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称谓密码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上海,就是工厂化的上海。路人相见,问个路、借个火,都举手招呼“师傅”。这就是尊称,因为师傅传授的吃饭手艺,是可以养家糊口的。上海人信奉“荒年饿不死烧饭的”,手艺比文凭金贵,师傅比老师吃香。技工凭手艺吃饭,是铁饭碗。有些人一旦退休,“黄老”就变“老黄”,黄老是尊称,老黄则是俗称。但“老师傅”的“老”,不是老黄的老、老朽的老,而是老头子的老。老头子在场面上是可以摆闲话的。摆闲话,又叫“一句闲话”,指的就是能一锤定音。比如,老师傅敢与老板发火:“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其他人敢吗?
  改革开放后,上海从工业中心转为金融中心,传统制造业淡出,车、钳、刨不需要了,老师傅自然也不需要了,称呼也随之悄然改变。上海人相互间的招呼,代之以“朋友”。“朋友”二字,像一碗水的水平面,没有高低。朋友之间,香烟不论好坏,你敬我、我敬你。“朋友朋友,碰碰揩油”,尽管戏谑,但透露出平等意识。
  上个世纪的上海人,见了熟人,不分高低,拍拍肩膀,平等的意识没有变。再后来复古了,如同旧时代,男人间称兄道弟,女人间以姐妹相称。但称呼里依然暗藏着上海人亲疏远近的密码:“老伯伯”是辈分尊称,“大伯伯”才是血缘敬称;“阿哥”是辈分,“大阿哥”是骨肉;“老阿姐”是客气,“大阿姐”是家里排行。凡嵌有“大”“小”的,都暗含着血缘关系。这就是上海人的称呼密码。
  如果称呼女性为“小姐”,侬自然不是熟人,肯定不是上海人,也不是外地人,而是个书呆子。“小姐”二字,过去是尊称、嫩称,现在变成了一个充满歧义的词。上海女人听到这二字,回应:“那娘才是小姐!”那怎么称呼呢?同性之间,称“阿姐”“阿妹”。男女之間,若刚好又是同姓,上海人的老式称呼是“本家妹妹”,亲切得让你推也推不开。
  倘若称呼“先生”,那么侬就是陌生人,隔得很远,远到天涯海角。上海人待侬一客气,就生分了,就有距离了,就有戒心了,就只能说客气话:“今天天气?哈哈哈……”上海人谓之“假客气”。既然假字开头,那么就没有实话了。比如早上见了,招呼一句“吃了吗”,那么没吃过,也要说“吃过了”。因为实话实说“还没吃”,那就是“不客气”了,就是“逼”着对方请侬吃早饭。计划经济时代,“但地主家的粮食也不富裕呀”(电影台词),回“还没吃”就是让问的人下不来台阶,因为彼此还没有亲密到随便请客吃饭的程度,不可能真请你来家里吃饭。这就是不会聊天,一句话把对方噎死了,用上海话说就是“将军”,所以要客气来客气去,没吃过也要说“吃过了”。虽然那是句假话,但假话就是客气闲话,客气就是假客气,就是会说话,是为了文明必须犯的“美丽的错误”。礼貌与虚伪是硬币的两个面,相辅相成。
  倘若是老朋友,早晨在路上见了,拍拍肩膀:“走,陪我喝早茶去。”而绝不会问“吃了伐”。朋友之间讲客气话,就是瞎讲,上海人口头语:“瞎讲有啥讲头啦!”不客气,才是真客气。旁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对宝货。这时候吃过了也得去,否则就是不给面子,舍命陪君子,绝对老朋友。
  新世纪了,上海人见面的称呼又变成:小名 尊称,比如曾经的学生见了我叫“大伟老师”。小名表示亲切,尊称表示敬重,亲情有了,感觉也有了。你可以从这个称呼判断,他一定是上海人家。这也是上海人的称呼密码。
  现在的上海,是中国化的上海,也沾了点海外的风气。于是上海的尊称又裂变了、分叉了,见面就称呼“老板”,就连象牙塔里的研究生也称导师为“老板”──他攥着你的课题经费,就像老板一样,卡着你的生命线──生活费呢。而有些老板见着当官的就低头哈腰,所以现在上海滩的酒席上,有人开始见面就称“领导”。然而,这是上海人的口吻吗?以前上海人并不动辄把“领导”挂在嘴上的,这说明上海人的称谓密码又有了新变化。
   (摘自《新民晚报》2018年10月19日)
其他文献
创建班级内外主题化教育环境,是让各种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各种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育人环境。课堂内外的主题教育环境是围绕主题活动内容,在课堂内外设置一些墙面展示和区角。如:班内设置“主题学习区”“主题资料展示区”;班外设置“主题活动展开区”“主题故事区”“幼儿作品展示区”等;本文对课堂内外主题教育环境的设置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作出相应的介绍。  《幼儿园教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及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从而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患者会出现足部疼痛、麻木以及皮温降低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肌肉以及骨骼,甚至会导致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足病程较长,难以治愈,截肢率与致死率较高。目前,我国糖尿病足治愈率提高,截肢率下降,但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却逐年升高,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启蒙时期,教师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幼儿的引导,使其获得智力、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就此,本文从为人师表、方法指导、家园共育三方面入手,谈谈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为人师表,给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榜样引领  对于幼儿来讲,即使到了中班,教师也是他们最信任、最依赖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引发幼儿的模仿。因此,在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方面,教师首先要严
