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及治理措施探究

来源 :家园·建筑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很多的农村环境都十分优美、宜人,而且周围的河内网十分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农村河道。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影响,很多农村都在进行官方筹资,为当地河道治理工作筹集治理的资金。经过科学的治理,可以有效改善当地河道的基本面貌和生态环境。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村也得到科学化建设,尤其是“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等事业的兴起,使得农村河道的治理工作变得更为迫切。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的现状,针对性指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优化河道防洪排涝作用,为此后河道建设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治理措施
  引言
  更为充分利用河道水体以及空间,在工程基本措施以及生态措施之间展开结合,这样做可以有效保证河道治理工程的基本功能,也可以有效兼顾好社会适应性以及基本的功能服务性。但当前河道内普遍存在乱挖、乱开采以及乱布设各种建筑物的情况,破坏了生态环境,一旦发生极端天气情况,雨水与山洪无法及时排除,便会引发洪涝灾害。对此,相关部门应重视水利河道防洪问题的治理,优化管理体系,完善防洪排涝功能,充分发挥河道作用。
  1.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
  1.1河堤护岸与河道建筑物方面
  当前部分河道均修建了河道建筑物,建成时间较长,但却并未执行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比如,跨河道桥涵年久失修,发生淤积问题,无法发挥河道防洪排涝作用。同时,在现代化工程建设期间,由于部门疏忽生态管理,也导致河道两侧堤岸植被遭受破坏,雨水长期冲刷堤岸两端的土地,因坍塌引发水土流失问题,无法发挥河堤两岸的防洪排涝作用。
  1.2河床泥沙淤积方面
  部分农村地区干旱少雨,河道常年发生断流问题,加之没有执行科学有效的河道管理制度,部分居民直接在河道中倾倒、堆放建筑与生活垃圾,致使河道严重受堵,河床被逐步抬高,洪水漫滩,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开发河道两侧堤岸,导致河流污染,河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加之常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河道中进入大量泥沙,增加了汛期洪涝的破坏力。
  1.3河道防洪设计标准低
  部分河道区域的防洪标准设计并不符合要求,不利于生态水利的发展。实际施工期间,部分企业会降低设计标准,节省施工材料,无法保证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尤其在暴雨天气后,不能顺畅排洪,导致洪水泛滥。
  1.4人为因素干扰
  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并未执行完善的河流资源管理机制,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直接削弱了河道的防洪效果。部分区域企业与居民会将生产与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中,引发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干擾了河道下游居民的正常生活。
  1.5治理责任划分不明
  河道治理工作具备较强的系统性,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协作,但当前我国并未对河道治理部门详细划分职责范围,各部门对河道治理工作的理解各不相同,无法正确执行规章制度,甚至部分工作人员相互推诿责任,无法保证河道防洪的治理效果。同时,各部门在协同治理河道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配合度较差,以致责任分工落实不到位,无法提升河道治理效率。河道治理中,污染治理也属于十分关键的环节,河道污染主要因人为引起,包括工业生产企业以及周边居民。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无法将河道污染问题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工作配合度较低,无法保证衔接性,甚至出现管理失位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
  2.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治理措施
  2.1优化河道整治方案
  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当地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整治方案。一是顺直型整治方案,适用于山溪性多沙、冲积扇上游顺直以及河势不稳定的河道,或者联合采用卡口与顺直型整治方案。此种方案可以同时保护两岸,对大中小洪水以及河势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安全较高,且增加护岸长度,但会花费较多费用。二是卡口整治方案,游荡性河道采用微弯型整治方案时,工程量较大,因此下游游荡型河道无引水需求、防洪标准较低时可以采用卡口治理方案,可以根据不同河段水流与河床条件灵活布置透水丁坝与建筑物位置。实际治理期间,可以利用丁坝群与束水堤形成卡口,在保护本段河床稳定性的基础上,固定下游河床。除此之外,河床一侧基岩或者公路桥布置控导建筑物时也可以采用卡口方案。
  2.2强化清淤治理力度
  为了保证河道的防洪排涝效果,相关水利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河道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主动积极开展河道整治工作,提高河道维护管理水平。在河道整治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明确河道淤泥情况,制定可行的整治方案,以全面清除河床淤泥。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科学的河道防洪标准,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及时清除河床中的生活垃圾,避免河道断流问题。若淤泥不具备污染性,可以填埋,以免污染周边的河道环境。若河道断面问题较为严重,管理人员还应利用专门机械设备疏通挖掘,不断扩大河道断面面积,保证清淤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河道的防洪与排洪能力。
  2.3合理选择河道断面
  为了保证河道防洪要求,应设计合理的行洪断面,满足管理要求。且相关部门还应定期监测枯水期河道水面宽度与水深度,以达到防洪排涝的需求。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优化整体河道堤岸景观,利用复式断面降低水流冲刷力,以免河道河床中发生淤泥。河滩与河床均属于复式河流断面,设计人员应保证同步发挥河床水与滩地行洪作用,为当地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保持视觉美感。
  2.4完善地下排水系统
  为了保证污水管网的安全运行,相关部门应完善农村污水排放系统,避免渗水、漏水。同时,还应有效收集生活与生产污水,建立污水处理厂,分区修缮以往的排水管网,降低污水治理难度。同时,还应分别处理雨水与污水,在地下建立雨水与污水分流管道,在保证雨水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居民饮用水被污染的几率。
  2.5强化河道堤岸防护
  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洪水将会直接冲击堤岸,因此应严格落实河道堤岸的防护工作,保证稳定性。施工人员应选择合理坡式护岸方式,并利用混凝土与合金钢丝制作混凝土预制件,保证护岸效果。同时,也可以设置墙式堤岸,利用合金钢丝石笼挡墙或者浆砌石等材料,进行刚性护岸。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生物护岸方式,将稻草当做护岸材料,铺设于堤岸表面,以免水土流失。也可以人工制作沙滩与卵石河床,以达到预期的防洪效果。
