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黄色小报化”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防队员入室强暴女子,丈夫隔壁忍气吞声”,一场离奇的性侵案,在掀起了一轮窥私般的报道狂欢后,眼下正在引发一场对媒体伦理的社会性反思。
  这次性侵事件报道中,媒体被人诟病者,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把一起恶劣的性侵案娱乐化,如有些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犯罪过程,如“他听到床的晃动声、杨喜利淫荡的呻吟声”。这样的描写,对满足读者的知情权毫无助益,只会帮助少数人进行猥琐意淫而已。
  二是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把谴责的矛头指向受害女子的丈夫,指责他窝囊。有报纸甚至使用了《“我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是的,你还好意思说》这样的标题,把许多媒体面对社会弱势群体时的残忍彰显无遗。
  更为过分的是,媒体记者明明看到那名被强暴的女子已经精神接近崩溃,但是,他们仍然长枪短炮一窝蜂地闯入受害者家中,把穿着睡衣,蜷在被窝里的女人堵在床上,连珠炮般追问那些噩梦般的事情。
  上述现象令人痛心甚至愤怒。但是,作为一名在高校里讲授媒体伦理的教师,从专业角度上看,这次性侵案报道并没有太高的探讨价值。性侵案报道要注意对受害者姓名等足以让人辨认其身份的信息和特征进行隐匿,以防报道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这是国际通行的报道准则;还有比如说采访不能擅自闯入他人家庭,更是法律常识。这些规则,卑之无甚高论,应该说都是底线性规范。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媒体类似的无底线狂欢,在当下越来越稀松平常。还记得吗?死去的卡扎菲血淋淋的头颅出现在多少家媒体上?这只是半个多月之前的事情。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国内媒体在突破新闻伦理时争先恐后?怎么样才能让媒体守住基本的伦理底线?
  搜狐微博近日邀请我参加一个关于性侵案中媒体伦理问题的“微访谈”,不少网友在交流中不约而同地呼吁“加强对媒体的管制”。目睹媒体间无底线的狂欢,再听听网友这些呼吁,这让我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在我看来,媒体在恪守报道伦理上失去自觉,恰恰是“加强管制”的后果。如果媒体的报道空间逼仄,本来可以充分施展拳脚的领域,像时政、经济,乃至文化等,因为条条框框过多,媒体的严肃报道难以有所作为,只好剑走偏锋,于是造成了这样一种“黄色小报化”的媒体生态:一切都可以被娱乐,一切都可以被消费。像深圳联防队员的性侵案,其背后其实有许多值得反省的社会问题,但媒体在娱乐化视角下,严肃的问题被忽略,而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只是因为容易抓眼球,于是被选择,被放大,而在这一放大的过程中,底线被突破,当事人受伤害。
  目前围绕深圳联防队员性侵案引发的对媒体伦理的反思和追问还在进行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尖锐激烈的批评声音,批评是必要的,但媒体伦理的重建和提升,最重要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媒体伦理发育的制度环境,而业界的自主与自省,正是专业伦理发育的前提条件。那么,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这才是需要新闻业界全体同仁共同思考的问题。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看到,新媒体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众多的发声机会和表达渠道,也为放大社会精英清醒理性的声音提供了可能,这一因素,有可能成为媒体伦理建设的良性因素。
  在深圳联防队员性侵案的媒体狂欢甚嚣尘上的时候,微博和各种论坛里开始出现网友抗议的声音,2011年11月9日,媒体人柴静通过网络发表《没忍住》一文,对性侵案中的媒体行为提出批评,这篇文章也迅速通过微博广为传播,由此促成了对媒体伦理的社会性反思。11月10日,我们看到《江淮日报》通过官方微博发表“道歉”,对该报11月9日以《“我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 是的,你还好意思说》为标题的报道表示歉意,报社坦承这样的新闻标题未能做到应有的公正、公平,给受害人及读者带来了伤害。能作出这样姿态的媒体尽管还不多,但是,我们知道职业道德的维系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压力,《江淮日报》的道歉,让我们看到了媒体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希望。
其他文献
