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三章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季听雨
  我常常在凌晨的雨声中醒来,凝视窗外的微亮,不时有飞影掠过。我在雨声密布中分辨每家每户雨檐的高低与大小,甚至质地如何。静静地听雨,是人生的享受,可在夜晚,可在白昼;可在室内,亦可在户外。特别是荷旁听雨,别有一番滋味,无论绿荷,还是残荷。不仅听四季的雨声,还听雨的颜色、粗细、速度等性状。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雨声,不同的雨声蕴含着不同的境地。坐着和躺着听雨有着不同的享受,在家里和在异乡听雨更有不同的情感际遇。
  听春雨是一件缠绵的事。雨丝细绵,遇到任何一种物体,它都有缠绕的本领,让它们彻底丧失原有的抵抗,乖乖地伸展肢体,任春雨淋透,粗糙的皮肤也渐渐地滋润起来,孱弱中充满生机与活力。春雨的呼唤能力,远远胜于灵魂对肉体的呐喊。因此,人们在春天里醒悟了一些沉睡的欲念,开始了一年的行程的深入。
  就在芭蕉展示肥硕的躯体时,夏天像一把利剑插入四季的胸膛。迷蒙的春雨渐渐雾起,夏天的雨柱犹如鞭子,抽打它看不惯或看不起的那些懒汉,驱使它们快速前进。我终于听见雨点敲打芭蕉的声响。肥厚的芭蕉叶轻轻地摇摆、震荡,尘埃洗尽,绿光生辉。雨,让我和芭蕉走得更近。多少幻象,多少怀想,又起风烟。我的生命最初的年轮里,始终摇曳着芭蕉的绿影,青春的惆怅里纠结着芭蕉的凝望。生命中的芭蕉,往往隐喻人生猜不透的谜语,而谜底总被那些啁啾的雀儿无意破译。无论写什么诗,画什么画,总是古典的,押着江南的韵。
  秋雨则多了些许人生的惆怅,莫名的愁绪随着老气横秋的雨丝,挂在梧桐树下,不知阳光何时能够将它们晾干。如果说春雨是嫩绿的,夏雨是青绿的,那么秋雨就是焦绿的了,正朝着冬雨的墨绿方向转化。春雨之声犹如小镲,在夏天的鼓声中渐渐地淹没,仿佛小锣般的秋雨正使劲地唱出一丝丝苍凉。因此,秋雨的密度最小,往往轻飘飘地飞扬,有一点不着边际、欲说还休的味道。特别是在长江或湖面上听秋雨,感觉格外迷离。先是雨点亲吻水面,然后水雾渐生,声音变得缥缈,仿佛被一床棉絮捂盖着。此时的江面却异常的美丽,犹如置身世外,恍兮惚兮,一幕幕听雨的往事如注心头。
  冬天的雨,硬度最大,冲击力也不小。它们拍打在树枝和叶片上,往往让枝和叶感到刺痛。因此,那些生长在树底下的小植物们是幸运儿,少受冬雨的伤害。为什么我们一想到冬天就那么悲观呢?其实冬天也有许多美好没有被我们发现,譬如冬雨是四季中最清洁的润滑剂,一年四季的尘埃都在这个最后的雨季里化为乌有。因此,冬阳朗照时,天空最辽阔,也是最干净的。天底下没有比“干净”这个词语更令人怀想了,因为我们最容易忘记这两个字。
  有时候,一个人呆在办公室,什么事也不干,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回味四季雨声。那种微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使内心充满愉悦和安详。这是一种世俗之外的对话,与雨对话,与天地对话,与神灵对话。每每闭目时,我总会在雨声中看到那些陌生的尖顶建筑,以及身穿雨衣默默前行的信徒——世界在此刻变得多么美好,多么宁静,多么幸福。那些喧嚣,那些烦恼,那些莫名的忧伤……它们都在大言无声地缄默中,退避万里之遥。
  此刻,我一边敲打键盘,一边谛听雨声。那些嘈杂的都市喧闹声渐渐地退却,宇宙缓缓地降落,覆盖大地。大地变得渺小,可以盛装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然后无限地扩张,密度却越来越大。我在沉重中变得轻盈,我在轻盈中飞翔于宇宙。
  纸帘风情
  帘,这个字总令人想入非非,它是紫色的,也是粉红色的,当然也有沉重的颜色,比如垂帘听政。帘,也可作招牌,用在户外,比如酒店、茶坊等,大抵与幡近似,如唐代郑谷在《旅寓洛南村舍》中写道:“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帘,可以遮阳挡光,营造一个比较隐秘的世界,比如窗帘;还可以半遮半掩,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像个少女,比如闺帷、卧室的门帘等。至于织帘的材料,那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有纸帘、藤帘、苇帘、竹帘,还有珠帘、玉帘、水晶帘、金属帘等。一看材料,便知主人处在何等阶层。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即使陋室之帘,亦有风情别致,何陋之有?
