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黄土隧道循环进尺施工钢拱架受力及变形动态特征研究

来源 :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黄土隧道先行导坑初期支护型钢拱架在后行开挖过程中应力及变形动态特征,依托甘肃兰州某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的黄土隧道工程,通过MIDAS GTS NX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还原了实际工况中的隧道各导坑开挖进尺、初期支护类型和支护顺序,分析得到了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型钢拱架的受力和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后行导坑的开挖是导致先行导坑初期支护应力状态和位移发展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已趋于平缓收敛的初期支护应力及位移状态会因后行导坑的施工重新激活,甚至发展幅度更大;隧道进尺开挖施工过程中,上下导坑钢拱架连接处及开挖工况分界处的应力分布具有突变性.
其他文献
隧道拱部脱空、开裂、脱落掉块、端头缺陷等问题在各大隧道工程施工中均存在,这将直接影响后期隧道运营的安全性,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变得尤其重要.隧道衬砌
近年来,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增长迅猛,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更好的探索锅炉低负荷稳燃极限,本文借助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燃烧器验证试验平台
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公路隧道部分衬砌结构因承载能力不足,逐渐发生变形、开裂、错台、掉块等较严重病害,亟需进行加固处治.叠合式套拱是一种强力的加固措施,可以与原衬砌结
在东北严寒地带,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拼宽施工后沥青路面经常出现纵向裂缝,而纵向裂缝对路面的损害极大.拼接处的纵向裂缝如何产生、预防以及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长余
以长余高速公路K1097+100~K1097+860软土地基路段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地质钻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和PANDA2贯入触探试验等研究方法,对试验路段的地层分布、地基强度等进行详细勘察。研究数据表明,地质钻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和PANDA2贯入触探试验等研究方法所得的软土层分布结果基本一致,试验路段存在较厚的淤泥质软土层。该层土体含水率大,电阻率小,雷达波震荡强烈、振幅值
长余高速公路米沙子收费站改扩建施工,由于不能全封闭施工,施工及导改更加复杂,对改扩建收费站施工方案进行比选优化,提高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经济效益,以更好地指导施工.
依托实际工程,将高速公路路侧急流槽热再生预制构件预制安装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优缺点对比分析,并结合其在排水沟、路缘石等附属工程中的应用,得出该技术具有预制安装方
以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重大交通保障项目延(庆)-崇(礼)高速公路第06标段玉渡山隧道为T程背景,采用FLAC 3D程序研究了隧道穿越F115断层破碎带CD法施工方案,分析拱顶
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很多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在技术标准、通行能力上已渐渐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愈来愈多地选择改扩建.为了降低对现有运营高速公路的影响,改扩建工
声发射振铃计数及声发射b值可反映脆性岩石内部微裂纹演化及破坏过程,因此在高速公路隧道围岩体稳定性和岩爆的监测预警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通过钻取大冶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