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圣人不走寻常路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enhu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众不同的心智。王守仁也一样,他不是私塾里成绩最好的孩子,却能够惊世骇俗地说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这种话,在科举至上的明朝,他就是一道不一样的烟火。
  于是在熟读兵书之后,王守仁兴奋地找到父亲王华,表示自己不想走科举之路,而是想要效仿太祖平定四海。王华听后大怒,随手拿起书本将他打了个落花流水,然后勒令他好好反省。在当时的王华看来,王守仁不是有雄才伟略,只是太过年少,不知天高地厚。
  几天之后,王守仁来给父亲认错,可是没等王华松一口气,他就接着表示:他想要成为圣贤。这一回,王华直接将书摔到了王守仁的面前,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不是王守仁的志向不好,而是他的这个志向太像痴人说梦,科举“正途”不走,只想些不切实际的。
  但是这一次王守仁似乎格外坚定,哪怕父亲罚他抄写诗书经义、关他禁闭,都没有改变他的想法。在这期间,他从一个书生那里听说了圣贤之路一朱熹的路。
  自从立志追求圣贤之路后,王守仁就表现得有些疯疯癫癫的,当然,在他自己看来,这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境界。为了让王守仁迷途知返,王华操碎了心,后来干脆给王守仁定下一门亲事,期待他成親之后能够收敛一点儿。
  王守仁乖乖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可是大婚这一天,众人都慌了:王守仁不见了!大家翻遍了整座城,最后竟然在自家的后院里找到了他,这位新郎官当时正在盯着竹子发呆。
  小厮试图将王守仁拉起来,却被他拒绝了,还说自己是在悟道,如果被人打断了,就功亏一篑了。原来,王守仁听说朱子之道能够引导他走向圣贤之后,就开始钻研朱熹的文集,朱熹倡导的就是格物致知,从而达到天地万物之理无所不知的境界。而王守仁正在做的,就是格竹子(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
  格竹子足足花了王守仁三天三夜时间,最后,他因为淋雨患了风寒而被人抬回房间救治,吉时自然是误了的,圣贤之道,他也没悟出来。
  或许所有的天才都是自负的,沿着朱熹的路没有成为圣贤,但王守仁没有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开始怀疑这条路本身的正确性了——朱熹走的圣贤之路并不适合自己。
  之后,王守仁迷途知返,没有继续在将军路上、圣贤途中流连,而是如父亲所愿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乡试就中了举人,后来又顺利入朝为官。
  他将知和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做到了真正的悟道,开创出了流传后世的思想学说——阳明(王守仁的号)学。
  编辑/洛夏
其他文献
一  严格来讲,宝玉的一生中有四个母亲。  第一个是他的生母王夫人,她给了他生命。  第二个是他的奶妈李嬷嬷,她用自己“血变的奶”哺乳他长大。  第三个是他的祖母史太君贾母。他从小在贾母身边长大,全凭贾母的悉心照顾,贾母对他尽的其实是母亲的照看责任。  第四个是他的长姐元春。宝玉出生时,王夫人年纪已经不小,元春便主动担起了对幼弟的教养责任,姐弟俩“同随祖母,刻未暂离”。宝玉才三四岁,元春已经教他认
《水浒传》中,宋江大军遭遇了会打石子的没羽箭张清,一个个好汉被他打得鼻青脸肿。最惨的是花和尚鲁智深,光头上挨了一个石子,都破相了。看到这一幕,宋江感慨地说:“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真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水浒传》里很少听见宋江这样称赞一个人,可见王彦章简直是宋江的偶像了。  王彦章是郓州人,就是山东梁山东边。宋江推崇王彦
