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v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己任的技工院校,应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为社会培养思想合格、技能过硬的工匠人才。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 问卷调查 问题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扮演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角色。意识形态教育是技师学院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是关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原则问题,它关乎人才自身的发展,同时关乎 “立德树人”的贯彻落实,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因此,这就要求技师学院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手段,弘扬主旋律,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创新方法,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建设,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尽绵薄之力。
  一、意识形态教育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
  为了解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明确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方向,在某技师学院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他们对德育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宗教信仰等多层次、多领域意识形态教育的感受和认知。通过问卷调查,摸排情况,为学校后期完善意识形态教育的体制机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该技师学院2015—2018级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7份,学生年龄层次均在15—20周岁之间。所涉及的专业主要包括公路施工与养护、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
  二、调查结果
  1.明确并清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对意识形态概念较为模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很广、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学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党政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提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十分重视,力求培养出一批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学校通过思政课堂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让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明确而清楚的认识。在调查过程中,针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在中职学生当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你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看法是什么”,88%的学生认为它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需倡导更需践行。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有着相当的认同感。
  技师学院主要招收的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他们大部分为中考落榜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且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许多学生对意识形态缺乏明确的概念。对于“你知道意识形态的含义吗”,仅24%的学生选择“知道”,50%的学生选择“有点知道”,26%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对于“你了解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吗”,27%的学生选择“了解”, 66%的学生选择“概念模糊”,7%的学生选择“不知道”。
  除了思政课堂外,學生很少去主动、全面地了解和学习意识形态教育相关知识。在“你平常有没有了解过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政策呢”,仅10%的学生选择“了解并认真学习”,76%的学生选择“偶尔会看一看时事政治”,14%的学生选择“几乎不关注”;在“你会主动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如看新闻联播、了解时事吗”,24%的学生选择“经常了解”,64%的学生选择“偶尔了解”,12%的学生选择“从不了解”;在“你对团员的知识和相关规定了解多少”,17%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73%的学生选择“了解一部分内容”,10%的学生选择“没有了解过”。
  2.思政课堂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但吸引力与影响力亟须加强
  思政课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确立并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正确的方向,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同样也是学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对于思政课的作用与意义,学生本身也有一定的认同感。在“你认为学校开设德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80%的学生认为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你认为德育课知识对你的未来发展重要吗”,55%的学生认为“很重要”,35%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
  目前,由于一些教师对思政课所承担的职责缺乏较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只是把思政课看作是一种辅助性工作任务,教学中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片面地以知识传授为主,因而让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在“你对德育课的内容感兴趣吗”中,27%的学生选择“很感兴趣”,68%的学生选择“一般”,5%的学生选择“没兴趣”;在“你喜欢现在德育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吗”,29%的学生选择“很喜欢”,63%的学生选择“一般”,8%的学生选择“不喜欢”;在“你所知道的时事、新闻等相关政策及热点热门问题,通过何种渠道了解”,仅52%的学生选择“德育课堂”。
  除了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巩固。在“你了解校园文化的内容吗”中,36%的学生选择“了解”,58%的学生选择“知道一点”,6%的学生选择“不了解”。
  3.对西方文化渗透有一定的认识,在不自觉中参加相关活动
  由于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互动更加紧密,尤其是各种思想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与碰撞更趋频繁,从而使得西方文化更容易渗入本土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在“你了解文化渗透吗”中,49%的学生选择“了解”,23%的学生选择“了解一点”, 28%的学生选择“不了解”。
  当前,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部分媒体、社交平台、视频等等,在学生群体中影响较大的是“过洋节”及宗教信仰的渗透。调查中发现,针对“西方节日和文化对你生活的影响”,74%的学生选择“偶尔参与一下”;对“你们班级会庆祝西方节日吗”,41%的学生选择“偶尔会随大流”。
  三、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探索
  1.切实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
