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实训 严守规程
实验实训是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有助于职校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是校外实习的“前奏”。实验实训在安全规程、操作规范、组织管理、制度纪律等方面都与企业要求相一致,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1 实验操作
謹记安全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实验时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实验对象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能危及在场师生人身安全。
[案例一]操作不当被烧伤
化学实验课上,小赵同学在烧杯内倒入少量酒精点燃后,进行火焰观察。由于天气晴朗光照过强。同组同学没有看清楚,要求他再做一次。小赵一时疏忽,就又拿起酒精瓶往烧杯内直接添加酒精。随即“嘭”的一声,他手中的酒精瓶爆裂,出现一片大火,灼伤周围的几位同学,小赵头、手等多处被严重烧伤。
小赵操作过程中什么地方做错了?应按什么步骤去操作?
[案例二]恶作剧伤人伤心
小秦同学完成课內实验后,觉得无聊,趁老师不注意,将实验用的硫酸滴在前排小钱同学的衣服上取乐。硫酸申的水分蒸发后变成浓硫酸,就会腐蚀纤维与皮肤。小钱的衣服上随即出现了十多个点状小洞,皮肤也被灼伤。这给小钱的身体、心理均造成伤害。小秦不仅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还赔付了相关费用。
化学试剂常具有危险性,哪能用来开玩笑?你知道还有哪些化学试剂具有危险性吗?
(1)明确实验要求,树立责任意识。
有效防范各类实验伤害事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操作不当是引起实验事故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实验前,同学们必须认真听清楚教师讲解的正确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思想集中,注意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避免事故发生。对于没有把握的实验,一定要请教老师,在得到指导有把握后才能进行,另外,个别学生不遵守实验纪律,出于贪玩、好奇的目的,擅自做规定以外的实验也是引起实验事故的主要原因。同学们还应该爱惜实验仪器设备,不私带实验物品出实验室,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2)避免实验伤害的“十点”要求。
①进入实验室不准带零食,不准乱扔杂物,不准打闹,要注意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②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
③实验前认真听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时按实验步骤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报告:实验课后及时送交实验报告。
④进入实验室后按编组在指定位置就坐,并先检查所用工具、仪器及器材是否完整无损,如有损坏或不全,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处理,否则易引发实验事故。
⑤实验仪器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调节时要耐心细致、轻拨缓旋,决不可养成盲目地、随心所欲乱调仪器的不良习慣。不得动用与实验无关的仪器,也不得随意取用其他实验台上的仪器设备。
⑥注意用电安全,不得在带电情况下改接电路与拆装元器件。电源线要最后连接。拆除时则应首先断开电源,再拆除电源连线。测量、调节时,手不可触及带电部分。
⑦连接电源前应先按电路要求调好稳压源的电压值。连接时电源极性切不可接反。
⑧随时注意安全,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时要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指导老师。
⑨实验完毕后,必须清点仪器,摆放整齐,并做好清洁工作,经教师许可后才能离开。
⑩室内物品一律不得私自带出室外,损坏丢失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赔偿。
(3)实验中各种伤害的应急救护方法。
①烫伤或灼伤。
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被磷灼伤后,可用1%硝酸银溶液,5%硫酸铜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被沥青、煤焦油等有机物烫伤后,可用浸透二甲苯的棉花擦洗,再用羊脂涂敷。
②受(强)碱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中洗。若碱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
③受(强)酸腐蚀。
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NaHC03)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若酸溅入眼中时,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必须尽快送医院治疗。
④遭液溴腐蚀。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伤处:遭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NaHCO3)冲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上包扎:遭苯酚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4体积10%的酒精与1体积三氯化铁的混合液冲洗。
⑤误吞毒物。
常用的解毒方法是: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等。也可以给中毒者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注意磷中毒的人不能唱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安全小贴士
做好实验的安全事项
要爱护实验室内任何仪器设备。不得玩耍、随意摆放、碰撞损坏。
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操作步骤、规程进行实验,不准随便摆弄设备和药物。
搬动沉重设备注意手脚安全。使用有毒药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事先穿戴好防护用具,事后要清洗消毒,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实验室内严禁违章带入火种,避免危险隐患。
使用电器时要注意人身安全,掌握正确的电器设备使用方法,严防触电事故发生。
实验结束后,应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归位摆放,任何人不得私自将仪器设备,甚至有毒物品带出实验室,违者造成后果应负一切经济、法律责任。
2 遵守纪律规范训练
职业学校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简称实训),以便让学生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校内实训是职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训前,认真学习实训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对你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案例一]实习哄闹自酿苦果
学生小赵和小钱在校内实训场所追逐哄闹,被老师批评。两位同学不思反省,反而趁老师不注意,继续追逐打闹,结果小赵和滇被机加工车间的长铁屑割破小腿,送到医院共缝了18针。
校内实训场地设备多、器具多、危险性大。在其间实训应注意哪些事项?