挪威奥斯陆爆炸和Utoya岛枪击事件的发生,提醒着人们这样一个事实:在经济危机和网络热潮的影响下,极右翼势力最近几年开始逐渐在北欧抬头。自称是“网络圣殿骑士”的自恋狂布雷维克,用70多条鲜活的生命,诠释了这个让人不愿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32岁的挪威爆炸枪击案主嫌犯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大事”完成之前几天极为忙碌:他要把用化肥原料和燃料自制的炸弹,以及购买的枪支子弹准备好,装在自家的
10月的最后一天,位于东三环的美国大使馆的空气监测仪显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307,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为257微克每立方米,达到“有毒害”的污染级别。  同一天,软件商人贝志诚拿着他刚买的国产便携式空气检测仪到屋外转了一圈,空气中PM2.5的浓度将近300微克每立方米,和美国大使馆的数据相差无几。  作家郑渊洁拍下来了这一天的照片,发布在微博上,他把北京形容成“一个硕大的毒气罐”,“空气
南都周刊记者_牛思远    英国在1849年决定举办一次世界各国都参与的博览会,女王向各国发出世博会参展邀请,新登基的中国皇帝咸丰不在受邀之列。彼时大清国还坚持以天朝上国的朝贡体例应对一切对外关系,视西方物质文化为“奇技淫巧”之物。    伦敦世博会 首届世博会无主题  主要展品: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
野田的家庭环境以及在松下政经塾的磨炼,塑造了他如泥鳅般内敛低调、扎实努力的处事风格。日本媒体人士用“民主党还没有丧失最后的良知”来评价这位新首相。    日本著名书法家相田光男早在1990年就去世了。这位和野田佳彦同一天出生的书法家生前永远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会成为首相候选人打败对手的政治武器。  8月29日,日本新任首相野田佳彦在民主党党首竞选演说中,引用书法家相田光男作品中“泥鳅”一词来强调
好莱坞最声名显赫的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曾说过:“试图预知观众想要的,然后让电影做成你以為观众所希望的,是通往灾难最快速的途径。如果必须考虑观众的期待的话,我认为判断编剧的好坏是看他们能否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这段话其实也可以作为我们评判国内电影票房的依据——特别是当一部名为《失恋33天》的小成本电影在2011年冬天掀起令人咋舌的票房旋风时,回看麦基的这段阐述,无疑会解开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在商言
被上访    吴宗明这辈子的第一次上访,是从“被上访”开始的。  64岁的吴宗明,身高不足1.60米,平日里喜欢脚蹬一双运动鞋。人虽看上去精瘦,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走起路来脚下呼呼生风。  他是广西贵港桂平市的前信访办主任。  因为“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以下简称“桂航工程”)的开建,他的房子被征用,但他和三十多位“钉子户”一直不肯签补偿协议,因为补偿过低。  那一次“被上访”。听起来很像是
“异类”杨剑昌  “杨剑昌”三个字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深圳民主与法治的“代名词”。 然而,杨剑昌感到孙独,他是许多人眼里的异类。8月,历经5年的“杨剑昌人大代表接访室”选择了关停。是杨剑昌累了,还是规则变了?    此前一走出深圳罗湖区消委会8楼电梯,来访者总能听到杨剑昌那高亢的说话声。可这一回,老杨的大嗓门没有响起。  没有了“人大代表杨剑昌接访室”的牌子,走廊空荡荡的,这让前来投诉的深圳中航苑业
一切看起来和诸多英雄迟暮的互联网故事没什么不同。中华网,这家于1999年7月登陆纳斯达克的最早在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China.com域名的持有者,在股价长期在个位数徘徊多年后,终于向法院提出了破产保护。   “对赌”协议成为击倒这家老牌中国概念股的最后一拳。2006年,为运作旗下的软件和游戏业务上市,中华网与对冲基金签订对赌协议,但因游戏业务未能上市而面临索赔。耗时一年多的索赔官司后,法院判
冯小刚为什么总抱着“票房”不放?又为什么非要把票房这个元素,强行加进从来不以票房为衡量标准的金马奖评审中去呢?一个职业共同体内部丧失互信,缺失共识,只好拼命强调某个量化标准,不是偷懒,就是别有用心。    一个出生在革命年代的人,饱受革命话语教诲,后来成为商品时代的弄潮儿。这样的人多着呢,冯小刚导演只不过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  最近冯导演因为老婆徐帆落选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在微博上猛烈抨击(台湾叫
跟东北非的其它国家相比,赤道横亘的肯尼亚并非沙漠之地。它的政治和经济相对稳定,囊括了非洲大陆几乎所有的地貌:沙漠、森林、草原、湖泊、海岸,甚至积雪的高山,而不同的动物群落就在其中聚集、迁徙,吸引着大批的国际游客。  从机场到内罗毕Fairmont The Norfolk酒店,我们看到被广告商漆成五颜六色的平房、躺在草丛中睡觉的当地人、拥挤的巴士、散乱零落的工地:一个典型的非洲城市。  我还记得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