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规划中以服务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优化目标,已在区域的实际发展进程中有了呼应。除了上海、杭州等主要城市之外,像镇江等长三角二线城市也已为服务业发展留出了“足够空间”。今年一季度,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已升至45.8%。据相关专家的说法,服务业在启动发展之后,不仅产业轮廓会越来越清晰,而且产业的分类也会逐步区分开来,长三角城市市长联席会已从16城市“扩容”到22城市,今年确立的年度合作方向已达到“前所未有”的11个方面,其中包括区域交通治堵、幸福城市圈、高端商务游、物联网等前沿领域,基本都与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有关。
据了解,在长三角异地养老合作课题中,选取了气候、生活成本、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等与老人生活相关的6项标准,对长三角各城市异地养老资源和条件进行了分类评价,按功能分工,划分出安居型、休闲型、康复型、疗养型等不同形式的养老模式,推动区域范围内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长三角物流合作课题中,区域内相关各方提议,通过协商酝酿出台统一的政策,本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理念,切实落实“协调到位”的政策,有效促进物流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摘自新华网(2011年6月14日)
据了解,在长三角异地养老合作课题中,选取了气候、生活成本、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等与老人生活相关的6项标准,对长三角各城市异地养老资源和条件进行了分类评价,按功能分工,划分出安居型、休闲型、康复型、疗养型等不同形式的养老模式,推动区域范围内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长三角物流合作课题中,区域内相关各方提议,通过协商酝酿出台统一的政策,本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理念,切实落实“协调到位”的政策,有效促进物流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摘自新华网(2011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