[案例二]违规操作自己受伤
学生小王在进行空调安装实训时,因操作不当,将制冷管路折断,致使制冷剂突然大量泄漏。造成该生手指被严重冻伤脱皮。事后调查发现。小王在进行管路弯道处理时,没有使用弯管专用工具,而是 自己随意用手进行折弯操作。由于弯曲半径太小,造成铜管开裂,制冷剂泄漏。
什么是操作规定?为什么要按规定操作?你能就你所学专业举例说明吗?
(1)安全是实训第一要务。
实训一般是在一定的范围、条件下进行的实地操作。影响实训安全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客观因素,主要是实习场所的环境、设备、工具等本身的安全,例如采光是否充足,电气设备能否正常使用,机器零部件装置是否完整,各类工具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等。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包括机械安全的检查,生产技能的掌握,防护措施的落实,安全教育的实施等。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应是上岗实训的第一课。无论是校内实训还是企业实习,安全是第一要务,一时的疏忽可能影响一生的幸福。
(2)思想重视,准备充分,遵守规章。
①实训前,你应该认真参加安全教育,注意防范实训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积极参与到实训小组的活动中,做好实训前的准备,明确分工,尽职尽责。
②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人身、财物安全放在实训首位。
③要随时注意实训现场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④要遵守实训纪律和工作纪律。按时作息,不缺勤,不迟到,不早退。未经批准,不准擅自离开岗位。
⑤应该讲文明、讲礼貌,尊重指导教师和技术人员,遵守实训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指挥,服从分配,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照顾。
(3)校内实训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①当你在实训期间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现场老师,并积极采取有效自救措施,防止事态恶化。
②如果自己不幸受到严重事故伤害后,也应保持镇定,积极配合现场老师的救助,不要让情绪失控。
③班主任要及时通知家长,协助解决,不推托拖延。
④在相关法律政策指导下,通过协商方式处理解决有关事宜。
安全小贴士
安全实训别大意
实训安全很重要,良好习惯不可少;
设备运行先检查,防止故障跟着跑;
熟练操作不违规,安全程序要记牢;
提高水平靠训练,忙中千万别大意;
安全实训靠大家,时时刻刻要牢记。
3 爱护设备切忌大意
为了提高职校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几乎每一所职业学校都建有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并配备了各式各样昂贵的实训设备。如何正确使用专业设备,爱护设备,保障人员安全是校内实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U案例一]在实训车间疏忽大意损失数千
职校生小胡进行更换汽车前挡风玻璃雨刮器的实训,就在即将完成整个更換程序时,由于疏忽大意,没有进行最后妁检查,就随手放下雨刮器。由于橡胶剖板没有和雨刮器完全吻合好,造成金属架突尖处重撞汽车前挡风玻璃,致使汽车前挡风玻璃破损,達成经济损失数千元。
实训安全仅仅是保障人员的安全吗?还有什么方面的安全也需要保障呢?
[案例二]三心二意自食其果
职校生小陈在进行更换汽车轮胎训练中,由于思想不集中,一边操作一边与旁边同学讲话,在拆卸完最后一个螺帽后。由于疏忽大意,轮胎直接从离地面一束多高的汽车上滑落到地上。不仅造成轮胎紧固螺栓螺纹牙齿严重变形损坏,而且造成轮胎直接砸在自己的左脚脚面上,致使左脚拇指严重骨裂,花费了医疗费数千元。
实训中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会导致什么后果?
