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杂交水稻稻曲病是水稻生长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几年发展迅速,其危害程度仅次于水稻纹枯病,现已发展为杂交水稻主要病害。
  关键词:稻曲病;症状;防治方法
  一、稻曲病发生症状与识别
  水稻稻曲病是水稻后期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真菌性的感染,也被称为是乌米,谷花病,大多发生于收成好的年份。近年来,各地存在的稻曲病病发率逐渐蔓延,且由于病原菌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导致病害不断扩大,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虽然这种稻曲病不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一般会使其减少7%左右的产量。但是水稻稻曲病所导致的病原菌存在一定含量的色毒素,会严重影响最终水稻的质量,也不利于人类健康。稻曲病发生水稻的穗部,一般是在开花到成熟期发病,主要是在水稻的抽穗到扬花期会影响穗上面的部分生长的谷粒,最少会影响一到二粒,或者每穗上会存在10多粒被感染。在初次发病时,病粒的大小,形状几乎一致,病历带有微黄色,有一种充实感,不透光,并且存在可见的白色絮状物。病菌的孢子大多是在破口期进入的。在颖壳中生长并且逐渐张开颖壳,并且能够露出小型块状凸起,之后逐渐膨大,形成比正常谷粒还要大四倍的菌快,且整个菌块外形类似一个球性,颜色逐渐变为黄绿色,或者墨绿色,后者表面比较光滑,最后能够出现龟裂并释放孢子。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一些高湿环境下,温度在24到32℃最适宜进行病菌的传播,尤其是在出穗或者扬花时期,尤其是在几天的阴雨天气下更容易发病。同时,氮肥过多,或者偏施氮肥会导致病害发生,另外栽培晚熟的品种也能够增加感染病疾病的机会。
  二、影响稻曲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水稻稻曲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气候,品种和肥料。其中气候条件是决定水稻稻曲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气候条件包括气候温度和湿度。在常温条件下,温度的湿度对起始的影响大于气候的温度。水稻病害发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湿度,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温度所发挥的作用。在大多数家庭农户中,一些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大量化学肥料,而相对来看有机肥料的施用量不足,导致幼苗抗性降低。因此,水稻稻曲病的发病还有其他原因。其中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水稻品种,水稻颜色和芒色的差异,不同品种其可能产生的水稻稻曲病发病率差异也不同。不同水稻品种在相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其抗病性也不同,甚至有些品种不会诱发这种病害。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水稻稻曲病发被诱发之后其产量也会相应降低。
  具体来看,气候条件是影响水稻发生稻曲病菌侵染和发育的主要因素,通常这种水稻稻曲病在25℃到32℃均可以实现正常的发育,同时以27°为宜,当达到37℃以上时,水稻稻曲病则无法生长,同时由于这种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可以借助自然因素的影响侵入花器中。因此,影响水稻稻曲病发育和侵染的因素,主要是降雨。在抽穗扬花期过程中,由于雨量较多,而且很多田间湿度比较大,日照少,因此在这个阶段中水稻稻曲病的发病概率较大。比如在德化县单季稻籽种植期,常年在八月上、下旬进入孕穗破口,且由于这段时间内台风频繁,而且降雨多,正常情况下山区的小气候比较适宜,日夜温差,大田间湿度高,因此当温度处于8℃以上时,该条件对于病菌侵入是十分有利的。从品种因素来看,不同的水稻品种对于稻曲病检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杂交稻高于常规稻来说,粳稻高于糯稻,大穗型高于穗数型的品种。晚熟相对早熟品种来说发病率高,杆矮,叶片宽而角度小对的水稻,以及耐肥抗倒伏的品种有利于水稻稻曲病的发生。除此之外,无绒毛以及颖壳表面比较粗糙的品种,其水稻稻曲病发病概率也比较高。但从抗病性角度来看,品种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对性。在不同时间段,同一品种所表现的发病程度不同,在水稻的孕穗到破口阶段,一些具有抗性性状的品种在阴雨天气发病概率高,相反,而一些敏感品种在这个阶段,少雨天气发病概率轻,而降雨多少与发病轻重关系具有直接影响。从栽培管理角度来看,栽培管理的粗放程度,密度大,长期灌溉过深,排水系统不好,尤其是在水稻分化期到始穗期,些植株生长比较旺盛,如果在这个阶段中施加过量的氮肥,很容易导致水稻叶片含氮量高,浓绿披叶,进一步会使水稻稻曲病严重,同时产生的病穗病粒较多。根据研究发现,在肥料品种上,针对水稻可以采用三元复合肥,相对单使用氮肥,磷肥来说发病程度要轻,且在肥料使用上应当采用前重后轻的方式施加蘖肥而不采用穗肥,相对来说病穗率比分蘖肥和穗肥兼施的发病概率明显降低。
  三、稻曲病的防治方法与技术
  稻曲病的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栽培管理,辅之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在水稻生产实践中发现,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稻曲病的发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推荐。目前农业生产上高抗稻曲病的杂交水稻品种还未见报道,但生产中一些中抗品种表现也较好,近些年我地生产上抗性较好的品种主要有深两优5814,丰两优香一号。较感病品种主要有两优培九,红莲优6号等。种植大户要慎用感病品种,尽量选用一些中抗品种,在无病区域进行水稻种植,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同时也可以淘汰一些容易感病的品种,因地制宜选择一些有抗性基因表达的品种。
  2.种子处理与清除菌源
  在选择种子方面,我们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并且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这样就可以减轻稻曲病的发生机率。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及时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翻耕整地,能够结合一些纹枯病的防治方法消灭一些越冬菌核,及时发现田间的病株,及时拔除发病稻子并深埋处理,收割完之后需要进行身深翻,避免由于病稻残留,使病原菌再次传播,及时烧毁一些发病的稻谷杜绝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此外,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出侵染源,种子消毒时可以采用一定稀释浓度的石灰水,百菌灵,抗菌剂等试剂进行浸泡12小时之后,完成相应的种子消毒环节。
