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招标采购工作也无法“独善其身,置身事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电子化采购的建设队伍,使提升高校采购人员素质迫在眉睫。本文从现阶段高校采购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出发,围绕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采购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能力以及沟通、协调、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探讨高校应采取怎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采购人员的综合能力,为高校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素质采购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采购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32
0 引言
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招标采购工作审批流程复杂,周期长,不少管理环节仍停留在纸面,严重影响采购效率,且信息难以共享,不对称,出现信息孤岛,导致串标、围标、欺诈等违法乱纪屡禁不止,直接影响到学校招标采购的采购质量和公平公正性。20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高校为了顺应社会趋势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招标采购方式也变得愈加丰富多样,依托互联网实现电子化采购能帮助学校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购效率,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确保采购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俗话说:“进贤兴功,以作邦国”。高校想要既好又快的适应互联网时代招标采购的环境,需要把握和利用好“人才”这一关键因素。招标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既能反映出高校的内在精神素质,也能影响到高校管理的外在形象,因而提升高校招标采购人员的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势在必行。
1 当前高校采购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招标采购的信息发布、采购管理、专家抽取、供应商竞标等都与传统方式大相径庭,电子化招标采购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要求招标采购事前、事中、事后都做到更加公开、公平、公正。而很多高校采购人员仍然留有传统的采购思想,固步自封,对电子招标采购手段缺乏科学的认知,风险意识淡薄,没有预见市场对招标采购时时公开、事事公开的转变。甚至,一些高校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公正公平,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因此,无论是为维护学校的形象还是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高校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都显得尤为重要。
1.2 采购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能力较弱
新時代,政府采购政策法规、教科研设备、专家细分和供应商信息等日新月异,为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招标采购任务,支撑学校的良好运行,就需要高校采购人员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做到既保证信息资料合理准确,又要能及时地进行整理总结,继而做出满足需求部门要求的最优招标采购文件。然而仍有许多招标采购人员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不主动关注当前电子采购方式的变化和国家对高校采购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这样的高校采购人员无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没有竞争优势,如果不及时对已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进行更新提高,那么必然要被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淘汰。
1.3 沟通、协调、分析、判断能力有待提高
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职业分析判断能力是一个高校招标采购人员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一个完整的采购工作中,高校招标采购人员需要与各个学院、供应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等进行接触交流,需要尊重使用部门的合理要求,正确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等,这些都要采购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化的采购工作使招标信息更加透明,招标方式愈加多样化,货物信息更纷繁复杂等,变化的采购环境需要高校采购人员对海量信息进行准确的筛选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抓主要矛盾,通过合适的方案解决主要问题,及时将有价值的信息运用于工作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是有许多高校没有意识到培养招标采购人员沟通协调和分析判断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提高高校政府采购专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采购人员对电子招投标平台的科学认知
相对国外来说,我国的电子招投标平台建立时间相对较晚,人们受传统招标形式的影响较深,不少采购人员对电子招标采购缺乏科学全面的认知。但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新形势下招标采购采取电子化手段已是必然趋势。因此,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在采购人员中宣传与推广关于招投标平台运用,帮助招标采购人员树立科学的认知甚至高度的认可,从而鼓励采购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创新中,降低高校推行电子招投标平台使用的难度。另外,学校要对采购人员进行电子招投标平台使用的学习培训,让招标采购人员充分认识到电子化工作的优点,从而提高高校招标采购的效率和效果。
2.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打造廉洁队伍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是从事采购工作的基本要求,它能从源头上抵制采购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爱岗敬业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钻研业务,有责任感以及尽职尽责。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是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新时代和新环境对招标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才能树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意识,才能自觉抵制商业贿赂,树立依法依规采购的意识,才能一切以学校的利益为出发点,不利用工作岗位之便徇私舞弊,中饱私囊,进而在工作中严格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地排除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避免各种围标、串通、隐瞒等不法行为,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采购服务。为了培养高校采购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需要学校充分意识到加强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关注招标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基础工作。同时,要求学校的相关部门制订计划、落实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而切实提高招标采购人员的道德水平。其次,学校要积极督促采购人员自觉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招标采购人员有法可学、有法可依、依据执行。为此,可以利用正面的宣传教育,反面典型材料,用榜样的力量或深刻的教训来教育高校采购招标人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和效果。最后,学校的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校内监督职能,严格把关采购招标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流程的规范性和公平公正性,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严肃的教育和处置,进而有效遏制各种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继续滋生或蔓延。 