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BOPPPS和对分课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创新性应用与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改变,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大学教育体系需要突破传统的基于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来降低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习效果方面的认知成本。大学教育体系可以融合BOPPPS教学法和对分课堂教学法,创造以现场事情为核心,以时间、人员、工具等资源为辅助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思考模式,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全面培养学生对世界、社会、自我的清醒认知,掌握对问题和方案的批判性、创造性、系统性、协作性的思考模式,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形成多元化的解决套路和反套路模型,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能力、社会融入参与能力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创造性;BOPPPS;对分课堂;内驱动力;思考模式
  【作者简介】韩威,吉林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校级教学研究课题“构建艺术院校英语BOPPPS模式‘金课’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
  一、厘清BOPPPS和对分课堂的基本内涵
  为了能更加有效地探讨BOPPPS和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和实践,我们必须先厘清BOPPPS和对分课堂具体指的是什么方法,它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是什么,它们在实践活动中有什么鲜明特点等,只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我们才能在具体的英语课堂中更好地更有效地实践它们,让它们发挥应有的积极性作用。
  1.对分课堂的内涵和特点。(1)搭建对立又统一的二元主体模式。学校教育教学的传统模式是以学校和老师为主体对知识进行系统性讲授的模式,是建立在学生被动性接收、记忆、被监督、被检测、被评估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型推进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限制型反馈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计划,在固定的空间场景中遵循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进行学习活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打破了自上而下的单一学习主体强制型模式,将学习时间一分为二,学习主体变成了由自上而下教授的学校老师和自下而上反馈的学生群体共同组成,让双方对信息、情感、经验、知识等进行交流互动。
  (2)构建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流动反馈互动机制。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是将所有知识点由老师在上课期间进行全部讲解完成后,下课后学生自行复习巩固,最后在考试的时候检测知识点的记忆结果,这其实将知识了解学习、知识巩固复习、知识检测评估按照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进行功能性的分离。
  对分课堂是在课堂学习阶段引入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环节,老师首先介绍基本知识体系和关键知识概念,但是并不会穷尽一节课的所有知识,学生要对老师所讲述的知识框架进行学习和记录;课后学生根据所记录的知识框架对所有知识点进行学习,并将所有的疑惑、冲突、案例、数据等各种信息和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再次回到课堂后,与具有相同观点的同学、与持相反观点的同学、与课堂指导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形成多元化、多视角的知识体系。
  2.对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解。(1)对BOPPPS教学过程关键阶段的明确。BOPPPS教学模式是由六个相互连接的模块构成的一个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和反馈评估的闭环教学体系。BOPPPS模型主要包括引入吸引关注点、目标结果清晰、学生学前测评、学生学习过程参与度、学习过程结束后测评和学习过程复盘总结等六个关键阶段。
  引入吸引关注点旨在通过設计主题、故事、问题、相关事实、观点等吸引学生关注和启发思考的元素,让学生调动学习动机并加强与这门课程的连接。
  目标结果清晰旨在让学生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能了解这门课程的关键知识、价值和技能,通过合理有效的流程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
  学生学前测评旨在通过课前测评了解学生的已知知识点、擅长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感兴趣的内容等,让老师的教学节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度。
  学生学习过程参与度旨在通过小组讨论、思维风暴、情境模拟、提问回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创造性。
  学习过程结束后测评旨在通过课程教学活动结束后安排笔试测评、口语测评、视频测评等来进行及时的评估和有效的再学习掌握。
  学习过程复盘总结旨在通过老师对师生通过复盘整个学习的预期目标与现实结果、教学过程与学习行为的偏离、知识案例与知识实践差距等来进行新的学习。
  (2)对BOPPPS教学模型特征的分析。BOPPPS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体验式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是以具体的学习过程体验为起点和终点的闭合循环过程,是将具体体验、理论认知、技能行动、反思观察、具体体验等模块不断反馈循环和改善调整的教学学习框架。它通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目标认知、情感记忆、技能实践反馈等学习策略使师生深度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流程中,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打造的一个学习系统。
  BOPPPS教学模式的关键行为准则主要有三点:一是要遵循SMART原则来设定和优化课程教学目标;二是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要建立在学生的动机、水平、行动等基础之上;三是教学结果的评估体系要以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作数据化分析和设计为根基。这三个关键准则都是需要学生的深度参与和学习流程体验的相关数据作为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二、融合BOPPPS和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实践的探索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设计中也会有类似对分课堂和BOPPPS模式的教学实践,比如有的教学活动模仿对分课堂模式,分别给予老师和学生一定的时间,但是却经常陷入一种奇怪的状态,学生分组探索或经过头脑风暴却讨论出一个统一性答案,老师通过将统一答案与标准答案核对来代表学习效果;比如对BOPPPS模式的引入,经常直接变成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教学大纲直接变为教学具体目标、提问检测预习结果、老师直接讲授所有知识点、课堂练习、课堂总结的教学方式。应通过分析两者的关键概念和主要特征,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合BOPPPS和对分课堂两种教学模式。   融合对分课堂和BOPPPS模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对本节课时间段内的学生人数、下节课与本节课的时间间隔等数据作系统分析,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目标、资源、方式、技术等各方面的改善和调整。
  1.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注意力的引导聚焦。(1)通过旧知识的测评来归拢学生的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老师可以选择某个时间段,通过线上问卷调查、视频连线问答的形式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问,根据所有或部分学生的反馈结果来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对学生学习进度的系统性、持续性记录,老师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完整的教学效果数据,从而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水平形成系统性认知和判断。
  (2)通过目标的提前告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目标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老师可以通过邮箱、微信、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传達本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关键知识点框架、课程主题、课程整体框架、学生探索时间、老师讲授时间等内容,让学生对整个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有清晰具体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可以是具体的知识、具体的观点、具体的事实、个体的情感、生活事件案例等,通过某个主题的设置来锚定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怀着目标感和危机感进入学习活动中。
  2.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中对主体角色的二元化。(1)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时间。我们可以将整节课教学活动的时间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就是老师的讲授讲解时间,老师在这个时间段里将课程知识的关键点、关键逻辑、基本框架等内容通过口语、思维导图、视频等形式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笔记记录,保证对这个时间段老师传授的知识点不能有遗漏和错失。
