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究竟谁病了?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DZL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茶聚,问起他身体状况,他笑称,自己是“正常地不正常”。前不久,他做体检,发现多条血管“塞了四成”,血糖、胆固醇偏高。
  又一位香港官员病了。
  近来,香港政府官员一个又一个得病了。人称政坛“太极高手”的教育局长孙明扬,被证实患肾衰竭,病情严重,已属末期,肾功能只剩12%至15%,需要俗称“洗肚”的腹膜透析治疗,维持肾功能运作,他健康欠佳,政圈早有所闻,出席立法会会议时,常常一脸倦容,有时忍不住而瞌睡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刘吴惠兰证实患结肠癌,作了切除结肠肿瘤手术,她因病辞去职务;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患泌尿科病而进医院,“接受一项预防性手术”;55岁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林瑞麟,近期心脏隐痛,因一条支血管七成栓塞,接受“通波仔”手术……
  香港舆论关注的是,高层官员职务繁重,需要有健康体魄才能胜任,他们的健康状况影响履行职务的能力,这便涉及公众利益。制定政策或推动政务的官员,需要良好体能和足够体力应付。政府对他们的病情讳莫如深,便值得商榷了。
  对此,香港社会展开了一场讨论,逐渐形成共识:政府高层官员,包括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视健康为隐私,不作公布,无可厚非,但他们健康状况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那些要做手术的,政府有责任向公众交代。政府应制定指引,在保障隐私和公众知情权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增加透明度的前提下,让公众知情,这些决策局长以上的高官,是在什么健康状况下服务社会的。至于行政长官的健康状况,社会舆论倾向于应该公开,大多国家或地区的行政长官的每年体检结果,都会公告周知。行政首长日理万机,系一地安危于一身,动见观瞻,他们的健康状况,虽属于他们个人,却也属于整体社会,人民有权知情。
  特首曾荫权的管治团队,当初以“强政励治”为理念,而今相继患病,年龄是个因素,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等,是致病重要原因。香港的官员,要应付排山倒海的工作,出于政商交情,杯觥交错、饮宴酬酢,入胃的是“三高”食品。特别是,在政治激烈冲突的各种场合,应对来自街头、传媒、立法会的突如其来的批评或谩骂,甚至肢体冲突,官员能否自我调节情绪智商,都成了是否生病的一个关键。
  高官病了,市民痛心,更痛心的却是,病倒的高官,谁来继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吴惠兰,主管商贸、旅游、电讯广播、天文台等,辖下11个部门。她因病请辞职务后,一个月了,依然没人愿意接任,或者说没有被特首选定。
  高官因病请辞,重要空缺悬空,竟然几周来继任人选依然未知,令人警醒:素有政治抱负的社会精英,以各种理由各种托辞,拒绝加入政府,面对社会躁动、街头抗争的种种冲击,身处民众对政府公仆要求越来越高涨的情绪中,精英们敬而远之。那天,香港传媒好友谭卫儿对这一现象提出疑问:这是官员病了?政府病了?还是社会病了?
  这是警世的发问。这届政府的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还有13个月,谁现在加入政府,却不知道下一届特首是否会续缘而留任自己。政府官员的收入确实很高,特首年薪达50万美元,三司长也达40多万美元,美国总统奥巴马年薪只是40万美元左右,但香港高官的薪酬,远远低于香港大财团大公司的高管。举例说,被称为“打工皇帝”的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刚刚披露的2010年收入高达2000万美元。当然,一生中能有那么几年可为民众服务,是一种满足感,难以用金钱衡量,但为官却要搭上自己的身心健康,去应对空前压力,应对随时质疑,应对传媒揭阴,应对恶意羞辱,这就不得不三思而行,以致渐行渐远了。
  这个社会病了,有如在闷罐车里,功力不深,难免有窒息感。社会病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病而不知,更可怕的是病而回避。
其他文献
最近有一个热词:伤不起。神马都“伤不起”。人的精神状态娇弱得像热带鱼“玻璃拉拉”,五脏六腑一碰一泡水。  根子何在?我以为伤不起的原发病灶是“输不起”。  从古到今,“输不起”情结深植于中国文化基因中,纠结在领导们脑子里。现代领导者的定义包括政府领导人、首长、企业老总、部门主管、社团主管、校长老师,甚至家长。因为输不起,所以无法接受批评、拒听反对意见、打压异己、逆我者亡。整个社会,每一个角落稍稍掌
