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影响因素及开发途径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龙江省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其能否发挥水稻的优质高效生产优势,对于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探讨水稻增产的潜力、影响因素及增产途径,以期为促进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黑龙江;水稻增产;影响因素;开发途径
  黑龙江省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适宜水稻生长,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基地。其能否发挥水稻的生产优势,对于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
  1.黑龙江省水稻的增产潜力
  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无论是单产还是播种面积的潜力都很巨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黑龙江省,全年太阳总辐射量高达450~470KJ/cm2。而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5~9月份,太阳总辐射量基本占全年总辐射的50%左右,每天日照时间最长可达15~16小时。
  1.2肥沃的耕地资源
  肥沃的黑土地,使得黑龙江省全境基本都适宜水稻生长。黑龙江省水稻产区主要集中于江河沿岸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兴凯湖地区是未来水稻种植的潜力区,该地区未来可新增水田40多万公顷,年新增稻米产量高达50~60亿公斤。
  1.3昼夜温差大
  黑龙江省的大部地区,都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5~9月份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内黑龙江省平均的昼夜温差为12℃左右。昼间的相对高温,有利于水稻叶面增强光合作用,而夜间的相对低温又可以降低叶面呼吸作用的强度,进而减少干物质的消耗,最终提高稻米单产产量和品质。
  1.4天气寒冷,有半年冻土休闲期
  黑龙江省,处于冻土带,有半年的冻土休闲期。稻田区全部稻田于当年10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处于休闲和冻结状态。尤其是从11月份至次年3月份,土地基本完全处于冰冻状态,最低温度可达-20℃~-30℃之间,在如此低温下,大多数越冬虫卵会被冻死。在此阶段,黑龙江省的稻作区相比全国其他地区,土地长时间的闲置和冻土既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也可加速潜在养分的转化,更有利于水稻的生产。
  2.水稻增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增产潜力巨大。制约水稻增产潜力挖掘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气候变化的影响、土壤条件的影响,也包括农业投入、农业科技及水稻栽培方式等的影响。
  2.1气候变化的影响
  水稻的生长发育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显著的一个领域,尤其是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对水稻的影响更大。黑龙江省地处中国的北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体而言,气候温凉,适宜水稻的生长,但要做好低温、冷害等准备。
  近半个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平均气温变化范围约在2.9℃~6.2℃之间,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逐渐变暖。气候变暖,一方面可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使当地种植面积逐渐北移至北纬52°的呼玛等地区;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也显著地改变着水稻的生长环境,影响水稻的生育期进程等,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再次,气候变暖还可增强水稻生长季的热量供应,从而有利于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此外,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未来水分资源的影响也将巨大,如年降水量减少、土壤湿度下降等。
  2.2土壤条件变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而黑龙江省又是东北地区土壤最肥沃的地区,其垦种指数相对较高,耕地比重也较大。但是黑土经开垦后,由于长期掠夺式资源开发,黑龙江省的土壤的自然肥力普遍下降、中低产田面积逐年扩大、抗灾能力也在降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水稻的产量。根据全国国土资源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高产量田仅占15.7%,并且逐年减少;而中低产田占到84.3%,并有上升趋势,其中低产田占62.3%,中产田占22.0%。这些中低产田中有机质含量少,土壤黑土层稀薄,蓄水保墒能力差,对农业生产有较强制约作用。黑龙江省湿地分布广,面积大,在全国居于首位,湿地的防洪调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气候变暖影响,黑龙江的湿地普遍缺水干旱,最终造成湿地面积逐年缩减。因此,从开发潜力方面说,黑龙江应一方面改善中低产田,并将中低产田改造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产田;另一方面,控制稻田开垦挤占湿地情况,退田还沼等。
  2.3农业投入与科技更新的影响
  技术与资本是黑龙江水稻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本质就是农业投资的规模、结构与效益的问题。科技进步与农业投入密不可分,一句话即农业投入加速了科技的进步。如生产设备改进更新、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及水稻产业结构优化等等对水稻农业的投入都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所以说,黑龙江的水稻生产如果将增加农业投入水平和推动科技进步作为其潜力开发的重要的支撑,那么黑龙江的综合生产能力必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现在正面临的农业机械化设施滞后、水利灌溉设备落后,土壤抗灾能力差、信息服务体系覆盖面积狭小、优质高产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滞后等等问题严重突出。所以,未来,黑龙江省可将开发潜力的重点放到加大农业投入、推广农业科技上,如可兴建稻田水利设施节水工程、加速水稻超高产抗病抗倒伏品种的选育、加强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机械化栽培技术等,最终提高水稻的质量、增加水稻的产量。
  3.水稻增产的有效开发途径
  3.1创建科学的水稻育苗优质服务体制
