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代理的相关思考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zishid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高校人事管理模式越来越难适应高等学校发展的要求。创新高校人事管理模式,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是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推进和完善人事代理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提升高校人事管理水平的一种创新实践。本人对高校人事代理的特点、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人事代理;人事政策
  高校人事代理制度就是高校在国家人事法规、政策的指导下, 为了弥补全员聘任制弊端, 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权, 努力提高人力资源效率而建立起的新型的用人机制。由高校人事部门委托政府人事部门批准或授权的人才服务机构对聘用的人事代理人员提供人事方面的综合管理和服务。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和人才使用契约化。
  一、人事代理的特点与意义
  人事代理制度是在国家人事法规、政策指导下, 尊重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人才择业自主权, 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为综合代管部门, 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为其提供人事管理方面综合服务的制度。自199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来,“人事代理” 这一新型的用人管理模式渐渐兴起, 已经成为高校人事管理社会化的基本形式。
  人事代理可以实现人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改变用人终身制这一弊端,增强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拓宽人才招聘和使用渠道,促进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更加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人事代理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 国内大部分高校仍存在着诸多与市场经济发展体系不相适应的地方, 突出表现在学校管理机构政府化倾向严重, 机构重叠, 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 冗员过多, 人浮于事, 用人效益过低。为解决这些问题, 前几年许多高校都成立了校内人才交流中心, 在校内推荐富余人员重新就业。但是, 由于校内岗位有限,待岗人员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造成学校改革的压力、阻力很大。通过人事代理, 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崗位管理”, 可以真正建立起一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自主的用人机制。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高校人才资源实现最佳的优化配置, 人才得以充分利用, 效用和效益实现最大化。各高校全员聘任制使人事代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期。高校在科学设岗的前提下, 通过“公开招聘、严格考核、平等竞争、择优聘任” 的原则, 彻底打破“职称终身制” 和“大锅饭” 分配制度, 超编和落聘人员可以转入流动编制, 纳入人事代理的管理模式。打破了教职工对学校的终身依附关系, 增加了教职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促进了人才的潜力的发挥。这为高校全面落实聘用制解决了后顾之忧, 也为高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提供了保障, 有利于高校优化师资结构, 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三)有利于突破现行人事聘任制度的改革瓶颈
  从目前高校实行全员聘任制的经验来看, 富余人员的安置是一大难点。教师一旦被学校录用, 即所谓的入编, 就成为单位的终身员工, 除非本人调转、辞职、触犯法律、死亡等特殊情况, 一般是很难离开单位的。现在看来, 全员聘任制中学校与单位员工间签订的聘任合同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合同, 没有被聘用的员工虽然没有了工作岗位, 但这些人与高校的人事行政关系仍然是存在的。学校对这些人的工资、保险等各种待遇仍然要全部或部分承担。这种能进不能出的现象造成学校机构臃肿, 闲散人员过多, 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整个机制运行不灵活;使学校的各种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办学效益不高。这样, 学校所实行的全员聘用制也就徒有虚名。实行人事代理制后, 这一问题将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渐得到解决。这是因为, 由于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行, 单位和员工之间仅仅是聘用与被聘用、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 学校不再独占这些人的“所有权” 。从笔者的学校西南石油大学来看,学校依照合同的条款,负责人员聘期内的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 并对这些人进行相关的行政、业务管理, 学校人事部门负责与人才服务中心联系确认其档案的接收、管理以及各项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纳等。但这些具体业务由人才服务中心负责。被单位聘用的人事代理人员在聘期内必须按时完成双方合同中明确规定的职责和任务。合同期满后, 学校与不再聘用的人员的劳动关系即自动解除, 学校对这些人不再有任何责任和义务。他们重新回到社会人才服务机构, 接受人才市场的管理和服务。
  三、高校实施人事代理制度的相关思考
  (一)转变观念认可完善人事代理制度。社会、单位、个人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全新人才观念,消除传统计划经济下人事管理制度的心理影响,接受和认可人事代理这种新的人事管理模式,在推进中完善和进一步创新人事代理制度。
  (二)用人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协作完善人事代理制度,高校和人才服务机构需要及时沟通和协作,通过共同努力争取进一步完善人事代理制度,发挥人才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能,明晰“管理”和“使用”各自的职责。高校应制定针对人事代理人员的各项激励政策,使人事代理人员享有与在编人员同等待遇,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千方百计调动人事代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使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促进高校各项工作高效率开展。
  参考文献:
  [1]程永清,范宏,嘶小群等.高等学校实施人事代理制度模式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23.
  [2]刘浩伟.高校人事管理中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践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87-88.
  [3]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Z].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实用政策法规,2002,12.
  作者简介:代燕飞(1985–),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西南石油大学人事处员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伴随着如今越发深入的全球化进程,我国古典文学的译介模式对于对外传播的含义愈发重要。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我国古典文学的小说基本上很难实现本土化的独特优势,所以,古典文学的译介模式必须要接受及时且全面的改变。我国古典文学想要实现“走出去”必须要大胆的进行本土化的策略,借助本土人力资源,并且结合外国文化系统当中的诸多影响因素。需要积极的和本土已有文化机构以及出版机构实现合作,择取正确译介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党领导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近年来,冀东油田积极探索将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形成了有别于西方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比国际同行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更快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政治优势;企业发展;实践;探索  一、加强价值理念建设,把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  我们党自诞生之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主张,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开始不断加强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大的优势,现阶段,很多企业还在运用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应加强两者之间的比较分析,为企业提供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依据。本文就现代人力资源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比较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现代人力资源;传统人事管理
这个月份好热闹!春节、情人节、元宵节,欢乐气氛不断被拉长。由于天寒地冻,大家外出减少,更多时候是喜欢扎堆,蜗居室内找乐子。于是乎,季节性传染病钻了空子,感冒、鼻塞、流鼻涕屡屡“光顾”,平时身体倍儿棒的人也常感不适。对此,大家除了注意饮食、衣着、作息外,试试笔者提供的三个常用穴位按摩,相信能帮不少忙。  迎香穴一看这个名字就想到它跟鼻子有关。古人认为,此穴可以让不通气的鼻子立即恢复正常,闻到香气,故
期刊
裴大爷七十多岁了,几个月前患带状疱疹,开始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疱疹很快消失了,但遗留有非常严重的后遗神经痛,几乎夜不能寐.孩子带着他把市内各大医院几乎都跑遍了,西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容摘要:如今我国信息技术极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当中也逐渐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以及应用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的把书本当中的知识与图像和声音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直观的感受知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很重
在管理上,强大的人往往败在自己的光环之下。在单打独斗时所向无敌,而在管理团队时却难有建树,原因就在于自己太强大,总希望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模式行事。而现实中员工总是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