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的同频共振

来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认证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对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同频共振的作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是共同特点,健全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内在要求,点面结合认证与评估是协同作用的着力点,以质图强高质量发展是相同追求,质量文化建设是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新工科”时代的到来赋予工程教育新的使命,工科专业调整是新工科建设的应有之义,而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是验证新工科建设是否得以扎实推进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中的33所重点综合性院校、工科优势高校和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科专业调整与布局进行全面资料搜集与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工科专业调整主要包括外生新兴专业与内生新型专业相结合的专业新建、内部转型升级与外部跨界沟通并存的专业调整与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专业退出三种基本路径,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可归纳为基础类工科专业支撑、主干类工科专业引
从业已实施的项目中总结凝练中国特色的建设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价值.借助扎根理论对37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新工科建设体现出“一核两翼四转变”的“中国特色”,即:在建设核心上,高校以使命为导向重塑了工程教育目标;在资源翼,构建了“多元融通”的要素整合机制;在行为翼,初步形成了“双向并举”的建设路径;在内涵上,呈现出从模仿型发展向特色型发展转变、从匹配型培养向支撑型培养转变、从适应型融合向引领型融合转变、从就业型工程向创业型工程转变的“四个转变”创新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融特性,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绿色发展理念,对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面挑战和要求.本文针对学生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和工程职业素养与产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贯彻“新工科”建设理念,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教学平台,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能力培养路线等方面入手,创建了以“一核多元”的课程体系、“内外综合”的教学模式和“迭代递进”的能力培养路线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 自动化类学生培养提供了系统的教学改革方案.
示范性软件学院近20年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快速培养了大批工程型、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突出了与产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成为软件大国作出了显著贡献,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先驱和典范.在教育部提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新形势下,要求软件学院能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人才,需要探索将产业“跟踪式”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技术“引领式”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由大到强的跨越作出新的贡献.结合国内一流高校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情况,围绕引领式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如何建立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目标定位、培
行业特色高校在建设中要关注高校共性、行业特性,并在两者相“加”中形成 自己的个性.学科建设方面,要从单科、融合多科,走向综合发展.课程体系方面,要使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学校课程与业界课程相互借鉴.科学研究方面,要调整思路,把握前沿,产教融合,合作共赢.学校文化方面,要优选行业、地缘载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资源方面,要重视资源转化,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
在党和国家强调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带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并力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采用信息技术研制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智能辅助系统,强化实验教学的过程评价.借助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的过程评价,可高效完成实验预习测试、随堂小测试、实验过程若干节点考核、实验结果考核、课后复习测试、实验报告批改等考核评价环节,最后由这些覆盖实验教学全过程的各环节考核成绩加权平均得到实验课最终成绩,通过缩小各环节成绩权重差异,实现结果导向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转变.借助该系统采集的实验教学各环节信息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全球掀起了科技创业的热潮.工科大学生因其拥有的技术优势成为了潜在的科技创业者.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工科人才,高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创业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为探索科创竞赛在培养科技创业型工科人才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以“双一流”高校S校的大四工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N=145),研究结果表明:1)参加过科创竞赛的学生的创业意图要普遍高于没有参赛经验的学生;2)在科创竞赛情境下,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
新一轮审核评估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质量保障三大理念,体现为“两类四种”可选择指标体系.从三大理念视角对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内涵进行解析,内容包括:坚持学生中心理念,促质量主体功能改革;坚持产出导向理念,促质量要素配置改革;坚持持续改进理念,促质量保障方式改革.
在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向信息化转型.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能力涉及工程管理、软件应用、信息开发等多个领域,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度很大.本文以知识嵌入为理论基础,从知识相互嵌入的角度定义了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知识载体相互嵌入的角度,理顺工程管理、软件应用、信息开发三者之间的关系,搭建了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信息化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是我国的重要经验,是一项巧妙的制度安排.高等教育新基建在政府统筹规划下进行,主要依靠公共资金投入,以新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大学公共基础设施.高等教育新基建不仅包括相应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软件、相应制度环境建设以及整体数字化进程.高等教育新基建不仅是对物理教学空间重构,也是对大学教学模式重塑和制度创新.高等教育新基建具体推进中应发挥公共政府主导作用以保障其公益公平,坚持新基建优先原则,发挥建设标准引领和规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