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

来源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14家医院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将东北地区4家医院资料定义为东北组,西北地区10家医院资料定义为西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和骨折分型等。结果共收集老年髋部骨折1 499例,其中东北组806例,西北组693例。东北组男性289例,女性517例,男女比为1∶1.79;西北组男性304例,女性389例,男女比为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002,P<0.05)。东北组和西北组中位年龄分别为76岁和7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50,P<0.001)。东北组76~80岁构成比最高(22.70%,183/806),西北组60~65岁构成比最高(23.95%,166/693),两组60~65岁、66~70岁、81~85岁和≥86岁4个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北组31-C型骨折构成高于东北组(c2=18.353,P<0.001),31-A型和31-B型骨折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东北组31-B2型骨折最多(270例,33.5%),西北组31-A2型骨折最多(207例,29.87%),两组比较,31-B2,31-C1和31-C2型骨折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骨折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女性多于男性,与西北组比较,东北组年龄大,31-C型骨折构成比小。东北组高发骨折亚型为31-B2型,西北组为31-A2型。
其他文献
目的:对引进和翻译无反应性全面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方法:采用Brislin法翻译的中文版无反应性全面量表并与格拉斯哥量表同时对100例神经重症成年患者的意识进行评估,对结
一家研发移动端应用软件的互联网公司为何与机器人结下不解之缘?这是外界对于猎豹移动的最大好奇点.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舞台上,傅盛回答了这个疑问,在他看来,机器人是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6例老年稳定性股骨转子
两年前,傅盛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机器人之梦,一时间,质疑声将他的梦想湮没。随着时光的流失,当人们几乎忘记了他曾经的铮铮誓言时,年过四十的傅盛站上了水立方的演讲台,交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