校内实训除了要求同学们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同学养成爱护设备的操作习惯,学会如何使用与保养实训设备。如果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养成爱护设备的习惯,那么就会象上述两起案例中的同学那样,在将来的工作中造成客户的损失。因此,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牢记安全要求与细节,做到烂熟于胸,杜绝违章操作造成实训事故的发生。
(1)爱护设备人人有责。
①树立爱护国家财物,爱护实训场内的设备和设施的责任意识。爱护实训器材是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开始,在实训中应始终使工具摆放有序,便于使用。
②培养拆装实训用品时有条不紊的习惯,克服盲目或乱使用工具的操作习惯。
③在实训的过程中如出现设备异常,实训学生须及时向老师和设备管理人员反映,不能隐瞒不报,以免留下事故隐患。
④如出现设备损坏,应实事求是反映设备损坏的情况,由故障鉴定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属于正常损坏还是属于非正常损坏。
⑤任何学生都不能恶意破坏实训设备,否则不但要按章赔偿,还要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2)触电。
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如果触电者在高处,则应先采取保护措施,再切断电源,以防触电者摔伤。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若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治疗。
(3)吸入毒气。
中毒很轻时,通常只要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衣服(但要注意保温),使其安静休息,必要时给中毒者吸入氧气,但切勿随便使用人工呼吸。若吸入溴蒸气、氯气、氯化氢等,可让其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物蒸气,使之解毒。吸入溴蒸气的,也可用嗅氨水的办法减缓症状。吸入少量硫化氢者,立即送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中毒较重的,应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4)划伤(碎玻璃引起的)。
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若伤口里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安全小贴士
校内实训的规范步骤
上课前5分钟应到实训场所前集中整队,做好点名、规范着装、书本笔记等检查,对不符合着装要求或不带笔记本的应马上予以纠正。缺勤名单应及时通知班主任。
学生应在实习指导教师带领下,整齐有序地排队进入实习场地,并按规定的安全路线行走。
实习中要积极遵守实习实训场地管理制度。不能串岗、早退、嬉戏、乱动设备。违反规定行为造成后果的,由当事学生承担必要的责任。
要爱护实习实训设备,每次实习结束后应恢复设备,并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单。交接班必须做到五清[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四交接(场交接、实物交接、站队交接、工作交接)。
实训课结束后应做好场地和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好55工作(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开展55活动,是通过人们的努力改变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
实训结束后,应排好队有序离开实习场地。
实验实训是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有助于职校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是校外实习的“前奏”。实验实训在安全规程、操作规范、组织管理、制度纪律等方面都与企业要求相一致,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1 实验操作
謹记安全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实验时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实验对象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能危及在场师生人身安全。
[案例一]操作不当被烧伤
化学实验课上,小赵同学在烧杯内倒入少量酒精点燃后,进行火焰观察。由于天气晴朗光照过强。同组同学没有看清楚,要求他再做一次。小赵一时疏忽,就又拿起酒精瓶往烧杯内直接添加酒精。随即“嘭”的一声,他手中的酒精瓶爆裂,出现一片大火,灼伤周围的几位同学,小赵头、手等多处被严重烧伤。
小赵操作过程中什么地方做错了?应按什么步骤去操作?
[案例二]恶作剧伤人伤心
小秦同学完成课內实验后,觉得无聊,趁老师不注意,将实验用的硫酸滴在前排小钱同学的衣服上取乐。硫酸申的水分蒸发后变成浓硫酸,就会腐蚀纤维与皮肤。小钱的衣服上随即出现了十多个点状小洞,皮肤也被灼伤。这给小钱的身体、心理均造成伤害。小秦不仅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还赔付了相关费用。
化学试剂常具有危险性,哪能用来开玩笑?你知道还有哪些化学试剂具有危险性吗?