2.3 及时更新采购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采購工作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相关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高校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强的专业技能。如果不及时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更新,仅仅依靠原有的知识储备是绝对力不从心的。因此,一方面,高校要通过组织培训交流提升招标采购人员基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基础专业知识主要指采购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相关的法律知识、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基础专业能力素质主要是指协调、预测、分析、判断、沟通、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及在岗位上的专业操作能力。通过组织培训这种方式帮助采购人员进一步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此外,学校也可以创造机会让招标采购人员到相关机构实地学习,让采购人员见识到更宽泛于高校招标采购的实践内容,加强采购人员解决问题,信息收集,综合筹划及专业操作等素质能力。这一举措既让招标采购人员加强招标采购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帮助招标采购人员获取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从而有利于招标采购人员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更复杂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鼓励高校采购行政人员考取专业性的职业资格证书,完善招标采购人员在队伍建设上的不足和缺点,以职业资格证的实行为推手,进而一步步推动高校采购人员队伍走向规范化。
2.4 加强沟通、协调、分析判断的能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对高校采购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这样信息技术时代更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交流能力与每个人的性格密切相关,但并非不可改变。学校可以经常组织采购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会,公开演讲等活动,为每一位采购人员提供锻炼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提升沟通交流的能力。此外,互联网时代也需要高校招标采购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协调、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高校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采购相关专业课程,鼓励采购人员主动报名参加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采购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升判断、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采购人员这些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帮助学校建立更好的规范采购流程,处理采购过程中相关的质疑与投诉,维持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等,确保整个采购工作更加专业化。
3 结束语
新时代,政府鼓励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高校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一部分,也需要积极响应落实政府政策,加速电子信息化和招标采购的深度融合。两者的深度融合,就必然要求高校采购人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对电子采购平台的科学认知,主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强化风险意识,及时更新相关的招标采购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判断和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招标采购工作符合新形势下高校发展所需,为高校发展提供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雪贞,许金元.以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为契机着力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J].中国政府采购,2011,(11):63.
[2]方小丽,徐广军,张腊梅,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政府采购队伍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75-177.
[3]顾广耀,程翔.新形势下做好政府校采购管理工作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8):36-37.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采购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32
0 引言
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招标采购工作审批流程复杂,周期长,不少管理环节仍停留在纸面,严重影响采购效率,且信息难以共享,不对称,出现信息孤岛,导致串标、围标、欺诈等违法乱纪屡禁不止,直接影响到学校招标采购的采购质量和公平公正性。20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高校为了顺应社会趋势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招标采购方式也变得愈加丰富多样,依托互联网实现电子化采购能帮助学校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购效率,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确保采购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俗话说:“进贤兴功,以作邦国”。高校想要既好又快的适应互联网时代招标采购的环境,需要把握和利用好“人才”这一关键因素。招标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既能反映出高校的内在精神素质,也能影响到高校管理的外在形象,因而提升高校招标采购人员的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势在必行。
1 当前高校采购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招标采购的信息发布、采购管理、专家抽取、供应商竞标等都与传统方式大相径庭,电子化招标采购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要求招标采购事前、事中、事后都做到更加公开、公平、公正。而很多高校采购人员仍然留有传统的采购思想,固步自封,对电子招标采购手段缺乏科学的认知,风险意识淡薄,没有预见市场对招标采购时时公开、事事公开的转变。甚至,一些高校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公正公平,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因此,无论是为维护学校的形象还是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高校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都显得尤为重要。
1.2 采购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能力较弱
新時代,政府采购政策法规、教科研设备、专家细分和供应商信息等日新月异,为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招标采购任务,支撑学校的良好运行,就需要高校采购人员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做到既保证信息资料合理准确,又要能及时地进行整理总结,继而做出满足需求部门要求的最优招标采购文件。然而仍有许多招标采购人员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不主动关注当前电子采购方式的变化和国家对高校采购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这样的高校采购人员无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没有竞争优势,如果不及时对已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进行更新提高,那么必然要被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淘汰。
1.3 沟通、协调、分析、判断能力有待提高
