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ogenomic analysis clarifies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Coffea arabica

来源 :植物分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events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plant speciation,yet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hybrid species often remains enigmatic.Here,we inferred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the allotetraploid species Coffea arabica,which is widely cultivated for Arabica coffee production.We estimated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C.arabica and all species that are known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C.arabica using genotyping-by-sequencing (GBS) data.In addition,we reconstructed a time-calibrated multilabeled phylogenetic tree of 24 species to estimate the age of the C.arabica hybridization event.Ancestral states of self-compatibility were also inferred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evolution of self-compatibility in Coffea.Coffea canephora and C.eugenioides were confirmed as the putative progenitor species of C.arabica.These species most likely hybridized between 1.08 million and 543000 years ago,coinciding with periods of environmental upheaval,which may have induced range shifts of the progenitor species that facilitated the emergence of C.arabica.
其他文献
[目的]为天然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群落的人工促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江西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的主要分布区内选取东(婺源)、中(分宜)、西(铜鼓)和南(信丰)4个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分别设置3个30 m×20 m样地,共计12个样地,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调查和分析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以及空间格局.[结果]四个样地中重要值大于4%物种数量以信丰和婺源居多,铜鼓和分宜少,并即使在铜鼓和分宜群落中南方红豆杉占绝对优势,林下几乎无南方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天然次生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树木生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物种多样性大小,进行适当的抚育采伐和人工补植,为次生林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在东北小兴安岭(XXAL)、张广才岭(ZGCL)、老爷岭(LYL)、长白山(CBS)、哈达岭(HDL)和龙岗山(LGS)地区共设置样地123块,调查各地区物种组成、重要值、多样性和树木生长情况.[结果]所有样地内共调查物种48种,隶属于17科31属,其中龙岗山地区样地内所包含的科、属、种数量最多,其次为哈达岭、长白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和小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型类受体蛋白激酶(LRR-RLK)在植物生长发育、病原防御以及环境适应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菘蓝(Isatis tinctoria)中LRR-RLK的表达特征,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菘蓝LRR-RLK编码基因IiLTK的全长cDNA,并获得其基因组DNA序列.IiLTK基因全长cDNA为2 477 bp(GenBank登录号DQ211577),包含1个2 16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19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基因组分析表明,IiLTK基因含15
[目的]具有独特特性的杨树被广泛地种植在北半球,新疆杨是中国新疆的主要木材材料.但是,杨树具有影响其最终承载力的缺陷.本研究旨在了解影响玄武岩纤维布(BFRP)与新疆杨木界面粘结滑移因素,为BFRP在古建筑,乡村建筑和城镇建筑中杨木柱和梁的修复和加固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剪试验与1/2桥电测试验方法研究BFRP的粘结长度与新疆杨木界面的力学性能.[结果]1)BFRP-新疆杨木的粘结界面主要有2种破坏模式:BFRP被拉断和BFRP因相对木纤维产生较大滑移而剥离.界面剥离破坏发生在新疆杨木试快
[目的]漓江流域属于典型喀斯特地区,通过探讨城市建设加速、旅游开发加强等人类活动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对漓江流域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以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3S技术,对漓江流域2000—2019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基于熵权的改进的TOPSIS法结合DPSIR概念模型对漓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1)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显著;研究期内耕地减少205.44 km2,林地先增后减,波动增加41.49 km2,建设用地增加237.
[目的]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UGT)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从栀子果实中克隆UGT基因家族成员UGT86A1和UGT85A2,对其进行生物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阐明栀子中西红花苷合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栀子转录组功能注释结果,以栀子成熟果实cDNA为模板克隆目的基因,对其蛋白理化性质、信号肽和亚细胞定位预测、跨膜结构、基因结构、蛋白结构、空间结构以及不同物种中同源性对比进行分析;以栀子成熟果实DNA为模板,PCR扩增分别获得UGT86A1和UGT
虽然种间杂种和异源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具有多重性,有中间型、亲本型和超亲型,但有时只表现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些形态、生理与分子等层次的性状或特性,即在性状控制方面的偏亲现象.鉴于芸薹属3个栽培异源四倍体种间的细胞遗传学相互关系、芸薹属栽培种与近缘种的大量远缘杂交,本文对芸薹属栽培多倍体及人工合成的芸薹属栽培种与其他近缘种的属间杂种及多倍体的形态表现特征及可能机理进行综述与讨论.3个芸薹属异源四倍体中除发生基因组B>A>C的rRNA基因表达的显性及等级外,形态特征的偏亲表现也较明显,甘蓝型油菜及埃塞俄比亚芥的表型偏
新疆是落叶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和品质育种的基因库之一.近几年来,在新疆野苹果及库尔勒香梨等新疆落叶果树种质资源评价挖掘与创新利用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明确了新疆野苹果是栽培苹果的祖先种,其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取得了重要成果;(2)东、西方梨杂种起源的新疆库尔勒香梨,优质、耐贮的特性遗传能力很强,已成为梨品质育种的重要亲本资源;(3)伊犁野杏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南疆栽培杏是相对独立的孟德尔群体,通过优系选育与推广应用,打破了库车、喀什、和田3个南疆杏自然群体的封闭状态,为20余万hm2
中国对穆子种质资源开展的系统性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挖掘穇子的利用价值,选育高品质的穇子品种,本研究对从湖南、江西、广西以及西藏40个县市收集的69份穇子种质资源进行表型多样性评价.结果 表明,收集到的69份地方资源主要分布于201~600 m的中低海拔地区.19个农艺性状表型分析显示其遗传多样性丰富;主成分分析将19个农艺性状分为7个主成分,其主要与单株草重、主穗分枝数、幼苗叶色、生育期、粒色、千粒重、米粳糯相关,累计贡献率75.525%.聚类分析将69份资源分为2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44份种质,株型小、生
甘薯在广东省的栽培历史悠久.广东省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对广东甘薯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和鉴定评价具有重要意义.2016-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东调查队收集到广东57个县(市、区)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201份.调查发现,广东甘薯地方品种资源集中分布在粤北、粤东和珠三角交接片区,从揭阳揭西县、广州从化区和阳江阳西县收集最多.调查和表型鉴定的结果表明,收集的甘薯地方品种主要以鲜食型的品种为主,富含胡萝卜素的甘薯品种占比42.29%,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甘薯资源占比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