不久前网上有奇文发表:《昂立高管案件明日开庭,案件将出现重大逆转对昂立利润造成重大影响》,试图否定“交大昂立”前任高管兰先德等人犯有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一审法院已经判定兰先德等人的“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处有期徒刑20年,社会上有“朋友”在二审即将开庭前撰文为之开脱,我以为于“友道”,倒也义气,只是“榫头”务请装准了,否则可能帮倒忙,兰先德处
史上,嘉定竹刻被视作中国竹刻最大的流派。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美好的涵义,在诗词书画中寓意为君子与隐士,那么,以竹为材质的工艺品也一直受人青睐。明中期后朱氏祖孙三人开创了刻竹结合绘画的技术,有清一代,封锡禄因竹刻而入选皇宫的造办处,造就了嘉定竹刻显赫名声。但今天嘉定竹刻的传人寥寥无几,这门“非遗”正面临着失传的威胁。  中国文化的顽强生存,总给人意外的惊喜,竹刻也是如此。6月10日,在嘉定竹刻
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问:“红的反义词是啥?”我不知道,老师说是黑。我奇怪了,那白的反义词又是啥?从颜色的意义上说,颜色本身只有不同而没有彻底相反,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那天看法网,李娜赢了,于是炮轰举国体制。个人搞职业化与举国体制,似乎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吧。而且,这到底关体制啥事?  胜利是人的胜利,不是某种体制的。我们可以说李娜技术好、体力好、发挥好(或者对手没发挥好),但的确没制度什么事,
杰克·科沃基安是一位病理学家,退休后一直在美国推动安乐死。他认为人有权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病痛无法减轻,存在仅仅意味着痛苦,死亡就是一种解脱。他自己承认曾经帮130位多病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被媒体称作“死亡医生”,因此先后五次受到指控。科沃基安所在的密歇根州是不允许实施安乐死的,但前四次他都成功摆脱了指控。看看那些录像:要求安乐死都是病人自己,他们神志清醒,却都承受着人类难以承受的痛苦,要结束这
“车子卖了吗?”这句话已经成为沪上不少有车族见面经常聊起的话题。  按照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规律,一辆新车开到3年后就进入了更换期,但由于我国的汽车消费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第一辆车的平均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延长至五六年。2003年我国开始进入私家车消费的井喷期,这种高增长一直持续到去年。随着车价的逐步走低和新车推出速度的持续加快,加上支付能力的提升,很多在新车“井喷”初期拥有人生第一辆车的车主,如今已表
“轰”地一声,一辆玛莎拉蒂总裁绝尘而去。  几分钟后,车又回到原地,迅速制动。叶锋从车里钻出来,把车钥匙抛还给车主,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下午把报价发给您。”  几小时内,300多个二手车商就能获得这辆玛莎拉蒂总裁的信息,经过一场网上竞拍,车主会得到最高的出价。对想卖车的人来说,没什么比快捷、方便和卖个好价钱更有诱惑力了。     验车     5月5日,上午8点半,初暑渐露。  叶锋在上海
林哲的老本行是IT,最早和二手车生意发生关系时,顺理成章地进入了IT和二手车的交集:二手车信息平台。他和其他人一起做了一家网站,不到半年时间,就拿到了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这家网站本质上是一个B2C的信息服务商。想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能够在这里找到二手车经销商的信息。在创办人的设想中,网站主要的收入来源于经销商投放的广告。在国外,这是个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信息平台收取的广告费,能够占到总交易额
无论在哪里,买车卖车,说到底也就是要找个好价钱。  在美国,平均每一千人就有765人拥有一辆车。没车就等于没腿,买车(尤其第一辆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过去十年,美国新车的年平均销量为1600万辆,而二手车的年销量却高达4000万辆以上。很多美国人16岁就考了驾照,大部分人到了大学就会拥有人生中的第一辆车。这辆车通常都是二手车,可能是兄弟姐妹用了几年退下来的,也有可
目前,日本的首都圈庶民生活、工商业秩序恢复正常,但人们注意到,每天傍晚NHK天气预报节目中,增添了新项目:“辐射剂量报告”。媒体天天启发国民应对辐射持“正确恐惧”态度。但不论如何,辐射剂量报告每每总让人心惊。  震后时代已历两月有余,但福岛核泄危机仍在扩大,5月14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核反应堆建筑1层出现大量积水,辐射量达每小时2000毫西弗特!这家公司承认,1号机组大部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