  3.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杂交水稻抗性   选择好种子之后开始播种,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调整播种种子的时间,避免在高峰期播种,以降低稻曲病的发病率,同时在播种时,我们要注意天气状况,尽量避免高温天气和下雨时期,这也就大大减少了稻曲病的发生概率。在农民施肥中,我们需要合理及时进行施肥操作,适当浇水。具体来看,需要进行合理施肥,并且能够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情况适当加入一些氮肥,磷肥,钾肥,补充基肥,早施追肥,以增强水稻的抵抗病菌的能力,同时还需要避免晚施肥,或者偏施氮肥的问题,在水分上引导合理进行灌溉稻田,应当保持干湿度适宜,可以适度进行晒田,以增强其根系活力系数,降低田间的湿度,以提升水稻整体的抗病能力。
  4.孕穗期药剂防治
  要控制好水稻孕穗期的药剂防治时期,在水稻稻曲病进入前和侵入过程中进行施药,也就是要在水稻的孕穗后期,齐穗期以及破口期进行药剂的实施,最迟不能晚于齐穗期,最佳的药剂防治时间是在水稻的孕穗后期,也就是当水稻处于破口前七天完成药剂的喷洒。在水稻破口前7天每亩用30%苯丙.丙环唑乳油15-25毫升或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70克,或每亩用20-30毫升拿敌稳,也可选用戊唑醇等药剂。稻曲病发生后喷药一般基本无效,所以稻曲病的防治重在防上。但也有一些種植户选择用硫酸铜打爆病粒,以提高稻谷商品价格。
  四、结语
  要加强对稻曲病抗性品种的选育,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抗性不同,加强水稻抗性品种田间筛选,挖掘抗性种资源,对抗性品种分子的研究也要开展,对基因进行准确定位和功能分析研究,进行抗性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稻曲病的发生规律研究表明,稻曲病发生与天气有关,其中雨量、雨日也是重要的因素。在对多种药剂对稻曲病防治研究中,结果差别很大,所以加强稻曲病高效安全药剂的筛选也非常的重要。当前提倡绿色农业,无公害生产,减少农药使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在虫害的防治中,存在偏重化学药剂防治,忽视了防护措施的问题。药剂防治表现在方法单一,效果有限的方面,使用过多会造成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所以防治要采取农业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人工方法、化学方法综合利用防治。通过各种防治运用,才能更安全有效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提高产量与品质,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许长敏.山区杂交中稻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08, 21(3):14-15.
  [2]黄春平,林兴祖.南繁杂交水稻制种田稻曲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7(2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发展的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的显现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技推广体系,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要想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就需要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
摘 要: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农作物,所以,人们在生活方面所使用的农作物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近年来,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的注重绿色和环保,对于农作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以满足,较多的地区都开始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加以推广。本文就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摘 要: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我国的油茶资源约占全世界的80%。油茶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油茶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油茶栽培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油茶;病害;综合防治  油茶又名茶子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小乔木,在我国广泛分布。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在湖南、江西、广西、四川等地的广大山区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受到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创新,这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國加强了对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重视,并对农业推广服务模式进行了创新和完善,这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业经
摘 要:农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农业生产技术合理化应用基础上,如何在基层高效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至关重要。我国要在理论联系实践过程中深化把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巧用确切可行的发展对策,高效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推动基层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进程。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发展对策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浪潮中,现代化技术不断应用到不同行业领域中,农业长远发展离不开农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改良,但是目前的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需要对玉米种植培模式进行分析,尤其是要结合地区的气候条件等进行研究,选择有针对性的种植策略,才能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本文结合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  我国的玉米种植产业发展态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