  “帘卷秋风,人比黄花瘦。”隔帘眺望,人瘦如菊,恍兮惚兮,愁何以堪?
  记得琼瑶《一帘幽梦》风靡大陆时,正值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坊间特别流行纸帘。尤其是年轻人结婚时,两个人总是一起卿卿我我地纺织,编进甜蜜蜜,织进情绵绵,更多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亲力而为的作品挂在闺房的门楣上,既是对有限空间的一种隔离,也营造了一种自我的氛围,更是对美的认知与体验。
  前不久,拆迁搬家时,检阅过往旧物,我发现某个纸箱内装有两副纸帘。虽然纸帘上的回形针已经生锈,胶水粘连的年画儿纸条,有的已经脱落、松散,但颜色还是那么艳丽,色彩还是那么纷呈。这是我住平房时卧室和书房里的两副纸帘。没想到,它们竟然藏匿在角落里,呆了这么多年。
  每次看到别人家的水晶帘或金属帘,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往日的纸帘,以及那段艰苦的岁月。日子渐渐好,岁月渐渐黄。而泛黄的岁月里,一定有那么一丝一缕的回忆让你心动,让后续的生活充满喜色。
  读画可人
  一个提不起画笔的人,竟然读了很多年的画。读就读吧,还耐不住寂寞,发表许多读画感想。内行人一看,这个人有点儿意思,虽非都说在点子上,可读起来有点意思,在绘画之外收获了人生体验。
  前不久,我做了一下小结,嘿嘿,发表的《画里有话》竟然有一百多篇了。有家出版社的编辑看上了,让我整理成册,报选题。最终却没有通过,书稿至今躺在电脑里,待价而沽。这么说似乎有点庸俗,但出书总是写书人的梦想,不俗,应算雅。因此,我就心安理得了。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鳝说过:“为官已老,读画可人。”这家伙的话算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年轻时,要求进步,想弄个一官半职,出人头地。过了40岁以后,觉得那台戏即便能成,也不会太精彩,所以学会了放弃,寻得另一片新天地,恰好将自己的天赋发挥到应有的地步。俗话说,出名要趁早,做官也一样。我这人思想成熟晚,年轻时根本就不知道要为官,觉得读书高人一等。后来人家问我,读书之后干吗呢?是呀,读书之后干吗呢?这个时候,我才想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最好的途径就是做官。于是,心有戚戚,再不努力,年龄就大了。这可怎么办——年龄大了就不能为官了,不能为人民服务了?又有人说,现如今做官,你要找人,你要花钱,自古以来,朝中无人莫做官嘛。可我天生蠢笨,不是为官的料,无缘。看到李鳝那句话,豁然开朗,随手写一幅,临时自勉。于是,读画便越发可人了。
  画家在我的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它与我们的俗世紧密相连,却又在红尘之上。那里有世俗生活的升华与诗意,就像建立在村庄或街市中的庙宇,天天与之擦肩,总会有一片干净的白云从心头掠过。云翳消释了,天空更亮了。所以,我读画读到最后只剩下一句话:画,就是境界。
  (编辑 欣然)
其他文献
自去年被中央农广校确定为农民中职教育联系点以来,泰兴市农广校紧紧围绕中央农广校所确立的工作目标,紧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绩效考核,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全市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为今后农民中职教学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农民致富农业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一、以强化招生为抓手,增添发展后劲  校以师为魂,以生为根。泰兴市农广校充分认识到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头等
今年秋天,我在纽约小住。一个清新的早晨,我和朋友从西72号大街的地铁车站开始漫步,越过中央公园時,公园的小路上传出优美的爵士音乐。循着音乐声,我们发现原来是4个打扮时尚的美国大学生,正在用心演奏,看得出他们都非常投入。驻足聆听的人越来越多。   但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音乐。一位围观的老人开始大叫大嚷,大学生们试图“忽略”这位老人的干扰,继续忘情地为他们的众多“粉丝”演奏。但情绪激动的老人丝毫
