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常见原因,以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对14例患者跌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常见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76-01
  在我国跌倒位于住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前3位[1],是65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的死因[2]。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人数也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变,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各种不确定因素所致的跌倒时有发生,由此可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产生医患纠纷,因此,了解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做好跌倒的前瞻性护理是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的有效护理措施。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发生意外跌倒患者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4岁。均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5例,慢性心力衰竭2例,冠心病6例合并有糖尿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1例。跌倒后引起头皮外伤3例,面部擦伤及眼角瘀血2例,股骨颈骨折1例,胫骨前皮肤擦伤1例,余为软组织挫伤。引发医疗矛盾2起。针对这一现象,对人院60岁以上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质量小组定期评估、检查防跌倒对策实施情况,并对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跌倒相关原因
  (一)环境原因。
  环境因素是老年人跌到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51%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坠床与环境因素有关。患者人院后,由于对新的环境不熟悉,加上病床高度不合适、无床档或床档固定差,或地面有水、地面潮湿、通道有杂物等均可导致滑倒。其中夜间穿拖鞋入厕或起身因光线过暗,卫生间台阶过高,室内及卫生问墙面无安全扶手,卫生间无坐便,椅子无靠背无扶手等均增加了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二)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生理机能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1.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是老年人反应迟钝,灵活性降低;2.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难以预料;3.视力、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对周围环境判断能力差。
  (三)疾病因素。
  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导致跌倒坠床最多。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发作时可使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到脑缺血、缺氧而发生头晕、黑朦、晕厥而导致跌倒坠床的发生。
  (四)药物因素。
  患者长期服用降压、扩管血管、利尿、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可影响患者的血压及心肌供血不足和脑缺氧等,而出现血压过性降低、短暂的眩晕、视物不清、黑朦等从而使患者跌倒坠床。
  (五)心理因素。
  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经济来源发生变化,家庭人员的结构发生变化,病后多有精神、情绪的变化。心理特点变为孤独、悲观、忧虑、急躁易怒,思想上不愿给护士或家人添麻烦,医生及护士告知的风险不放在心上,有时有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思想上又不愿给护士及家人添麻烦,尤其在康复后期,患者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恢复了部分自理能力,患者、家人、护士均容易麻痹,突发意外。
  (六)护理人员因素。
  目前我院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又普遍年轻,在工作中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生理、病理变化、特殊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加上临床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防范措施。
  三、防范措施
  (一)做好入院评估。
  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包括:患者年龄、神志、自理能力、活动能力、血压情况、有无既往跌倒坠床史、应用药物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高危对象,采取适合个体的防范措施。
  (二)改善住院环境。
  保持病室整洁,照明充足,物品摆放有序,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无水迹;走廊病房不堆杂物,设有扶手;厕所使用防滑砖或防滑垫,最好使用坐式马桶。床垫的高度适中,晚上睡觉时应使用床档,椅子要有靠背和扶手。
  (三)设置警示标志。
  应引导新人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反复交待易发生跌倒坠床的场所外,还应在床尾上悬挂或墙壁上张贴防跌倒黄色警示标志牌,使所有医务人员对高危人群心中有数、并能时时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
  (四)做好预见性护理。
  护士对高危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患者必须用床档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接班。对老年行走不便、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病发作时患者,值班护士协助洗脸、梳头、穿衣、人厕。加强巡视,发现有跌到坠床的危险及时进行处理,在未发生前消除隐患。
  (五)正确指导患者的用药。
  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患者,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的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勿乱用药。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六)加强护患交流,保证患者安全。
  患者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对跌倒高危患者加强安全管理。1.对昏迷、烦躁、偏瘫、年老体弱、认知行为改变,60岁以上患者安装床栏,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要做好解释工作。2.对高危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必要时护理干预以及通过护理人员、老年人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有效防止跌倒发生,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在住院患者一览表上挂黄色三角,在患者床头贴一醒目的标志即温馨提示卡,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进行书面详细交班。4.应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防止患者取物时摔倒。
  (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特点制定护理风险预案,包括本科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意外事故以及处理程序和措施,由护士长组织所有护士定期学习和考试,做到人人知道、人人掌握,如患者跌倒后值班护士该怎么做。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大家学习护理安全措施包括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教育大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讨 论
  安全性是护理服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质量特性,跌倒坠床的护理重在预防,应正确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适合住院老年患者的生活环境,同时对老年患者进行防护措施的宣教,同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和消除跌倒坠床的危险,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杨萃,王祥,邵文利.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U].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2]周立霞,田明霞,王文琦.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管理杂志,2009,9(4):43-44.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与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当今各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也是各大高校积极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一、书目信息rn《慕尼黑:悲剧的序幕》,(英)约翰·惠勒·贝内特,北京出版社, 1978年;rn二、著作背景rn1938年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
期刊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而平面设计中,设计师更要发挥自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新时期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通过打亲情牌、传递爱心、感恩教育、提高职工利益等方式,使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人心。  关键词:煤炭;思想政治;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75-01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动,在实际工作
档案征集与接收工作是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基础业务工作基础.为了更好地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档案征集与接收工作也应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运用统
当别人压低声音轻声细语时,你可能会更加用心地聆听。然而视觉之于听觉也无非是人感受世界的转译感官之一。在平面设计中,有一种设计理念就把这种听觉上的规律采用到了视觉上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只有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加大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力度,才能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图形、文字是设计的主要元素,在设计中承栽着一定的功能与信息,是理念、情感表达的载体.图形是一种较为直观、易于识别传达、理解的信息栽体和符号,具备点、线、面于一体的视
护理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非常的高,因为它的知识性和实践性都非常的强.要想学好护理这门专业就需要学生加强理论上的学习,同时把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
【摘 要】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教育技术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和扶持下,一方面不断扩充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招生和培养,另一方面也不断提高各类专业技术的教育质量,以求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专业型人才。本文主要是从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艺术设计出发,分析探讨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艺术设计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