  为促进水稻作物的优质增产,黑龙江省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水稻育苗优质服务机构,统一进行育苗,分散实施栽植。为此可采取公司运作模式,将优质的科技、资源全面整合,根据当地土地状况、气候环境培育出优质、高效、抗病的水稻秧苗,然后统一销售给当地的农户,农户采取分散移栽种植的方式。这种方式,避免了农户因为盲目选择水稻秧苗而造成的减产问题,也抑制了育苗阶段农户盲目的搭棚行为等。此外,专业化的大规模培育方式还会令农户投入有效降低,令其以合理的资金获取优质品种回报,从而提升水稻产量。总之,水稻育苗优质服务体制的建立,还为大规模的水稻机械化插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劳动量,节约人工作业成本, 还可以提升水稻单产量,最终实现水稻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3.2组建水稻种植生产机械租赁机构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生产与收获越来越向着机械化方向发展,所以需要更多优质的生产机械。但是,由于农民有限的经济条件,缺乏能力独立购置大型水稻整地、撒药、收割設备,因此,组建水稻种植生产机械租赁机构势在必行,一方面,面向农民提供优质租赁服务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避免了农业机械的闲置问题的发生,最大效率的提升了机械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农民的生产花销,解决了农民因经济拮据、无法购买机械化生产器具的问题。所以说,改方法是是挖掘水稻生产潜力的途径,也是快速实现全面水稻机械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黑龙江的水稻生产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开发途径,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开发途径策略,为农户提供便利、高效、科学的种植生产环境,一定会提升水稻产品质量、产量,最终实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福平,潘文博.我国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
  [2]王庆胜,吴丽丽,刘华昭.对黑龙江垦区超级稻研究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2).
  [3]方修琦,王媛,徐锬,云雅如.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J].地理学报,2004(10).
  [4]何明艳,焦亚力,张淑辉.水稻增产技术要点[J].垦殖与稻作,2004.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煤炭行业的电力消耗量约占总能耗的67%。现国有统配煤矿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电气化仍较落后。从电气传动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看,工业技术先进国家的电力拖动系统中,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已达到70%~80%,而我国不足10%,煤矿的应用水平则更低。而矿井的电能消耗中,电机消耗的电能占了近90%。该文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通过在煤炭企业的应用实例,论述了煤炭企业电力电子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节约一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机理及对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机理;防治  1.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机理  1.1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特点  ①冒顶前采场顶板压力不大,支架没有变形、损坏、金属支柱没有明显的下缩。  ②多数情况下,冒顶前采场直接顶已沿煤帮断裂。  ③冒顶后支柱没有折损现象只是倾倒,多数是沿煤层倾斜方向向下倾倒,也
【摘 要】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的井喷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所产生的影响,一直警示着我们,作为一名综合录井现场工作者,如何在录井过程中作好井涌、井喷相关参数的监测分析,及时预报溢流、井涌征兆避免发生井喷事故意义重大。  【关键词】综合录井;监测;预报;井喷  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谈谈录井过程中如何监测预报井涌、井喷征兆。  1.收集分析资料  收集并分析承录井所处构造位置、地层
【摘 要】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协会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都适时的加强了煤矿的安全监管工作。煤矿电气控制电路的平稳运行是保障煤炭开采与运输工作顺利开展与进行的基础,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弊端最多的部分。下面就对煤矿供电系统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煤矿供电;安全;隐患  1.煤矿供电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分析  由于电气设备和设施缺陷(选型不当、分断能
【摘 要】瓦斯治理历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与难点。由于涉及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责任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可以说防治瓦斯是一项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瓦斯防治管理手段、提升瓦斯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下面笔者就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煤矿;瓦斯;监控系统  0.引言  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瓦斯防治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发展中存在的重要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郊区的城市化,农村的城镇化等等,但是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急剧需要加上本身资源的短缺,还有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关注的,本文就是针对现行的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做出了农村土地管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土地管理;政策探讨  1.新农村
【摘 要】马铃薯的种植高产是需要以优秀的品种、科學的栽培管理和准确的病虫害防治来保证的,因此广大马铃薯种植者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提升马铃薯的产量。本文就马铃薯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1.选地、选茬  马铃薯的种植地块选择要以疏松为宜,拥有良好的排水性以及由深松基础的地块比较合适,碱性地块不太适合,前茬作物可以是小麦
【摘 要】红松嫁接能够提升红松的品质,稳定红松优秀种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叙述了红松嫁接的一些技术,希望能够对这些技术的分析,加深大家对于红松嫁接的一些了解。  【关键词】红松;优良种源;嫁接技术  优选、采穗、嫁接这三个关键点是培育优秀红松果林的核心内容,能够提前10到15年让红松结果实,这样有助于红松林的经济性得到提升。  1.优树选择  1.1确定优选标准  通过对红松优良品种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