46  城市的车流是农村的河流多好  农村的河流是城市的车流多好  城市和农村看星星一样明亮多好  47  无聊说:下雪了,雪真大  无奈说:雪真大,还在下  诗人说:雪是诗,雪是画  48  眷恋森林的不该只是鸟  热爱大海的不能只是鱼  人类呵,觉醒经常在反省后  49  栽树的人,梦中也是浓郁的绿阴  养花的人,脚下自有飘香的芳径  袖手的人,只能叹着气望梅止渴  50  只有行走在雨雪中 
读历史的时候,偶然读到清末名将张曜一个有趣故事。张曜自幼失学,因屡立战功而被任命为“河南布政使”,不想一位姓刘的御史弹劾他“目不识丁”,布政使是一省的高级文官,相当于现在负责公检法的副省长,哪能让没有文化的人担任呢?所以,朝廷将他改任为总兵。在那个时代,由武改文是极大的荣耀,而由文改武则是一种耻辱。受此刺激,张曜开始发奋读书,并且特意刻了一枚“目不识丁”的印章,随身佩带以自警。几年之后,张曜因文化
人脉对于职场中的许多人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繁忙的工作、生活压力的负荷,对于人脉的经营便会疏淡下来。地么如何能呵护好自己的职场人脉呢?  用细节打动对方  30岁的张强,如今已是苏州某旅行社的总经理助理。几年前,他还是另外一家旅行社的小职员。自己之所以升迁这么快完全是人脉起了巨大作用。  2004年,福建人张强来到苏州闯荡,应聘进入一家旅行社工作。那时候他刚刚离开大学校门,在苏州又举
欧康诺的“小华盛顿旅馆”,被称为“天堂名列第二”的旅馆。老板欧康诺认为:“在服务业,要让顾客感受到快乐,这是成功的关键。”所以他们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让顾客高兴做文章,下工夫。  首先旅馆的装潢就以为顾客创造惊喜为目标。虽然它身处乡村,但却不输给大城市的高级饭店。这个屋龄100多年的两层楼建筑,由曾经为英国王室进行室内装潢的伦敦知名设计师掌舵,室内处处可见19世纪的古董。而在天花板上还珍藏了1.5万
STEM课程在学校的全面推广,使得一大批项目或主题也随之涌现,但大部分项目都只停留在学习技术或锻炼能力的浅层次上。那么,如何让这样的项目变得更加有意义呢?A-STEM的做法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赋予这些项目人文价值,从而激起学生内在的社会责任感和底层价值观,促使学生主动从日常生活中或教师预设的课程中生发新的问题、新的项目,主动探究,主动创新,最终实现为人类福祉服务的美好愿望。  ● 项目缘起  
我的父亲一直住在老家的那座老屋里,老屋的墙壁洋溢着沧桑的气息,经历了宁静而平淡的时光流逝,老屋已经有些陈旧和斑驳了。朴实的墙壁围拢成一个屋子,我的父亲就在里面和母亲生活了一辈子。  父亲喜欢看报纸,尤其喜欢看那些天下大事和古老的趣闻轶事。母亲忙完了烦琐的家务之后,就会坐在父亲身边,絮叨一些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话语。每次母亲絮叨的时候,父亲叫是低着头,一边看报纸,一边漫不经心地应答着。  时光就这样一
人物导读:王永辉,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齐各庄镇大长春村村主任。2014年,王永辉通过考察学习从山东引进新品种,发展棚室桃种植,并创建雪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拥有社员125人。从棚室高标准建设、种植新技术应用,到绿色认证品牌创建,在王永辉及合作社带动下,本村及周边乡镇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齐各庄镇大长春村260亩的土地上,座落着42个棚室,全部种植各类鲜桃,这在全市也是首屈一
当前国家各个方面正在形成合力,重点帮助支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最重大的机遇是脱贫攻坚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的核心区、湖北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恩施州迎来了赶超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绿色崛起的窗口期、全面小康的攻坚期。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富硒和全域绿色生态文章,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发展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打赢扶贫攻坚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