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分层、分类与分群

来源 :中国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行之有效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从结构化的分析视野入手,尝试从分层传播、分类传播、分群传播三个维度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探索中国国际传播新导向。
其他文献
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教”是指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是指学生在教
提 要 平易语言是一种根据交际对象的语言实际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语言使用的交际策略及结果,在政府组织机构面向民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时具有重要意义。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开放透明政府建设的追求是国际平易语言运动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通过回顾国际平易语言运动在政务领域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进程,在简介此前业界有关平易语言优劣争议及认定的基础上,从侧重动态过程还是静态产品、关注交际对象还是交际文本等不同维度对平易语言的界
[编者按]继上期“语言事业百年谈”,本刊进一步辑录百多年来中国知识界有关文字改革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言论,以期呈现知识界从希望改革文字以普及教育、智民强国,到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认识汉语汉字,并将语言事业的重点转向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大致脉络。  卢戆章  窃谓国之富强,基于格致;格致之兴,基于男妇老幼皆好学识理。其所以能好学识理者,基于切音为字,则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
期刊
王 辉(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非洲大陆的语言多样性非常显著.非洲的语言大约有2000种,占世界语言总数的三分之一.世界上语言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前20个国家和地区中
期刊
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随着国际化进程持续发展,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也伴随着国际责任和风险的同步增加而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对我们认识世界、把
期刊
提 要 国家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依据客观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将国家语言能力指数体系中的管理能力、掌控能力、创造能力、开发能力、拓展能力5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完善为12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将世界各国国家语言能力的差异以量化形式直观呈现;据此体系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国家语言能力与国家经济实力紧密相连,世界各国的国家语言能力形成了呈金字塔形分布的3个层级,美国、中国
提 要 全球化创造了一个多语并存的阿拉伯社会。针对阿拉伯世界的多语语言生活现状和融入全球化的现实需求,阿拉伯各国政府根据本国语言生活特点,推行了一门外语为主、多门外语为辅的多语外语教育政策,且普遍使用外语作为理工科类课程的教学媒介语,旨在充分发挥语言的工具性功能,保障母语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国家外语能力。阿拉伯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提高了国民语言能力,但国家对语言工具性功能的狭义理解造成外语教育政策中阿
提 要 去殖民化理论近年来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强调从认识论角度拆解西方知识体系的殖民性,并用替代性知识生产模型来应对认知上的不平等。去殖民化理论揭示英语霸权对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压制,批判英语单语主义常态化导致的外语学习危机。去殖民化理论视角对我们深入了解西方社会的深层矛盾至关重要。新西兰在去殖民化理论建设与实践方面是众多西方国家的典范,其原住民语言复兴与认识论复兴的经验值得借鉴。毛利语和毛利认识论在原
以色列国建立后,语言背景各异的移民大量涌入,以色列政府对他们的希伯来语教育不仅使他们快速融入新国家,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而且复活了消逝近两千年的希伯来语口语,成就举
祝 华(伯明翰大学)近年来,越来越多有着不同背景和动机的外国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进修.这其中既有专门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也有学习其他各种专业的;既有回祖国寻根的海外华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