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再诠释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入关后面临着如何重建"正统观"这个重要问题,清帝首先强调清朝对广大疆域占有远迈前代,以突出"正统观"因素中"大一统"的重要性,以"统一"中国的业绩消解和克服宋明"夷夏之辨"歧视北方异族的思想倾向。同时,清帝又通过改造理学"五伦"次序,把"君臣之义"列于"父子关系"之前,修正了宋明"正统观"的道德人伦秩序,建立起了君权至上的独特思想体系。清朝皇帝通过组织编纂《春秋》注释读本,参与阐释其微言大义,并亲自评鉴《资治通鉴》所记史事之成败得失,完全掌控了儒家经典论著的解释权,建立起了一套有别于士林思想的"帝王经学"体系。
其他文献
生态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道路的重要内容,贫困地区广泛开展的生态扶贫实践是以“两山论”为精髓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高度耦合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