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职业分析判断能力是一个高校招标采购人员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一个完整的采购工作中,高校招标采购人员需要与各个学院、供应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等进行接触交流,需要尊重使用部门的合理要求,正确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等,这些都要采购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化的采购工作使招标信息更加透明,招标方式愈加多样化,货物信息更纷繁复杂等,变化的采购环境需要高校采购人员对海量信息进行准确的筛选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抓主要矛盾,通过合适的方案解决主要问题,及时将有价值的信息运用于工作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是有许多高校没有意识到培养招标采购人员沟通协调和分析判断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提高高校政府采购专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采购人员对电子招投标平台的科学认知
相对国外来说,我国的电子招投标平台建立时间相对较晚,人们受传统招标形式的影响较深,不少采购人员对电子招标采购缺乏科学全面的认知。但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新形势下招标采购采取电子化手段已是必然趋势。因此,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在采购人员中宣传与推广关于招投标平台运用,帮助招标采购人员树立科学的认知甚至高度的认可,从而鼓励采购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创新中,降低高校推行电子招投标平台使用的难度。另外,学校要对采购人员进行电子招投标平台使用的学习培训,让招标采购人员充分认识到电子化工作的优点,从而提高高校招标采购的效率和效果。
2.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打造廉洁队伍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是从事采购工作的基本要求,它能从源头上抵制采购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爱岗敬业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钻研业务,有责任感以及尽职尽责。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是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新时代和新环境对招标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才能树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意识,才能自觉抵制商业贿赂,树立依法依规采购的意识,才能一切以学校的利益为出发点,不利用工作岗位之便徇私舞弊,中饱私囊,进而在工作中严格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地排除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避免各种围标、串通、隐瞒等不法行为,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采购服务。为了培养高校采购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需要学校充分意识到加强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关注招标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基础工作。同时,要求学校的相关部门制订计划、落实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而切实提高招标采购人员的道德水平。其次,学校要积极督促采购人员自觉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招标采购人员有法可学、有法可依、依据执行。为此,可以利用正面的宣传教育,反面典型材料,用榜样的力量或深刻的教训来教育高校采购招标人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和效果。最后,学校的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校内监督职能,严格把关采购招标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流程的规范性和公平公正性,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严肃的教育和处置,进而有效遏制各种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继续滋生或蔓延。 2.3 及时更新采购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采購工作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相关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高校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强的专业技能。如果不及时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更新,仅仅依靠原有的知识储备是绝对力不从心的。因此,一方面,高校要通过组织培训交流提升招标采购人员基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基础专业知识主要指采购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相关的法律知识、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基础专业能力素质主要是指协调、预测、分析、判断、沟通、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及在岗位上的专业操作能力。通过组织培训这种方式帮助采购人员进一步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此外,学校也可以创造机会让招标采购人员到相关机构实地学习,让采购人员见识到更宽泛于高校招标采购的实践内容,加强采购人员解决问题,信息收集,综合筹划及专业操作等素质能力。这一举措既让招标采购人员加强招标采购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帮助招标采购人员获取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从而有利于招标采购人员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更复杂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鼓励高校采购行政人员考取专业性的职业资格证书,完善招标采购人员在队伍建设上的不足和缺点,以职业资格证的实行为推手,进而一步步推动高校采购人员队伍走向规范化。
2.4 加强沟通、协调、分析判断的能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对高校采购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这样信息技术时代更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交流能力与每个人的性格密切相关,但并非不可改变。学校可以经常组织采购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会,公开演讲等活动,为每一位采购人员提供锻炼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提升沟通交流的能力。此外,互联网时代也需要高校招标采购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协调、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高校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采购相关专业课程,鼓励采购人员主动报名参加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采购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升判断、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采购人员这些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帮助学校建立更好的规范采购流程,处理采购过程中相关的质疑与投诉,维持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等,确保整个采购工作更加专业化。
3 结束语
新时代,政府鼓励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高校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一部分,也需要积极响应落实政府政策,加速电子信息化和招标采购的深度融合。两者的深度融合,就必然要求高校采购人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对电子采购平台的科学认知,主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强化风险意识,及时更新相关的招标采购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判断和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招标采购工作符合新形势下高校发展所需,为高校发展提供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雪贞,许金元.以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为契机着力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J].中国政府采购,2011,(11):63.
[2]方小丽,徐广军,张腊梅,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政府采购队伍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75-177.
[3]顾广耀,程翔.新形势下做好政府校采购管理工作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