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课中的“过少”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dong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无疑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往往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某些过少的现象,以致于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过少的示范在上课中,教师因自己对所传授的知识已十分熟练,往往以为示范一遍两遍学生便能掌握,以致示范过少。例如,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发音、语文教学中普通话的发音、体育教学中体育动作的训练等,都需要教师反复示范,学生方能掌握。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必要的示范一定要多做几遍。
  二、过少的板书在上课中,一些教师全靠嘴巴讲,黑板上极少写板书,有时甚至一节课一个字都没有写。笔者在听课时,曾翻阅过一些学生上课所作的笔记,发现里面错别字很多。在上课中,必要的板书不能少,教师不仅要将讲授的主要提纲板书,还要将一些难写的字板书。
  三、过少的手势。一些教师上课时,手拿书本,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授,以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讲解知识时,应讲得清晰、流畅、饱含深情,在讲解时配一些必要的手势,有助于教学中情感的抒发,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过少的讲析。一些教师变上课为“放羊”,全部由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学,只指出学习的大致范围,而极少分析讲解,具体学什么,怎么学,全靠学生自己把握。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一堂课下来,学生茫茫然,不知学了些什么。
  五、过少的练习。适当的练习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一些教师因课时少,为了赶进度而减少练习,有时甚至没有练习,以致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
  六、过少的约束。在上课时,一些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极少约束他们,以致课堂纪律松弛,学生讲话、看课外书、睡觉等现象屡见不鲜。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一个“度”字,以上六种“过少”的错误做法,都要纠正。
其他文献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标志着我国的财务会计行业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新会计准则建立在传统的会计准则的实用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