麻醉在整个手术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麻醉措施可以消除患者在术中产生的疼痛,阻断痛觉信号的传输,保证患者安全,进而帮助手术有序进行。基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特点,临床麻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在具体实施时,医生要根据患者手术治疗类型,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一种临床手术治疗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借助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患者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一些手术时间较短、
阅读不仅能够开阔人们的眼界,还可以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阅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的阅读教育可以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积累阅读经验。幼儿阶段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早期阅读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三位一体,提升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幼儿园、社区应共同努力,让幼儿切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鼓励教师通过多元化、多样化、多维化的方式、方法、策略和途径着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幼儿的一种自控能力,包括幼儿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以及幼儿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能力。那么,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如何以新课程、新理念的精神为引领,以幼儿发展为本,培养幼儿的自我教育能力呢? 幼儿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幼儿具备一定的自觉性与独立性,可以主动与同伴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这就需要做好食品相关参数检测。而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所需时间较长,前处理水平会直接影响食品最终检测结果。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食品前处理技术也在逐步更新,本文主要谈谈食品检测中前处理技术的原则以及几种前处理技术。前处理技术处理的原则  1.在对食品样品进行前处理时,操作人员需要全面分析样品的特性、检验的要求、所用分析仪器的性能等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多让孩子动手,会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幼儿年纪较小,动手能力较弱,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幼儿提供动手机会。创设良好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班级中开设相应的美工区、操作区等区角活动,并在这些区角中提供幼儿喜欢的动手实践材料,如剪刀、各种纸和自然物等,
下肢静脉曲张的产生原因多为长时间的站立、超负荷劳动、长时间咳嗽、妊娠或便秘等,导致患者的下肢静脉压力不断提升,血液循环负荷过重。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先天的静脉瓣膜缺陷或患者的静脉壁较薄,导致近端的瓣膜十分稀少,血液回流出现异常,最终表现为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在发病初期,患者常常会感到下肢酸胀不舒服,存在钝痛感,且容易乏力。在长时间站立后上述症状会有所加剧,患者可以通过平躺、适度抬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由于现阶段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展开一般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因此幼儿园的各方面工作也更加重视班级管理。好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更加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在游戏教学中  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  幼儿应该从小养成安全意识,无论是在学习、游戏,还是生活中。拥有良好的安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