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 信其学 会其意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nm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的魅力在于具备强烈的亲和力,丰富的学识,独特的创新力,用自己的浪漫情怀、哲人头脑去感染和启迪学生,教出自己的风格,使学生把语文学习变成一种向往。
  【关键词】亲和力;学识;创新力
  
  强烈的亲和力 所谓“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一个阳光灿烂的笑脸,一声春风般和煦的问候,一杯散发清香的热茶,时时处处都会使学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老师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感到你可亲可敬,才会走近你,信赖你,才会爱屋及乌。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如果一个教师能把学生作为朋友,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适时地肯定和鼓励学生,那么他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记得在教学八年级时,我曾让学生做过一篇反映父爱或母爱的作文,我们班一个平时不善表达的同学写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极普通的小事:妈妈为他做早饭,他发现他的碗里比父母的碗里多了两个鸡蛋。尽管文章写的不长,深度也不够,但我还是在讲评课上表扬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以我手写我心,这时我发现他竟流泪了。从此他热爱语文,尤其热爱作文。在我的鼓励下,他的日记写成了小说连载,还大胆地向报社投稿,成为班里有名的小作家。是啊,荣誉是鼓舞,鼓舞变成了一种自觉的刻苦,刻苦是自觉的,是发自内心的,而这巨大的内驱力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来源于教师为他们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引发了他们主动探求的乐趣。教师不再居高临下,高高在上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善于动脑筋,对问题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能自圆其说,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才会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向往。
  丰富的学识 我信奉英国课程理论家斯腾浩斯提出的“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语文教学应“思先于行,而后以行促思”,读书多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才情横溢任挥洒”,一位语文教师仅有一桶水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使自己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地飞扬个性,必须要不断地“充电”。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是忙碌的,忙着进修大专、本科、研究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忙着承担实验课题,积极大胆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忙着进行洗脑式的前沿理论学习,弥补教学上的不足;忙着……试想,如果一个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艺术,使学生对语文教材中那些传诵千古的诗词曲赋产生兴趣,对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充满敬意,对渐入佳境的阅读、写作深感愉悦,那么学生怎么会不对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一往情深呢?
  独特的创新力 语文教学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不是容器,他们身上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能勤于思考,才可能有所创新。因而语文教师必需营造创新氛围,创造创新契机,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创新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出努力:(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在一旁观察学生的活动,做学生活动的助手,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环境,锻炼学生的口才……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当众讲话的锻炼机会,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二)还给学生学习的权利。①教会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批改作业、小考试卷、作文等,老师没有必要都全批全改。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在学生作文中符合“格式”的“新八股文”越来越多,这些文章缺少新颖的内容及真挚的情感,看不到学生自由思想的火花。本文将从学生作文现状、学生作文“真我”遗失的原因以及让学生找回“真我”的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情感;个性;实践探索    一、“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柔弱窈窕的粉黛佳人王昭君在浩瀚的沙漠留下了阵阵驼铃声,柔弱的肩膀担起了
据俄罗斯联邦基础教育部官网2019年7月29日消息,俄罗斯联邦总理梅德韦杰夫就联邦主体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健康、教育和文化领域国家项目的实施举行了会议。  俄罗斯联邦基础教育部部长瓦西里耶娃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梅德韦杰夫对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正在实施的近100个区域项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作为俄罗斯联邦国家优先项目的重要部分,克里米亚获得近130亿卢布的财政支持,塞瓦斯托波尔获得约40亿
2019年1月21日至2月1日,法国国民教育部组织对全法一年级小学生进行期中统一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小学生的法语和数学基础知识能力,特别是阅读、书写、计算能力。此次对一年级小学生开展期中测试评估旨在让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  其中,法语水平评估主要包括口語、书写、字母认知、发音、听力和朗读。评估测试分两轮进行,分别是集体测试和个人测试。每轮测试的时间约10分钟,
【摘 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促进知识迁移的过程。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能力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利用这种迁移的规律,注意发挥学习中正迁移的作用,有利于巩固已学得的知识、技能,会促进学生的认知迁移,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并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正迁移 知识迁移 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要授之以法,导之
【摘 要】笔者从作文教学实践出发,通过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自然地焕发出他们写作的灵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下水”示范点拨指导启迪学生,使高中作文教学出现全新的局面:使学生从害怕写作文、厌恶写作文到积极写作文、快乐写作文。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生活 情感 “下水”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背景、意义、关键    高中作文教学是整个高中语
【摘要】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今天,文言文的教学在采取传统的“以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外更要注重文言、文学、文化的和谐。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上都要追求“文”与“言”的和谐。  【关键词】新课程 文言文教学 文言和谐    语文教师都说文言文难教,其实难就难在古今语言的演变、时空的阻隔。文言文教学之痛似乎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症。文言文教学将有怎样的突破?文言文的教学是重“文”还是重“言”?如何处理好“文”
【摘要】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材料往往蕴涵着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如何对有限的材料进行变通使用,是学生作文中的一个技巧,文章用实例论述了从不同立意的角度使用材料的方法。  【关键词】议论文 作文 立意 作文教学    一则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是极其丰富的,从这个角度看,它属于这个话题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属于另一个话题的内容。当一则材料运用于某一特定话题时,它的价值可能仅仅在局部上,其余的信
近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发布报告指出,国际学生对英国经济的贡献达200亿英镑。除学费之外,他们的花费支出已成为支持当地经济的主要因素。国际学生对英国经济贡献重大,欧盟以外的国际学生平均每人对英国经济的价值高达10.2万英镑。  英国政策和经济咨询机构“伦敦经济”(London Economics)计算了海外学生在学费和生活费方面的支出,同时平衡了一系列成本,包括他们对当地服务带来的
【摘 要】鉴赏咏物诗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2)把握作者所寄托的感情;(3)分析诗的写作技巧;(4)从诗歌运用的艺术技巧上分析。  【关键词】咏物诗;鉴赏;技巧;类型    所谓咏物诗,就是那些以大自然中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描写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  (1)描摹情态类。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考考试说明”中语言知识运用的“语言表达简明、连续、得体”的要求,探析词语、短语、句子歧义的诸种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歧义 语法 语境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对“语言知识的运用”提出如下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简明,实际上就涉及到避免歧义的问题。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关于歧义的各种意思的理解,考查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