  鉴于学生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模糊认识,学校非常有必要强化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除了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纪念日活动、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外,还可以寓教于有益的实践中。如组织开展烈士陵园祭奠活动、邀请时代楷模进校演讲、集体观看《辉煌中国》系列宣传片等,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真正明确什么是意识形态,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怎样去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等,引导学生将弘扬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与此同时,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的渗透力,特别是要将校园文化由浮于表面的标语式宣传,真正转变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务实式宣传,确保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培根铸魂”最根本的保障。
  2.切实加强思政课堂建设
  当前,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政课的师资队伍还较为薄弱、专职思政课教师较少,大多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同时,因技师院校还存在重技能培养、轻思政教育的现象,思政课相对于专业课而言,处于辅助地位,没有形成体系性的规划。此外,思政课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以知识传授为主。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在做好思政类专业教师聘用的同时,要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思政类教师培训,以此更好地提升思政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要积极完善思政课规划和建设工作,将思政课与专业课视为同等重要,加强统筹安排,形成科学合理的完备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考核机制。要转变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结合技师学生的特点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采用在线课堂、智慧课堂、情景剧体验、VR技术等多种形式,把时事政治、历史剧、优秀电影等渗入整个思政课,使思政课真正“活泛”起来,让学生完全融入思政课堂,从而接受思政课堂的熏陶和感染。
  (作者单位:浙江公路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范乃成,现任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部维保公司维修中心维修组组长。  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范乃成先后参与了15个型号产品的车间生产任务,从一名普通的装配、调试工人,一步步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技术能手”。  吃苦奉献追求上进  上世纪80年代初,范乃成高中毕业后入职国营第七一二厂(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车间一名普通的装配、调试工人。自入厂的那一刻起,他就
一、战略规划——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决策  所谓战略规划,实际上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决策。“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学校发展的历程中,往往经历一到两个五年,就能拉开学校之间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多数是由学校不同的战略决策所决定的。可以说,没有未雨绸缪,就没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規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所以,在规划学校未来发展
摘 要:王姬名师工作室作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首批“三名”工程立项项目,通过四轮驱动模式,使教师从“个体”走向“群体”,构筑学习创新“共同体”,帮助教师克服专业发展“瓶颈”,助推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关键词:四轮驱动 名师工作室 专业成长  课 题:本文系2018-2020年度信息化教学研究一般课题《名师网络工作室培育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8LXB024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刊讯】日前,湖北省枣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2015年“12345”工作要点,即围绕“建设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一个大局,抓住“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两个重点,完善“网格化、信息化、法治化”三个工作体系,紧盯“老有颐养、病有良医、才有所用、劳有厚得”四个民生目标,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社保扩面征缴、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干部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五大核心工作,全面努力推动全市人社事业在新
2018年11月15日至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年度主流媒体“走转改”基层采访采风活动在贵州省西部市州的黔西南、六盘水、毕节、安顺和省城贵阳如期顺利进行。  15日一大早,调研采访组沿贵兴高速路径直往黔西南而去。出发时,贵阳的天气阴沉沉的,汽车在一道的青山绿水间风驰而行。工作人员对满眼的绿野平畴、峰壑坝寨赞不绝口,对贵州的自然风光、对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贫发展战略以来贵州取得的辉煌成就赞不绝口。
摘 要:职业教育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途径,“扶贫先扶智”,这是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以服务于桂西的精准扶贫为切入点,以笔者学校的服装专业教育为例,总结分享了笔者学校通过实现校企协作,围绕精准扶贫促招生,重点打造订单培养的校企精准扶贫模式,积极推进“校中厂、厂中校”校企精准扶贫模式的经验。  关键词:精准扶贫 中职服装专业 校企协作  课 题: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 标准体系 资格框架  于2020年1月上线试运行的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2019年1月,教育部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一条中正式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技术技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也证明: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同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只有注意用人艺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紧紧抓住人才管理这个核心,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吸引、留住、用好人才,让一切人才干事业的积极性竞相进发,让一切人才创造的活力竞相涌流,学校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那校长要注意哪些用
摘 要:中职一体化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本文依据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中职的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并以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的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对该设计具体实施流程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实践表明,中职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一体化教学活动设计符合中职专业课程教学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明显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并加强了教学效果
钟祥市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始建于1980年,位于汉江之滨、嘉靖故里,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得湖北省特色技工学校、湖北省人社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技工院校自身建设优胜单位、湖北省职业培训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238亩、投资6.69亿元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中,计划2022年秋季投入使用。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和企业为宗旨,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为根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