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大自然中的人的踪迹,我爱人赤脚行走于树木之间所留下来的印记:一脚又一脚,串联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通过绿茸茸的草地、苔藓、暴露的树根,穿过蕨草、松树,向下过了小河的独木桥,又急转直上,像登楼梯似的顺着树根往高處去。
  哎,我的亲爱的人们,只要回想起自己的小径,真有说不完的话:我的足迹遍布了森林、草原、山岳,到处都有我的家,只要我曾在那儿写成过一篇故事。
  (小宝摘)
其他文献
版画作为融合雕塑印刷和平面绘画的艺术门类,其独特之处在于传达自身语言的间接性。其基于绘画,又跳脱绘画,采用立体式的雕刻印刷完成造型艺术的表达。结合其本质性的“刻”与“印”,较之于平面绘画,具备更为强烈的形式感。然而,综合其基础性的“绘”与“画”,又多出了更为丰富的意境内涵。此种视阈下,探寻版画创作中的意境美与形式美,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对于版画的发展、创新是极其重要的。  版画语言的特殊与独立,或
我的播音桌上有两张唱片的封面非常漂亮,一张是瑞士爱乐管弦乐团的《仲夏之梦》。整张封面都是高可参天的树林,使你觉得自己可以徜徉其中。另一张是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演奏的德彪西的音乐。封面上,是一望无边、水天一色的海。近景是海岸,几块岩石,溅起白亮的水花。面对这样的两幅画面,你即使是在狭小的、与世隔绝的斗室,也仍然畅快地呼吸到了来自海洋的、大自然的充足的空气。  所谓的诗情画意,无非是一些自然景象。春夏秋
寒风咆哮着撕下树上最后一片黄叶,我紧紧抱着怀中刚买的口罩,望着街上空荡萧瑟的景象,不禁鼻头一酸。疫情的隔离如一堵厚墙隔在邻里间,使得过往的温情烟消云散,唯留凉意在心头蔓延,这个冬天太冷了。  我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拉低帽檐快步向小区口跑去。眼帘里突然多出了一个生动的橘色身影。我微眯双眼,是帮忙防控的志愿者阿姨!此刻,她正坐在岗亭内,摆弄着电子测温计。微亮的小电炉正源源不断散发着温暖,泛着红光,她时而
【模拟金题】  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此作文题通俗简单,易于把握,考生只需要围绕“变”字来写即可,但要注意
我家的楼下有一位搬过来不久的老人,老人晚上遛弯时我常能碰到他,碰到一起就聊一聊,这位带着山东口音的老人年轻时是一位木匠。据老人讲,过去在山东他们这些手艺人走街串巷地揽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做活的时候,基本都不做完。木匠不给自己做的箱子安裝把手;铁匠对自己打的刀、镰不开刃,有时候还要把钉钉子的孔眼堵塞;篾匠也不给编织的筅子、簸箕扎竹篾边……他们这样做是把最后一道工序留给下一个手艺人去做,为下一个
山中清泉那纯真的谈吐,路边小溪透明的、有几分羞怯的眼神,瀑布飞溅的、出口成章的诗句,倒影叠着倒影的清澈河流,月光下那似乎在梦游中轻轻摇曳、与微风说着耳语的芦苇,山湾那让人思接千载的森森古木,蝉声如雨又忽然寂静下来的河畔柳林,雨后一碧万顷的晴空,晴空之上悄然出现的彩虹,描摹着被你遗忘了的你生命里最缤纷的超现实主义诗意部分;午夜那悄悄贴近窗口的月亮,把一封封素笺,从窗格投进来,整齐地放在你的枕畔,你醒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十四年前,80岁出头的学者齐邦媛離开老屋住进了“养生村”,在那里完成了记述家族历史的《巨流河》。《巨流河》出版后好评如潮,获得多个奖项。但时光无法阻止老去的齐邦媛,她感觉“疲惫已淹至胸口”。一天,作家简媜来看望她。两个人的对话,渐渐谈到死亡。“我希望我死去时,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我是极爱易安居士的,她人美,词妍,无不彰显着一代才女的风范。记得曾与母亲说起她,但母亲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未作答复。当时我只觉得,母亲肯定是早已被生活的繁琐压得疲惫不堪,心如羽毛般落了下去。  生活一如往常,波澜不惊。外面是艳阳高照,百花争艳。周末,在家的我,一个人落座小窗前,苦苦思索着一道几何题。微风拂面,轻轻摩挲着我紧皱的眉头,但心里的烦闷是无计可消除的,正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母亲如
菊花一朵接一朵地开,紫色装点着草原。秋风一吹,它们占据了所有的辽阔,仿佛一场思念被扯得满大地忧郁起来。  我就坐在空旷里,用风声把自己装饰起来,也学它们静好闲散的样子,不担心那朵赶雨的云,把一生浇透;也不担心即将来临的雪,把一寸一寸的光阴覆盖。  凭借九月的月光,还能端坐微凉的枝頭,我就摇曳深深浅浅的思念和美,让它们生成一种隐秘、一种苍茫。等你来,用柔软目光一一收割。  (南亭摘)
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退休,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  2012年初,故宫深陷在“陶瓷门”“盗窃门”“错字门”等风波中,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新院长。  接任前,老院长告诫单霁翔“故宫工作必须万无一失,否则就会一失万无”,于是这位新上任的院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故宫完整地走上一遍。5个月,磨破了20多双布鞋,他走完了故宫9000多个房间。故宫收藏着众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