在角多路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激光放大链中,为抑制ASE,采用了电光开关和增益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在第一放大级后置入了电光削波开关,并利用检偏器另一偏振分量作为控制光束,对下一放大级进行增益控制。构建了光路,进行了原理性实验研究,并在第二预放大级中获得了403001的信号对比度。采用该方法的优点是在主光路中引起的能量损耗小, 且降低了对破坏阈值的要求。电光开关和增益控制相结合共同实现了前两级
本文用激光脉冲多光子激发的技术获得了碘分子高激发态F'(Te=51706.7 cm-1)的布居,并对该态10个荧光辐射(310 nm带)的时间分辨谱进行了测量.采用二步三光子的非线性激发模型对荧光时间分辨谱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离子对态F’的310 nm荧光带的辐射寿命.
在氟子原子激光器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一次值得注意的“误会”。1965年,贝耳电话实验室的Ρ. K. Cheo和Η. G. Cooper,釆用PF5和SF6工作体系,在内径3毫米长1米及内径4毫米长2米的放电管中,以近共焦腔获得了30条激光跃迁线,其中有六条是没有辨认出的。包括波长4552.59, 4567.84, 6347.24, 6371.48埃的四条线。尽管当时发现这些谱线,特别是6347.28和6371.48埃的两条线比F离子的其它线强得多,并且脉冲也较长,但他们还是根据在PF5和SF6,两种气体中
Untrusted node networks initially implemented by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MDI-QKD) protocol are a crucial step on the roadmap of the quantum Internet. Considering extensive QKD implementations of trusted node networks, a wo
We present a tabletop-scale spotlight-mode down-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adar (DL SAIL) demonstrator, which is performed by a collimator with 10 m focal length to simulate the far-field optical field. A specular-point target and a diffuse-refle
分别从系统像的信息量和信息自由度的角度分析了大气湍流对相干和不相干照明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和分辨率的影响.理论上,处于-定大气湍流条件下的相干照明系统存在着超出经典衍射极限的超分辨率.
A novel scheme to generate, transmit, and receive an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CPM) signal, which is combining minimum shift keying (MSK) coding with OFDM optical modulation, for downlink applic
电阻阵列探测器规模已经达到256×256,红外景象生成器要求像素规模能够进一步提高,达到512×512及以上。空间低温动态场景模拟用512×512电阻阵探测器的极端功耗高达500 W,并且其工作温度为100 K的低温。设计了低温大功率电阻阵列的封装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了热力学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电阻阵列探测器封装在内部为真空的壳体内,以液氮为循环介质的大冷量换热装置,探测器安装在换热装置的冷端上。仿真分析表明通过液氮可以实现探测器低于100 K的制冷;采用试验件对制冷性能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可行、
本文分析了含有热透镜的固体激光腔,动力学稳定性、模式特性和输出功率特性对动力学因子的依赖关系,得出了稳模输出和稳功率输出的一般条件。实现了连续Nd∶YAG激光器运转在稳功率点,获得较大功率的基模输出。
分析了量子通信中精跟踪系统的构成要素,由于量子通信中信标光的脉冲特性,提出以高帧频CMOS作为精跟踪探测器,其经一体化设计帧频达到2.5 kHz,并以压电陶瓷快速反射镜作为精跟踪执行机构。采用离散化设计及根轨迹方法分析了控制参数取值及系统传递函数。对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室及外场32 km车载平台测试,在实验室静态条件下系统跟踪精度优于±1 μrad,外场动态情况下跟踪精度优于±8 μrad,采用频谱分析方法验证了精跟踪系统干扰抑制带宽大于100 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