  (2)课堂上的学习时间。第二个时间段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学生通过个体自主、分组共助、头脑风暴等方式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提问,通过与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来解答和验证学生接收知识过程中的认同和疑问,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在这个时间段主要观察学生是否偏离这个时所设置的目标原则,及时进行引导性调整。
  (3)课堂小测评时间。第三个时间段进行本节课学习结果的测评,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英语提问、回答的交流模式,对英语课堂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检验测评,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查漏补缺和纠错调整,让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保持在一定的质量水平。老师还可以询问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结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出来最为合适,学生要明确地表达出学习结果展现形式的基本结构框架和关键点,在下节课进行测评检验。
  3.课堂教学后的系统性复盘总结。通过课堂教学前的目标引导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二元交流互动,最后老师和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和知识体系对自己的目标和过程进行全面复盘总结。
  老师需要对教学前的目标引导、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二元交流互动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数据化的记录和整理,对所有学生个体数据和整体数据进行分析,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看是否有必要再优化改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料、教学工具等各个方面进行判断。
  学生需要对本节课程的所有知识、疑问解答、逻辑框架等内容进行复盘记忆,以更好地回答老师下次的提问和测评,降低学习的困难和认知成本,并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问题定义和方案选定积累经验和思考套路。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应用融合BOPPPS和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有效果指的是结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落差值较低,教学有效率指的是教学资源的投入与教学效果的数量保持在较低的比率,教学有效益指的是教学效果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较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养成行动实践和应时改善的能力,从而降低学生走入社会的认知成本和适应成本。
  参考文献:
  [1]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4-18.
  [2]陈立群.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191-193.
  [3]张学新.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7-1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革新。英语课程是高中教学体系下的重要环节,在傳统教学进程之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英语知识传递的结果,其对于传递过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高,因此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英语教学不仅仅要为学生传递相应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最为完整的认知能力。广大
一、引言  2016年,我的课题——《基于共同体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获得市二等奖。期间,我所组建的ABBC四人学习共同体《即以一名学习者(C 成绩后进学生)为中心,搭配一名导学者(A 成绩优秀学生)和两名助学者(B 成绩中等学生)组成,简称ABBC组合。》初见成效,能够在对话课堂的前、中、后分别开展一些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促成对话课堂生生多向对话的展开。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团队学习难以全面普及
【Abstract】The ceramic art of life must be able to adapt to the life of modern people, and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ceramic art in life.With
【摘要】本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理论,通过标准化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某高校187名大一学生在英语语言技能、学习动机和方法、课程内容与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探讨在慕课等新教学资源和模式介入的语境下,如何融合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更准确地服务学习者的需求。调查表明融合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过程的交际性,同时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师和课堂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动机和
【摘要】建設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社会群体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其科学素养水平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知识的传播、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军作用。英文周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全球影响力巨大,其科学与技术专栏文章更具权威性。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在授课过程中加入更多《经济学人》类高水平科技类文章,不仅会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更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最基本的内容,任何英语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学生往往觉得英语词汇学习枯燥乏味,那如何在课堂中让词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和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师需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趣味性;策略  【作者简介】吴翠兰,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  【基金项目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升课程育人体系,利用课堂主渠道,将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已经凸显其必要性。课程思政需要理论指导,本文探讨基于OBE理念,大学英语课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OBE理念;大学英语;思政教育  【作者简介】剧叶玲,西京学院。  一、OBE理念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构建一个快乐的中学英语课堂,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通过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快乐的学习。我们英语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满足学生们的各种需求,来实现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设氛围;快乐学习  【作者简介】张颢清,沧州渤海新区中学。  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快乐的英语课堂
【摘要】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大多存在基础掌握不牢、欠缺学习方法、语言能力发展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组织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迫在眉睫。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语言知识,还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架构能力得到增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图形工具。但是,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感悟对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
【摘要】“读思达”教学法作为新提出的英语教学方法,对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以读促思,由思及达。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探索“读思达”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深度阅读中的实践运用,从“读”“思”“达”三个教学环节设计阅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以此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法;深度阅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蔡海恋,晋江市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