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程度实现合作共享,是科技发展的本质需求.概括了全球科技治理背景下国际协同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要求,分析了影响国际协同创新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推动国际协同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揭示国际协同创新的本质,提出了畅通内外循环、促进科技要素均衡配置、强化跨文化传播能力以及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四位一体的全球科技治理模式.
【机 构】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长沙4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程度实现合作共享,是科技发展的本质需求.概括了全球科技治理背景下国际协同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要求,分析了影响国际协同创新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推动国际协同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揭示国际协同创新的本质,提出了畅通内外循环、促进科技要素均衡配置、强化跨文化传播能力以及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四位一体的全球科技治理模式.
其他文献
针对无机精细化工行业的高盐、高浓有机废水成分复杂、难降解等污染特征,利用无机精细化工高盐有机废水有价组分回收与水资源回用集成技术在镍钴电池材料生产过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结果 表明:废水中油类去除率达到99%,资源化回收得到的无水硫酸钠达到GB/T 6009-2014的Ⅲ类标准(Na2SO4含量>92%),处理后废水总有机碳(TOC)含量≤0.05%,水回用率达到85%以上,蒸发残液与粉煤灰等辅料混合后高温焙烧可制得陶粒,将全部实现资源化.全流程吨水处理成本由220元降到180元以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
精细化工中染料行业废水的治理已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染料行业废水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有毒有害成分高、难生物降解等特征,综述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集成工艺技术等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展望了染料行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行业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问题已成为制约精细化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精细化工行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高盐、高毒、可生化性差,治理难度大及成本高,结晶废盐无处置去向等瓶颈问题,综述了精细化工行业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有机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脱盐技术及相关集成技术,预测了精细化工行业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研究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胺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对染料废水中大量苯胺类污染物的去除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开展了炭投加量/化学需氧量(COD)、不同浓度、吸附时间及pH值的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胺的吸附实验,绘制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 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随着炭投加量/COD增加,废水中苯胺污染物去除率逐渐上升,且当炭投加量/COD大于4.5时,去除率上升幅度较小,考虑运行经济成本,建议最优炭投加量/COD取4.5;苯胺初始浓度越大,单位吸附量增大,去除率降低;吸附时间越长,吸附量与去除率均上升;pH值在1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之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成为新时代发展重要任务.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对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历程和主要大事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中国海洋科技发展实践出发,对未来进一步深化海洋科技创新,强化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经过70年的努力和探索,中国海洋科技快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引导和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时代,中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应该回到创新的内核,即海洋科技的创新发展,
童年期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发生在这一阶段的应激性事件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近期和远期影响.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关闭学校、鼓励社交隔离等,给儿童的心理社会环境带来冲击,增加了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介绍了新冠疫情下儿童(包括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探讨了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对如何促进疫情后儿童的心理复原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