(1)明确实验要求,树立责任意识。
有效防范各类实验伤害事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操作不当是引起实验事故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实验前,同学们必须认真听清楚教师讲解的正确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思想集中,注意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避免事故发生。对于没有把握的实验,一定要请教老师,在得到指导有把握后才能进行,另外,个别学生不遵守实验纪律,出于贪玩、好奇的目的,擅自做规定以外的实验也是引起实验事故的主要原因。同学们还应该爱惜实验仪器设备,不私带实验物品出实验室,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2)避免实验伤害的“十点”要求。
①进入实验室不准带零食,不准乱扔杂物,不准打闹,要注意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②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
③实验前认真听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时按实验步骤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报告:实验课后及时送交实验报告。
④进入实验室后按编组在指定位置就坐,并先检查所用工具、仪器及器材是否完整无损,如有损坏或不全,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处理,否则易引发实验事故。
⑤实验仪器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调节时要耐心细致、轻拨缓旋,决不可养成盲目地、随心所欲乱调仪器的不良习慣。不得动用与实验无关的仪器,也不得随意取用其他实验台上的仪器设备。
⑥注意用电安全,不得在带电情况下改接电路与拆装元器件。电源线要最后连接。拆除时则应首先断开电源,再拆除电源连线。测量、调节时,手不可触及带电部分。
⑦连接电源前应先按电路要求调好稳压源的电压值。连接时电源极性切不可接反。
⑧随时注意安全,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时要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指导老师。
⑨实验完毕后,必须清点仪器,摆放整齐,并做好清洁工作,经教师许可后才能离开。
⑩室内物品一律不得私自带出室外,损坏丢失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赔偿。
(3)实验中各种伤害的应急救护方法。
①烫伤或灼伤。
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被磷灼伤后,可用1%硝酸银溶液,5%硫酸铜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被沥青、煤焦油等有机物烫伤后,可用浸透二甲苯的棉花擦洗,再用羊脂涂敷。
②受(强)碱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中洗。若碱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
③受(强)酸腐蚀。
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NaHC03)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若酸溅入眼中时,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必须尽快送医院治疗。
④遭液溴腐蚀。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伤处:遭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NaHCO3)冲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上包扎:遭苯酚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4体积10%的酒精与1体积三氯化铁的混合液冲洗。
⑤误吞毒物。
常用的解毒方法是: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等。也可以给中毒者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注意磷中毒的人不能唱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安全小贴士
做好实验的安全事项
要爱护实验室内任何仪器设备。不得玩耍、随意摆放、碰撞损坏。
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操作步骤、规程进行实验,不准随便摆弄设备和药物。
搬动沉重设备注意手脚安全。使用有毒药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事先穿戴好防护用具,事后要清洗消毒,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实验室内严禁违章带入火种,避免危险隐患。
使用电器时要注意人身安全,掌握正确的电器设备使用方法,严防触电事故发生。
实验结束后,应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归位摆放,任何人不得私自将仪器设备,甚至有毒物品带出实验室,违者造成后果应负一切经济、法律责任。
2 遵守纪律规范训练
职业学校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简称实训),以便让学生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校内实训是职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训前,认真学习实训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对你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案例一]实习哄闹自酿苦果
学生小赵和小钱在校内实训场所追逐哄闹,被老师批评。两位同学不思反省,反而趁老师不注意,继续追逐打闹,结果小赵和滇被机加工车间的长铁屑割破小腿,送到医院共缝了18针。
校内实训场地设备多、器具多、危险性大。在其间实训应注意哪些事项?
[案例二]违规操作自己受伤
学生小王在进行空调安装实训时,因操作不当,将制冷管路折断,致使制冷剂突然大量泄漏。造成该生手指被严重冻伤脱皮。事后调查发现。小王在进行管路弯道处理时,没有使用弯管专用工具,而是 自己随意用手进行折弯操作。由于弯曲半径太小,造成铜管开裂,制冷剂泄漏。
什么是操作规定?为什么要按规定操作?你能就你所学专业举例说明吗?
