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来培养初中数学教学的综合能力,问题导学法适时而生。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教师如何合理运用此教学方法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获得一定成果,是本文所要阐述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对于初中数学教是来说,教学任务并不仅仅是教授数学知识,还重在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数学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备受推崇,它可以打破传统的固有教学模式,创造数学教学的新思路。
  一、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来做导向,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探究主线的原则,通过问题来引导教学,通过围绕问题而开展教学,最后通过问题来指引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最后以新的问题结束教学。
  问题在问题导学法中是贯穿课堂的主导线。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来开始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预习学习及其对问题的探究思考;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来展示预习学习的结果,学生对问题通过协作或自主探究来找寻答案;教师在最后对学生的意见做总结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度层次的思考,使得学生的数学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问题导学法对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问题均是围绕教学目标形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问题而获得教学知识理论及技能实践,有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对问题的思索中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去探究数学之间的内在规律,并在探究中培养对数学教学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这种数学思维的运用并不仅仅限于数学教学的知识学习,还可以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对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预习思考
  教师要合理利用问题来切合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得全体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对问题的思考。比如在图形平移的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预习,设计基础性问题来引导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图形平移所需要的前提与条件,结合书本的图形平移概念加深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其次,教师在基础问题上再提出启发性思考的问题,使得学生可以自主想象图形平移的过程,在想象中结合问题来探究教学,使得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创设情境课堂时,教师要注意:第一,问题的创设要切合教学目标,重点突出理论知识的重难点;第二,问题的设点要明确具体,使得学生可以有思路可循;第三,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及延展性,切合实际的初中生数学基础水平来设置问题,才能起到全体学生参与思考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展示交流
  课堂的教学提问环节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初中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多媒体技术是其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比如在进行一次性函数图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开展,通过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形象图表播放,来引导学生对图象直观性的思考,结合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通过对比及分析来引导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使得初中生对教学问题自主探索思考,还使得初中生在思考中激发对数学探究的兴趣。
  除此之外,游戏也是运用提问的有效形式。将问题与游戏结合,促使学生在一边游戏一边思考,给数学课堂增加趣味性,调动数学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可以自主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素养。
  (三)知識生成,共同总结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阶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提示,帮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在此探究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形式来引发对教学问题的讨论。
  问题导学法的最终目标不是教授学生通过书本找到答案,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来获知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主探究来求取答案。如果学生不经历探究的过程,就不能对教学知识有着良好的把握,也不能真正去理解并自主运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探究教学阶段,必要时通过恰当的提示或方法来引导学生运用思考得出结论,切忌一讲了之,失去问题导学法教学的意义。
  最后的教师总结,要根据学生所探索的结论基础来引导,一来增加学生对问题的层次性思考,二来在于启迪初中生在数学探究的思维,使得初中生在课堂中自始而终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对数学梳理清晰的脉络,便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问题导学法是切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新兴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课堂问题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在问题探究阶段,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可以经过自主思考来探索出结论。问题导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教学的知识理解层面,也引发学生的自主数学思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109
  [2]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
  [3]廖金木.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6:27
  [4]李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时代,2013.21:41
其他文献
摘要:价值产生的基础是人成为了世界的核心,人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去审视世界,因而有关主体客体的观点也就应运而生,而主客体的观点正是价值形成的前提,简单来说,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就是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法律的价值是指法律(客体)满足人类(主体)生存和需要的基本性能,即法律对人的有用性。法的价值的主体是人,法的价值的客体是法。法的价值是法对人的意义,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客体能满足主体的属性,
作业基础成本法打破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的局限,在对成本信息的精确、经营过程的改善、资源的决策、产品的定价及组合决策的信息提供等方面上有很大的完善作用。本文基于现代制
本文介绍了工程量清单的持点、意义及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不同,并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
科学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取得良好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现行的各种素质教育形式,着力探求模块式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将高职学生的素质分解为几十种能力与精神。在此基础上,再将诸多的素质要素进行科学的排序使之模块化,进而编制出“模块式素质教育课程”予以开发和推行。  关键词:高职学生 模块式 素质教育 课程开发    我国的职业教育到20世纪末,在国家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带动下,引发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发展高潮。由于各行业都急需大批
薄壁筒桩是一种新型的部分挤土沉管灌注桩,在一些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对薄壁筒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作了详细阐述。
《数据库及应用》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和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限制选修课。本文重点阐述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数据库操作,提出一些新
【摘 要】新课改后,我国教育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各个学科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势以及拓展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在学科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更加侧重学习方面,想要真正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还是应该委派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即让一些学生出任班干部。学生任职班干部后,能广泛接触一些非学习类的任务,这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处理日常问题的能力。笔者将在下文,简单谈谈班干部轮换制对于学生的
【摘 要】以培养学生敏锐语言感知为基础的英语教学,关注了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底蕴积累与灵活运用的过程,彰显了习得的连贯性和自觉性。词汇直接拼读体现了语言感知的内化驱动,利于学生在熟练掌握读音规则前提下能自然而然辨析字母组成,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拼读;自主  直拼法(Phonics)是小学生利用字母组合的规则,直接对认知的词汇进行拼读和拼写的一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