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长双脉冲Cr:LiSAF基波、谐波激光系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max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闪光灯抽运的Cr:LiSAF激光器中插入棱镜分束器获得了可调谐双波长双脉冲基波巨脉冲激光输出;利用腔内光束调整结构和BBO晶体腔内谐波, 获得了双波长双脉冲谐波可调谐激光输出。研究了两输出巨脉冲激光脉宽和能量与抽运能量的关系。
其他文献
针对监控视频中车牌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数据处理量较大、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逐级反投影网络的车牌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为了减少超分辨率网络数据处理量,先检测并提取出低分辨率车牌区域。然后,分解深度反投影网络(DBPN)中较大的采样倍数,以逐级采样的方式完成迭代反投影。在逐级反投影单元中,跳线连接融合逐级采样产生的中间尺度特征,以提高特征利用率;用1×1卷积层降低融合后中间尺度的特征维度,同
采用Ar 离子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实现了NdPP晶体的1.051微米和1.32微米的室温连续运转;采用准半共心腔获得低阈值运转.最低阈值吸收功率1毫瓦,最大输出功率达2毫瓦.由激光特性研究得到的受激发射截面σ1.051μ=1.1×1019厘米2,σ1.32μ=2.2×10-20厘米2.还研究了激光弛豫振荡现象,给出弛豫振荡频率与泵浦功率超阈值比的关系曲线;计算了不同输出功率时阈值泵浦功率密度与晶体长度的关系曲线.
期刊
The goal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Red Light Emitted Toothbrush (R-LETB) emitting at wavelength of 663 nm with power density of 3.3mW/cm2 in combination with 0.1%-methylene blue (MB) solution for the reduction
基于荧光检测机理,将平行因子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相结合,对多环芳烃中的苊、芴和萘进行检测。将荧光光谱数据预处理后作为训练集,输入到粒子群优化的SVM算法中建立分类模型;利用核一致性分析、残差平方和分析以及迭代次数分析方法确定成分数;采用得到的最佳成分数进行平行因子分解,将得到的发射载荷矩阵作为测试集输入到SVM的分类模型中,分类正确率为100%,最终得到苊、芴和萘的回收率分别为100.45%±6.25%、100.10%±6.39%和95.07%±7.46%。所用算法避免了人为操作增加的时间复杂性及主
空间光调制器(SLM)使用波长范围较窄、衍射效率不高,限制了高质量螺旋光束研究的开展。鉴于此,提出一种有效的SLM优化方法,可极大地提高基于SLM制备螺旋光束的光束质量。以650 nm波长激光为例,制备了具有不同轨道角动量值的螺旋光束。通过实验分析螺旋光束的强度分布、衍射效率等特征,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在GaAs二极管上通以正向电流,即能产生釭外钱(非相干光,其波长为0.84~5.2微米)。用它可以传送声音和电视。
期刊
不久前出现了以卤化汞蒸汽产生激光的报导,辐射光谱在可见区:λ=443毫微米(HgJ*),502毫微米(HgBr*)和558毫微米(HgCl*)。对这种激光器的兴趣是由于它有高的预期激光效率、高的脉冲功率和实现周期脉冲运转的可能性。
期刊
采用大气逐线辐射传递计算模型前向参考辐射模型(RFM),计算了高层大气在局地热力平衡状态(LTE)与非局地热力平衡状态(non-LTE)条件下主要大气分子红外光谱带的临边辐射。以定义的相对偏差为指标,分析了白天与夜间情况下non-LTE大气对红外临边辐射的影响,确定了LTE条件的大气高度适用范围,并对白天与夜间的临边辐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大气在non-LTE与LTE条件下的红外临边辐射有显著偏差,白天太阳抽运作用会增加这两种条件下的偏差。在白天与夜间环境下,部分光谱带的辐射会有明显差异。除白天C
提出了一种偏折术中相机和被测面坐标的获取方法。通过斜率计算和面形重建,对一块圆形的窗玻璃进行了检测,最终检测结果与基于干涉仪及张正友标定法检测得到的结果近似,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标定过程简单、灵活,能够完成相机和被测面的全局标定,适用于在线测量的标定。
根据ABCD传输矩阵和Collins衍射积分公式,通过光束坐标与腔体坐标间的转换关系,推导高斯平顶光束经过透镜后,激光间接驱动聚变装置腔内不同角度横截面的光场分布解析表达式,着重分析了光束入射角对焦点处及腔内光强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大入射光束的入射角,焦点处的光斑光强在X轴方向受到影响,光斑沿着X方向产生一定扩散,Y轴方向上的光强分布几乎没有变化;随着光轴传输距离的增大,靶腔内横截面上的光斑直径变大,均匀性变差,而且光斑位置右偏。均匀性较好的光斑与入射角度的选取及光束传输的距离有较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