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英语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与此同时,通识英语教育被视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转折点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的关键。讨论了在以通识教育为主的英语教学基础上,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 键 词] 通识英语教育;自主学习;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48-02
  一、引言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教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使通识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得到认可,并把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改善和提高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整体水平的重要方法。本文讨论了在通识英语教育下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何为通识英语教育
  通识英语是指以英语语言为媒介开展的通识教育。近代高等学校中通识教育思想始于19世纪,亦可称之为自由教育。在这种教育氛围下,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有学科知识,进而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以使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进而得到全面发展。总体来说,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进而使其教育知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和课程设置上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内学者对通识教育的不断探究,一些教授认为大学开始英语通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外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接受西方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有能力传播中国文化和文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殷和素,严启刚,2011)。
  王佐良先生认为:“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转引自张西平,2008)“语言教育就像是三套车,即语言教学、中外文化对比、文理知识与世界知识要并重,决不能中英文两张皮分开教。语言作为载体,装载的内容是关键,如果这辆车装载的是垃圾,有人会掩鼻而过,可如果装载的是鲜花,有人则引颈观望”(吴鼎民,201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7年提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提出英语教学目标是“以人为本”,通过传授全方位的知识,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也就是说,该目标提倡的是综合知识与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从中我们可以认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文化为载体更好地学习。
  三、自主学习
  (一)何为自主学习
  在语言和教育学家看来,自主学习最终如何界定,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1994年,美国研究自主学习的Zimmerman教授就曾认为,学界之所以对自主学习的定义有争论,原因就在于出发点和视角有差异。在Zimmerman看来,自主学习的特点如下:(1)对元认知、行为和动机充分强调,并且有自我调节的办法;(2)认为自主学习属于循环性的自我反馈;(3)认为自主学习的人对时间和学习办法等有自己的选择(Zimmerman,1994)。
  我国学者一般将学习者自主的概念界定为五个方面的内容:(1)有学习责任心;(2)明确学习目的;(3)制订学习计划;(4)评估学习进步;(5)调整学习策略(彭金定,2002)。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1.学习动机
  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其学习的主要动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他们对学习意义的看法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当大学生对学习的意义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并认为通过学习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能力,有助于完善自我,有助于自己适应社会,创造良好生活,那么他们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2.认知学习策略
  大学生对认知学习策略的使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对自主性要求较高的学习方法,如,涉猎相关内容、课后调整等,大学生使用的还不是非常熟练。随着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增长,其认知学习策略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完善,然而,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成绩优异,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认可,就算是学习成绩有波动,也不会认为是自己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策略教学,对于完善大学生的认知学习策略会有很大程度的帮助。
  3.学习自我监控
  大学生的学习自我监控主要包含监控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机两部分。其中,监控学习过程包括大学生对自我评价、环境营造、复述、记忆等学习策略的监控,学习动机的监控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进行调节。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的自我监控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学业时间管理
  在杨渝川看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体现在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上,这对其成绩的影响不容小觑。根据杨渝川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就算是自主学习时间充裕,很多学生也不会主动加以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学业时间的自我管理和利用上还不尽如人意。
  5.学业求助
  学业求助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较为认可的一种学习方式,没有什么好自卑的。从求助特点上看,大学生学业求助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好的解释和方法,以此来促进自己学习速度和效率的提升,甚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上一层楼。而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越强,他们的学业求助也越多。
  四、通识英语教育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
  由此可见,通识英语教育无论从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与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特点中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相符,也就是说在“为什么学”与“学什么”方面相辅相成。一方面,通识英语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对外交流的能力,进而开阔其国际知识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这一点上对于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在教学与学习内容方面。在国家数次提出要强化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之下,我国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强化技能训练和基础课程,会使很多学生认为当下的英语教育就是为了应试,毫无乐趣可言,不想学习甚至是排斥学习,这就是很多学生一到大学反而英语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对于通识教育而言,学生可以实现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尝试和中华传统文化相交织,以此来使英语学习变得有趣生动,这些与人文内容中枯燥的单词、语法、句型等基础技能训练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在高校开展通识英语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英美作品赏析、欧美文化通史等课程引入课堂,以供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选择和学习。
  参考文献:
  [1]Zimmerman,B.J.,&Bandura, A. Impact of self-reg
  ulatory influences on writing course attainment[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4(31):854-862.
  [2]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3):12-19,36.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3.
  [4]史光孝,赵德杰.以内容为依托德大学英语教学走向:通识教育抑或学术英语教育[J].山东外语教学,2011(2):104-108.
  [5]文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6]吴鼎民,韩雅君.通识英语视角下的“三套车”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0(5),9-13.
  [7]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1(1):9-14.
  [8]张西平.外语教育呼吁人文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7-10-24.
  [9]赵玉玲,王欢欢.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功能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5-18.
其他文献
借助布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涡流导电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研究了CuCo2Be合金不同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物相及组分。结果表明,CuCo2Be合
环路多级热驱动制冷系统因结构紧凑、潜在效率高等优点在天然气液化及再冷凝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一种能实现声功多级放大的环路热驱动制冷系统,在天然气液化温度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