(1)安全是实训第一要务。
实训一般是在一定的范围、条件下进行的实地操作。影响实训安全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客观因素,主要是实习场所的环境、设备、工具等本身的安全,例如采光是否充足,电气设备能否正常使用,机器零部件装置是否完整,各类工具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等。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包括机械安全的检查,生产技能的掌握,防护措施的落实,安全教育的实施等。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应是上岗实训的第一课。无论是校内实训还是企业实习,安全是第一要务,一时的疏忽可能影响一生的幸福。
(2)思想重视,准备充分,遵守规章。
①实训前,你应该认真参加安全教育,注意防范实训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积极参与到实训小组的活动中,做好实训前的准备,明确分工,尽职尽责。
②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人身、财物安全放在实训首位。
③要随时注意实训现场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④要遵守实训纪律和工作纪律。按时作息,不缺勤,不迟到,不早退。未经批准,不准擅自离开岗位。
⑤应该讲文明、讲礼貌,尊重指导教师和技术人员,遵守实训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指挥,服从分配,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照顾。
(3)校内实训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①当你在实训期间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现场老师,并积极采取有效自救措施,防止事态恶化。
②如果自己不幸受到严重事故伤害后,也应保持镇定,积极配合现场老师的救助,不要让情绪失控。
③班主任要及时通知家长,协助解决,不推托拖延。
④在相关法律政策指导下,通过协商方式处理解决有关事宜。
安全小贴士
安全实训别大意
实训安全很重要,良好习惯不可少;
设备运行先检查,防止故障跟着跑;
熟练操作不违规,安全程序要记牢;
提高水平靠训练,忙中千万别大意;
安全实训靠大家,时时刻刻要牢记。
3 爱护设备切忌大意
为了提高职校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几乎每一所职业学校都建有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并配备了各式各样昂贵的实训设备。如何正确使用专业设备,爱护设备,保障人员安全是校内实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U案例一]在实训车间疏忽大意损失数千
职校生小胡进行更换汽车前挡风玻璃雨刮器的实训,就在即将完成整个更換程序时,由于疏忽大意,没有进行最后妁检查,就随手放下雨刮器。由于橡胶剖板没有和雨刮器完全吻合好,造成金属架突尖处重撞汽车前挡风玻璃,致使汽车前挡风玻璃破损,達成经济损失数千元。
实训安全仅仅是保障人员的安全吗?还有什么方面的安全也需要保障呢?
[案例二]三心二意自食其果
职校生小陈在进行更换汽车轮胎训练中,由于思想不集中,一边操作一边与旁边同学讲话,在拆卸完最后一个螺帽后。由于疏忽大意,轮胎直接从离地面一束多高的汽车上滑落到地上。不仅造成轮胎紧固螺栓螺纹牙齿严重变形损坏,而且造成轮胎直接砸在自己的左脚脚面上,致使左脚拇指严重骨裂,花费了医疗费数千元。
实训中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会导致什么后果?
校内实训除了要求同学们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同学养成爱护设备的操作习惯,学会如何使用与保养实训设备。如果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养成爱护设备的习惯,那么就会象上述两起案例中的同学那样,在将来的工作中造成客户的损失。因此,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牢记安全要求与细节,做到烂熟于胸,杜绝违章操作造成实训事故的发生。
(1)爱护设备人人有责。
①树立爱护国家财物,爱护实训场内的设备和设施的责任意识。爱护实训器材是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开始,在实训中应始终使工具摆放有序,便于使用。
②培养拆装实训用品时有条不紊的习惯,克服盲目或乱使用工具的操作习惯。
③在实训的过程中如出现设备异常,实训学生须及时向老师和设备管理人员反映,不能隐瞒不报,以免留下事故隐患。
④如出现设备损坏,应实事求是反映设备损坏的情况,由故障鉴定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属于正常损坏还是属于非正常损坏。
⑤任何学生都不能恶意破坏实训设备,否则不但要按章赔偿,还要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2)触电。
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如果触电者在高处,则应先采取保护措施,再切断电源,以防触电者摔伤。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若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治疗。
(3)吸入毒气。
中毒很轻时,通常只要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衣服(但要注意保温),使其安静休息,必要时给中毒者吸入氧气,但切勿随便使用人工呼吸。若吸入溴蒸气、氯气、氯化氢等,可让其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物蒸气,使之解毒。吸入溴蒸气的,也可用嗅氨水的办法减缓症状。吸入少量硫化氢者,立即送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中毒较重的,应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4)划伤(碎玻璃引起的)。
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若伤口里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安全小贴士
校内实训的规范步骤
上课前5分钟应到实训场所前集中整队,做好点名、规范着装、书本笔记等检查,对不符合着装要求或不带笔记本的应马上予以纠正。缺勤名单应及时通知班主任。
学生应在实习指导教师带领下,整齐有序地排队进入实习场地,并按规定的安全路线行走。
实习中要积极遵守实习实训场地管理制度。不能串岗、早退、嬉戏、乱动设备。违反规定行为造成后果的,由当事学生承担必要的责任。
要爱护实习实训设备,每次实习结束后应恢复设备,并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单。交接班必须做到五清[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四交接(场交接、实物交接、站队交接、工作交接)。
实训课结束后应做好场地和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好55工作(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开展55活动,是通过人们的努力改变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
实训结束后,应排好队有序离开实习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