1526年,捷克并入神圣罗马帝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承诺让捷克仍然保留一定的自治权,不论哈布斯堡家族的哪一个成员当捷克国王,都必须承认并遵守捷克王国的法律以及信仰等。  可是到了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受封為捷克国王后,根本不提哈布斯堡家族曾经许过的承诺,对捷克的法律、议会统统不予理睬,从政治到经济到处插手,惹得捷克人愤怒不已。之后更是发生了一件让捷克人忍
法国国宝级女歌手、香颂(法语世俗歌曲)歌后伊迪斯·琵雅芙出生于巴黎,其父亲是杂技艺人,母亲是卖唱歌女。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父亲从军,母亲自顾不暇,她被托付给了祖母。祖母经营着一家妓院,善良的妓女们都很喜欢她,给了她母亲般温暖的关爱,生活的愁云惨雾渐渐被她展颜的微笑取代。  战后,父亲带着她在街头卖艺,一路颠沛流离。一天,父亲表演完杂技,观众起哄让她也表演一个节目。她窘迫不已,只得唱了她唯一懂得的一
嘉庆十九年(1814年)初,江苏巡抚张师诚与布政使一起喝茶闲聊。二人密谋,准备从财政银子中搞点儿钱花。张师诚问布政使,财政上能拿出多少钱?布政使略微盘算了一下,说六万两银子。那个时代没法炒股买期货,房地产又不火热,所以只能采购粮食——粮食储备毕竟是刚需,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接着,二人又叫来江宁知县蔡君弼商议具体事项。蔡君弼认为,这不是件小事,为了保证质量,应该在本地民营米业老板那里购买。原因是民
乾隆在世时,其治国理念是:国家大事交给几个对己忠心、做事细心的大臣办理即可,因而天下之大事,宠臣和砷办之八九。如此一来,和珅权倾一时,炙手可热。朝中自亲王以下无不巴结和砷,以求庇护。肃亲王曾送和砷两间京都黄金地段的铺面;上书房总师傅拜和坤为师,“往谒其门,至琢姓名于玉器献之,以博其欢”;嘉贵妃的亲哥每次做了美食,都要邀和砷一起畅饮;甚至连乾隆最宠爱的福康安也曾向和珅馈赠贵重珠宝求荣。  地方官员更
《封神演义》用一件小事概括了商汤如何夺取天下:有一天,商汤到郊外巡视,看到负责捕鸟的官员在山谷中张开四面大网,并且祈祷道:“从四方飞来的鸟,全都落到我的大网中吧。”商汤觉得太残忍,下令解开三面大网,并且更改祈祷词为:“想要去哪里的鸟,就飞往哪里吧;唯独那不想活的鸟,才会撞人我的网中!”诸侯听闻这件事,都认为商汤实在太宽仁博大了,陆陆续续归顺的就有四十多个。  人们看了这类故事,总是膜拜故事中仁君。
扬州八怪之中,擅画梅者颇多,金农(扬州八怪之一,他的故事请参阅本刊2016年6期)就评论说,汪士慎画梅的繁枝堪称“世上不食烟火人”。说这话的金农和他的徒弟也都是画梅圣手,不过在这几人之中,唯有汪士慎视梅花如己身,描摹一生。他爱梅不仅仅是欣赏梅高标逸韵的冰雪之姿,更是寄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所以他说“独有梅花动惆怅”,还说自己“一生心事为花忙”。  汪士慎的人生一开始就浸透着梅的冷香。歙县(今
大禹斩杀九恶龙之后,带领群众凿开龙门,挖通九条河流,历时十年,终于将洪水引入大海,彻底杜绝了天下水患……  大禹后脚刚迈入厅房,忽然白光一闪。他猛然回头,恰见一道霹雳当空落下,击打在新建成的黄河大堤上,发出轰隆巨响。黄河咆哮着冲垮了堤坝,成泱泱奔流之势。  “爹……”大禹话未出口,却见父亲的脸色霎时变得死灰一般,沧桑的脸如同老树皮般粗糙不平,浑浊的双眼仿佛也被那决堤的黄河之水染得如黄泥一般。  “
清朝末年,福灵寺是巴县(今属重庆)有名的寺庙。一天晚上,两个地保看见樵夫朱磊神色慌张地从寺院后门跑出,便将朱磊叫住,用灯笼一照,发现朱磊的衣服和手上都有血迹,遂带朱磊进入寺中察看。地保发现寺中仆役汪山死在地上,且汪山的床上被翻得乱七八糟,便认定朱磊图财害命,立即将朱磊捆绑起来送到县衙报官。  见到耿知县,朱磊说自己是冤枉的,他说汪山在庙中设有赌局,他本想去赢几个钱,但進庙后不见有人,就到汪山屋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