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重几何 易安细说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陵春》作为李清照中晚期的作品,在意境上较早期之作品显得沉郁悲凉。整首詞紧扣一个“愁”字,通过露愁情、绘愁态,揭愁源、称愁重等过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李清照内心世界的窗户,看到了她用细腻的笔触、委婉曲折的手法抒发了心中浓愁难解的压抑、悲痛,也领略了婉约派“曲径通幽”的词风。
  关键词:露愁情;绘愁态;揭愁源;称愁重
  多愁善感是古代文人的共性,“愁”更是古代文学的永恒主题。“愁”字频频出现在唐诗、宋词中,恰如一杯值得细细品味的浊酒。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现了愁的绵绵不断;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现了愁的滔滔不绝,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展现了愁的轻灵缥缈。诗言志,词言情。在抒发情感方面,词的确比诗更有优势。“愁”是一种消极负面的情绪,用“婉约”词来表达,优势显而易见。作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李清照,愁是她作品表达最多的主题,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满庭芳》中的“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那么,在《武陵春》这首词中,她又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愁”呢?
  《武陵春》作为李清照中晚期的作品,在意境上较早期之作品显得沉郁悲凉。这首词的上阕写愁容、愁态,侧重于对现实生活本真感受的描摹,表现词人心灵深处的痛楚。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运笔细腻,错落有致,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满地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成泥的韵味,透露出词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一个“尽”字似乎蕴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愫。接下来,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所写的是另外一种心境,“倦”本义是疲倦、懈怠;梳头,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此时,词人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对梳头的懈怠,流露出的是词人身心的疲乏、对生活的苟且,因此日上三竿,懒于梳理。承接上句而来的“欲语泪先流”鲜明而又深刻,看似平易,实则用意精深,词人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一个“语”字,内涵丰富。李清照中晚年孑然一身。又欲对谁“语”?又说些什么?是对这“花已尽”流逝的时光?还是对已的逝夫君思念?抑或其他?不禁让人万千感慨,悲涌心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这一句揭示了愁的源头。这一阶段的李清照几经丧乱,眼前的春景虽然美好,也似曾相识,可志同道合的丈夫猝然长逝,俨然在她心头凝成一片无法驱散的愁云,曾经的生离之愁变成了死别之恨。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家破人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和黍离之悲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这种家国情怀,让词人身心憔悴,万念俱灰,她手中的笔愈发沉重,流淌出来的文字又怎么会不充满了愁苦?
  词的下阕抒写愁情,浓墨展现词人内心的矛盾、痛苦与无奈。这位女词人是很喜爱游山玩水的,她在南京时,“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尚且如此,春天自不必说了。词人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第一句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悲痛之中,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节奏明快,措辞轻松,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瞬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念,十分勉强,并不急切。“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做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两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读到最后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得不赞叹词人想象力的丰富!愁如何能用船来载?我们知道愁是十分抽象的情绪,是无影无形、无声无息、无色无味的,而能用船装载的是有形、有重量的物品。在这里词人巧用比喻、夸张,化虚为实,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具体有形的事物,不仅为身陷悲愁的自己暂时寻得一丝慰藉,更为后世开辟出一条抒写愁情的蹊径。深刻的思想,通过完美的记忆手法表现出来,独特的写作角度,不得不令人称奇!
  如果说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那么李清照则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那么浓的愁,那么层层压迫的愁,让词人喘不过气来,也让读词的人倍感抑郁。
  李清照曾享受过幸福美满、富足悠闲的生活,也历尽了国家破败、丈夫去世、文物丧失、再嫁离婚、没有子嗣等苦难,对于一个弱女子而言,这些苦痛淤积于心,无人可诉,无法可解,因为在男权社会中,根本无人愿意聆听她内心苦闷的呐喊,她只好行走在落叶、黄花中,内心咀嚼自己凄凉、品尝沉重的哀愁!
  整首词紧扣一个“愁”字,上下阙浑然一体,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肆意挥洒,通过露愁情、绘愁态,揭愁源、称愁重等过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李清照内心世界的窗户,看到了她用细腻的笔触、委婉曲折的手法抒发了心中浓愁难解的压抑、悲痛,也领略了婉约派“曲径通幽”的词风。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愁”大多具有家国情怀。像李清照这样写闺阁之愁的并不是主流;即使是写自身之愁,也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体现了浓浓的国愁乡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哲们想要“为民请命”,他们要“治国、平天下”,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我们学习他们为民为国、“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坚守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刘越峰.一个在苦难中挣扎的灵魂:李清照《武陵春》词赏析[J].名作欣赏,2005(3):24-26.
  [2]蔡宏.一阕清词照古今:易安词《武陵春》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7(4):59-60.
  作者简介:
  但晓梅,湖北省潜江市,湖北潜江江汉油田广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所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解读课文能力,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当中不仅会强化训练其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時其语文核心素养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强化训练。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的解读课文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师所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课文解读能力,不仅可以保证每位高中生能够自主的分析每篇课文,了解每篇课文的核心主旨,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时效
摘 要:在语文教育体系中,阅读和写作是两大基础板块,其中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发展自身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模块,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由此可见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且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有意识地借助阅读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以便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继而推动其学科综
摘 要:从幼儿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对于与自己现实生活比较贴近游戏活动往往更感兴趣,因此,幼儿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往往会采用角色扮演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幼儿能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另一方面教师能够针对幼儿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但是,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好度,避免干扰幼儿游戏的过程,影响最终的游戏效果。  关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许多老师开始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不断抓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加强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老师以阅读教学为依据,坚持文脉理念,积极将语文阅读教学与文化的传承相结合,丰富我国的文化形式,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对此,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条件,了解寓言课堂教学引
摘要:《论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学史上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现在对身处高一的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引导十分必要,因此本文我针对自己的一些做法进行分享。  关键词:《论语》;阅读;方法  《论语》是儒家思想集大成的著作,是四书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及哲学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对我们思想的引领是非常强大的。  《论语》阅读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都已受到普遍关注吧,并且都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山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在深入了解当地英语教学状况的基础上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以期能够借助信息教学的优势凸显英语科学的魅力,从而有效提高山区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山区;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具体策略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山区小学英语教学信息化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阻碍
[摘要]“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理念指导下的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形式。该模式立足“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快乐和健康还给学生”的原则,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与教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案 六环节 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6[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同學们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实际存在的数学知识和问题、来进行建模、寻找答案、最终解决遇到的问题。小学数学课堂上要重视对生活化的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一般在导入新课、教学内容的展示、问题的讨论、练习的设计等方面可以引入生活化的知识,来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
[摘要]本文从图书源起和文字载体演变过程来总结文字载体变化规律,分析电子时代中国纸质图书的发展出路——高端精做、返璞归真。  [关键词]图书出版 电子时代 文字载体  [中图分类号]G2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13-01    中国的图书出版活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当今电子出版业的迅速发展为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变革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传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展开更加有效的课堂管理,小学班主任必须在教育和管理策略上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及提升,注重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育观念主要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作为重要的管理目标,而这种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推进需求,不能使得学生的能力有更高层次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