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整体,凸显板块功能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是语言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全面使用,五六年级新增的Grammar time让语法教学正式走进课堂,成为教师研讨的焦点内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能一带而过,而应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背景下,既关注整体性,又凸显语法板块的教学功能。本文以六年级上册的Unit5“Signs”语法板块为例,着重探讨单元整体设计视角下如何有效实施语法
  教学。
  一、借助Story time,再现语法结构
  译林小学《英语》Story time是一个单元的核心板块,通过生动的课文,帮助学生感知和初步掌握本单元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因此,在第二课时开始,教师并不需要绞尽脑汁创设一个新的情境,而可以巧妙借助Story time的现成语境,运用配音、复述、游戏等形式,情境再现,唤醒记忆。例如,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巧妙运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大家来找茬”游戏,通过处理、呈现两张类似的图片,启发学生根据Story time故事内容,判断和选择正确的图片,通过这个方式,再现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No smoking/No littering等主要标志名称,趣味盎然。
  在此环节之后,教师再一次巧妙地处理了书上的插图,引出本节课新授的两个标志名称,对其表达方式“No parking.”/“Danger!”以及含义“It means...”做了比较详细地教授,通过这个方法再现本单元的主要语法结构,启发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初步感知,并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环节学习。
  二、依托Grammar time, 总结语法规则
  教材内容是语法教学的起点,是语法学习的立足点,在本节课教学中心环节Grammar time语法板块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教材、研究教材、灵活构建教材内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浅入深,层次分明。
  1.巧用表格,明确用法
  Grammar time语法板块,采用直观、易懂的图表形式,归纳和总结了句型等语法知识。然而,对于这个板块的教学仅仅是“就着图表教图表”这样简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本节课中,教师非常机智地将书本语法板块的表格进行了分割和再排版,如图1。
  图1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操练后,运用了“排序题”的方式,给予学生思考、总结的机会,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后,发现三个表格的正确排序应该是B—C—A,此时,教师利用PPT表格切换效果,将三个表格正确顺序呈现给学生,并总结询问和回答标志名称和意义的句子,这样动态地使用教材内容的方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主分类,总结规律
  本节语法教学课,学生除了要学会如何询问和回答标志的名称和意义,还应能够分类和总结各种标志的命名方法,并尝试依据规则为一些新的标志命名。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此环节中,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先启发学生先观察标志形状,将其分为“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两类,再带领学生朗读两类标志下的标志名称,感悟标志的构成规律。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总结标志的构成规律,例如,No V-ing 、No 名词复数、名词及名词短语等,并能正确地将它们放入三个房子中,这样清晰的板书设计,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正确的语言规则。最后,教师呈现了一些生活中的其他公共标志,学生依据规则说出了它们的名字和意义,例如,“It means ‘School!’”“It means there is a school nearby, you should be careful.”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语言的使用规则。
  3.转换场景,深化体验
  学生经过比较、分类和操练后,教师进一步训练学生运用该语法结构在不同场合中的运用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几种生活中的场景图片,以及一些有趣的标志图片,请学生根据经验,将二者匹配,并运用今天学到的语法知识进行描述。然后,教师呈现最后一幅“地铁车厢”的照片,请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还能看到哪些标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借机拓展了No swinging 等标志的用法。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既不过于严格控制而没有选择的余地,也不过于自由而没有一定的干预,通过学生和教师协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拓展了語言使用范围,强化了感悟体验。
  三、链接Fun time, 巩固操练项目
  译林《英语》教材中Fun time通过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操练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主要词语、句型,内化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本单元Fun time是一个“下棋”的游戏,将一些主要的“公共标志”和学生们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看似简单的游戏,但要想操练得有秩序、有效果,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把此游戏分为三个阶段:教师PK学生、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分组PK,并制定了公平的比赛规则:1.轮流掷骰子。2.相互提问,答对前进,答错退2步。3.音乐结束时,走在前面的获胜。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巩固并熟练运用了本节课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发展了语言技能。
  四、创设真实情境,体会表意功能
  情境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是情感与语言的运用环境。而传统的语法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法、归纳法、翻译法为主要手段,孤立地讲解语法知识,脱离情境,脱离实际生活,学生无从开口。因此,语法教学不能单独进行,而一定要将其放入一个真实而合理的语境中进行操练,才能真正被理解,从而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在本节课的尾声,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设计了“为学校设计公共标志”的活动。
  T: In our school, we also need many signs, because we need to follow the rules of the school. Let’s make an interesting sign for your school!