  2.6提高河道设计标准
  各个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设排水管网系统,有效保证河道的防洪效果,提高河道排洪防涝性。在治理河道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确定防洪工作重点,做好统筹规划,并设定较高的设计标准,根据最大洪水位设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合理应对汛期突发性洪水。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定期检查巡视河岸堤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共同协作提高河道的防洪功能。
  结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于河道自身的影响和对于水生生物的影响,导致很多治理方案并不能够被更加科学的实施。所以需要进一步展开将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河道治理,有效做到科学的治理。
  参考文献:
  [1]王斯黎.浅析河道防洪生态治理设计与布局[J].长江技术经济,2020(7):3-4.
  [2]白超.赤水河滨南路段河道治理工程生态防洪堤设计[J].吉林水利,2020(2):14-17.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主力军,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质量是关键,也是工程建设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对于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视度需要不断提高。工程监理与质量把控不仅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委托方的权益也会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就会大大降低由于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但是二者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一定的措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飞速的蓬勃发展,而市民对人居环境和住宅条件的改善使广大群众对于建筑物环境保护的需求亦愈来愈高,因此,建筑物消防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类关注。有关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对于建筑物所引起的大火,建筑物内部的自救设备和措施的快速扑救最为有效。由此可见,建筑物内设备的可靠性和安装工程质量的优劣,对于保证建筑安全来说都有着一定重要性。要想最好的在建筑施工及火灾事故中,充分发挥出工程设备的使用,
摘要:园林施工中,反季节施工是我国园林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反季节绿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绿化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建设和施工中,反季节绿化施工既有优势,也有不足,需要相关部门合理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基于此,分析反季节种植的优势及具体的反季节种植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技术  前言  反季节种植即在不适宜
目的 评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科室护士长在创优活动前后各1年分别调查1200例门诊输液患者(每月随机调查100例),比较创优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率为99.4%,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9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强化了输液过程中的护患沟通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对哮喘患儿病情恢复的效果研究.方法 将78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随机雾化吸入,G6排痰机排痰,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7~10 d后比较两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9±2.1)d、(5.2±1.3)d、(6.8±2.6)d、(7.5±3.3)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各大城市都开始大量建设园林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且在施工完成后必须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使其在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养护的改进措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规模灌溉、自动灌溉、节水灌溉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重点。随着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增多,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发与实施,加快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组织与验收工作,补充完善了农业用水系统高效节水项目的数据资料,加强了现有项目的运行管理,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在现代农业中的有效应用。加强灌渠系统的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好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起到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不断促进地区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科学地对园林进行养护和管理,以提高园林绿化整体的景观效果。除此之外,园林养护也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代表标志,园林养护工作不仅可以很好地美化人们生活的环境,而且还很好地迎合了当下生态环保的生活理念,对于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园林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监测改进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改进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主要是公益性建设项目,主要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金额是巨大的,这个项目是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往往承受巨大的水和水压力,风险大,因此项目的质量与其他工程相比,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措施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并对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而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