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shixiao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学是现有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体育教学则是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初中体育老师应意识到德育教学对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以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转变初中体育教学理念、创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案以及灵活组合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等途径来提高初中体育学科德育教学效果。
  【關键词】德育;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66-02
  引言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础技能、技巧,同时还要获得综合能力的成长,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德育素养。德育素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体现。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课程。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师必须掌握德育与体育的关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德育思想保障,发挥德育教育价值。
  一、德育思想在初中体育中的渗透原则
  1.主体性。
  新课改明确的要求,素质教育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动性价值。即教师应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便利。新时期的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和点拨者,而不是过去的一言堂式的知识唯一讲解者。德育教育更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技巧的过程中,积极努力地配合教师完成德育思想的学习。
  2.全面性。
  体育中的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包括部分学生,教师应于公平性、全面性的原则基础上,实现全体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并非单一性的教育问题,而是包括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师在展开活动时,必须要实现体育活动和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在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如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需要合作的体育项目,如接力赛跑、多人跳绳等等。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所有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关心他人的态度。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如学生出现思想偏差,须及时指正。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走出黑暗的心理阴霾。为学生树立榜样,端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二、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1.优化校园锻炼环境,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当前,诸多初中学校开始和高中学校进行合并,然后共同建设6年制学习校园。这对于体育教育来说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意味着学校有了更大的能力建设校园环境。合格的学校需要改进体育器材和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提倡交流合作,定期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校园锻炼环境,能够给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基础,如果学生每次上体育课都是跑步、跳远、跳绳这几个项目来回重复,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抵触进行锻炼。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思想尚未成熟,但是却开始出现强烈的自我意识,难免会出现叛逆情绪,经常以生病作为借口逃避体育锻炼,良好的校园锻炼环境能够刺激学生克服畏难和懒惰的情绪,以更加饱满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2.教师的言行中优化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内容最直接的体现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同的德育效果。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完成好每件事情,这样去要求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到每件事情。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首先教师提前到达场地不迟到早退;教师要求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教师应该保证自己上课的着装合理;教师要求学生举止文明,首先教师在课上课下都保持谦谦有礼,举止文明,不谩骂体罚学生,这样才能从细节中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道德的概念,进而愿意去接受和效仿。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师德作为学生的表率,进而在点滴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
  3.将德育教学融入到初中体育常规教学之中。
  初中各学科都有自己课堂纪律以及教学规范,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比如学生上课考勤制度、着装制度等。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制度以及规范是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对规范学生言行举止以及提高学生自律能力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例如,在体育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鼓励那些主动搬运体育器材的学生,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4.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也是师生近距离交流互动的过程,只有双方都发挥积极主动性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的真实感受会通过其行为方式与思想动态及时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了解。将德育与体育教学评价相结合,利用体育教学评价独有的优势,即评价过程,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因此,体育教师对评价的方式与力度必须要严谨,同时对学生错误的行为及其思想要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保证其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如,同样的体育教学项目,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有的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训练的同时,还能探索新的训练方式;有的学生则是漠不关心,甚至是兴趣缺乏的样子,完成不了体育教师所要求的体育训练。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道德素养,以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老师应正确认识德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增加新颖有趣的体育教学环节、补充体育教材内容、掌握更多德育教学技巧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还应完善初中体育学科德育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德育宣传力度等渠道来提高初中体育学科德育实施水平和实际效果,善于发现并鼓励学生优秀品质与精神,及时发现并监督学生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孙梅.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校园(中旬),2018(03):48.
  [2]代峰.浅析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4):74-75.
  [3]董阳.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刍探[J].成才之路,2018(05):12.
  [4]赵云鸿.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8(01):52.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时期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也应当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笔者以北师大版本的数学课文为例,重点探究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消极影响下,众多教育者一直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忽略了对学生人
【摘 要】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育以及培养语文素养就有了更明确的价值意义。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全过程都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教育理念的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意
【摘 要】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可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在语法教学方面都有一些困惑和问题。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中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13-01  一、教学语法是什么  在语法的历史上出现了三种:实体
【摘 要】高职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务,但是,高职学生对于社会接触较少,涉世不深,所以很有可能会被虚幻而复杂的网络世界所迷惑。在这特殊时期,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也开始重视自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创新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
【摘 要】初中正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核心,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各大中学在这一块上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与努力,教学效果也很显著。但是纵观当下学生的道德现状,还需要广大教师同行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尤其是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上,要不断强化德育功能。文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摘 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只有找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契合点,才能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推进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误区,然后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在一起,弥补传统初中历史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