  教师展示范例,课件呈现主要句型:I made this sign for __. It means __. It means__.Because__.
  这个任务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学生积极思考、跃跃欲试,还综合运用了过去式、...makes...等语言知识,真正实现了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提高了语用能力。
  总之,立足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英语语法板块教学,并不只是为了训练学生会“写”语法公式,能“解”语法习题,而是从语法教学板块功能出发,巧妙结合教材各板块内容和生活中的真实语境,以训练学生语用能力为最终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冬.基于单元整体设计视角下新译林版语法板块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8(16).
  [3]杨柳.“学本课堂”关照下Grammar Time板块与Fun Time板块的整合[J].江苏教育,2015(1).
  [4]赖雯雯.把握教材,灵动设计——关于小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考[J].校园英语,2013(2).
  (作者单位:南京市滨江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其他文献
小西的转变  “老师,你真厉害,都过去半年多了,你怎么还记得我帮小芳补书本的事啊。”  “是啊,老师有一个红本本,你做过的好事老师可都记着呢。”  “老师,那我以后要天天做好事,帮你填满红本本!”  这是金华市秋滨小学教科室主任方亚琴和她班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小西的一段对话。  小西是方亚琴老师执教一年级新班级时的“小霸王”,可以说他每天都会闹出一点动静来,不是扰乱课堂秩序,就是亂拿别人东西,甚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是朝阳区优质示范学校,一校三址办学,现有71个教学班,2400名在校生,教职工120余人。近年来,学校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自2009年起针对如何促进多校区心理工作均衡发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逐年提升与心理教师师资配备严重缺位的冲突,拓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创新心育工作方法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和谐、阳光”的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只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要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思考,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需要做学思结合的“研究型”教师。一、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hous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时代命题,强调教师的研究能力。其认为,长期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做好教学任务的执行者
本刊讯 2015年12月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青基金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互联网 教育”的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顺利召开。本次论坛邀请来自广州、贵州、新疆、河北、河南、南京、天津、北京等地的一线中小学教师、高校师生及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的公司、政府机构人员近
习本课堂是以习为本源和价值取向的课堂,它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课前习、课中习、课后习三环相续操作系统,通过以习得为本的场景创设,促进个性化体验和高阶思维培养,让学生在“习场”中实现从知识、能力到素养的习得。本文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习本课“有趣的测量”为例,阐述习本课堂教学实践。一、课前习:自主习得  基于教师通过云平台推送的“习材”,学生在课外观看自学微视频,动手进行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小实验,并在课
田玲  1979年生,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中学语文教师,陕西省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宝鸡市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陕西省教学能手、宝鸡市学科带头人。  自画像  时尚前卫,充满正能量;  学习力强大,善于接受新生事物;  不断进行教学革新,与时俱进。  永葆对生活的好奇  穿着时尚、笑容甜美、风风火火、执行力超强,这是田玲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深入接触后,笔者才发现田玲虽为“70后”,却有着一颗“90后”
【摘 要】文言文教学重在一个“读”字。本文通过赏析《古人谈读书》一课的教学,剖析文言文教学需紧紧围绕“读”字:读通,读出文言之韵—入声内化;读懂,领悟读书之道—入意内化;读丰,联想名人故事—入境内化;读活,联系自我体会—入心内化;读好,熟读成诵—自然内化。通过有趣味、有层次、有思维提升、有情感加深的读,让古人读书之道深入内心,与“我”为化。  【关键词】读书之道 与“我”为化 文言文  《古人谈读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原则上是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环境,也是学生社会化的环境,具有“空间性”,包括物理空间、关系空间、心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物理空间是指常规的学校班级以教室为区隔及承载,同时也通过教室文化的建设而促进其他空间的丰满。关系空间是指在班级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同伴
【摘 要】本研究关注教师阅读中的社会化特征,选择北京市海淀区教师阅读工程“云上精读”为研究对象,以该活动的组织原则、主题确定、环节设置、成员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内容,分析以上四要素对阅读行为的影响,剖析教师专业阅读活动设计对教师阅读共同体形成、教师协作学习发生的作用,为教师阅读活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社会化阅读 教师专业阅读 活动设计  近年来,教师专业阅读作为教师学习的手
一、研究背景  我校自2007年10月参加了与北师大共建的“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实验,几年来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个个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我们的干预下健康发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与十里堡小学结成兄弟校。经过三年的干预研究,十里堡小学的部分干预对象即将升入我们学校,为了使这些干预对象在中学阶段能够健康发展,在总课题组的关注和努力下,促成了两校“中小学衔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