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备考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ay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考题概说
  
  散文阅读题历来是高考语文拉开分数差距的重点。湖北省高考从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语文科的6套试卷的大阅读部分,选用了6篇文章,除2007年的《日月行色》属于小说文体外,其余均为散文。可见。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要一环。
  散文阅读题涉及三个能力层级七个考点。①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②分析综合: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鉴赏评价: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失误类型
  
  归纳起来,第五大题散文阅读部分。考生答题常见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旨不明。这是造成考生丢分的最根本的原因。阅读散文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所有的问题都应在主旨的总体关照下来解决,绝不可孤立地以词解词,以句解句。例如2009年湖北卷《书房的窗子》第19题“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该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应立足于对全文主旨的把握。作者杨振声是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因北窗适宜读书和写作而异常喜爱:墙与竹是传统文化中常见意象,纳入散文中可增强文章的画面感,营造出一种诗的意境。可有考生答,“可以突出反光的美,并可表达出反光的温和清淡”,这样的作答完全脱离文章的主旨和风格。就事论事,就题论题,最终难以得分。
  二是审题不清。审题是答题的前提,有些考生对语文学科的审题未有足够认识,或者在考场紧张的氛围下未能明确了解题目的要求。例如2009年湖北卷《书房的窗子》第16题“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说明。”有些考生没有看清题目中“结构”的要求,就回答“起了想象的作用”或“有引出作用”等。这样的答案显然没有围绕“结构”来思考。还有的考生没有领会本题由两个方面组成,只回答了“作用”的问题,没有进行“简要说明”,最终因审题不清而痛失2分。实属可惜。
  三是用语不准。有些考生为了所谓的“抓分”。答题时不立足于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却“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知道的一些相关术语全都罗列出来,认为高考是采意给分,说不定有撞上标答的可能。还是上述第16题,有考生这样作答。“窗子作为文题,是全文的核心,并且为文章的发展作铺垫,引出下文的描写,使文章连贯、有条理。同时,窗子具有象征意义,使文章更加深刻”。考生不加选择地罗列出“核心”“铺垫”“描写”“象征”等诸多内容,却未涉及“线索”“贯穿全文”等要点,实在让阅卷老师无从给分。
  四是答题无法。文学作品的阅读。要立足于原文。通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来作答,决不能脱离原文去解答。例如2009年湖北卷《书房的窗子》第17题“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2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解答此题一定要回归原文,按照三个方面的要求,先从原文援引重要的词语、句子作为例子,再进行分析鉴赏。这类题目在标答中举例和分析各赋有分值,但有些考生答题缺少章法,“词语运用清新自然,句式选择选用了诗句,修辞方法运用了排比”,没有回归原文、援引例子加以分析,简单干瘪的表述与6分的分值实难相称。
  
  三、方法指津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方法
  1 整体略读,明了散文的主旨。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决定了作者精心选材、巧妙构思、活用技法的匠心都是为了表现主旨、突出主旨。主旨统帅文章的材料并影响其他方面,因而整体把握、弄清主旨就成了解题的重要前提。在阅读时,第一步略读原文,寻找形象,读出文章大致的观点。文学作品的本质是通过形象来表现思想,形象是作者要描写的对象,形象可以是景,可以是物。可以是事,可以是人,甚至可以是情与理。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把握融于景物之中的作者的情感;咏物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被赋予作者强烈情感: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较为平凡,讲究“以小见太”;写人散文多因人抒情,所选人物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哲理散文多以生活中易见而又易忽视的现象为载体,由特殊到一般,总结生活的感悟与智慧。第二步根据描写的内容归纳形象的特点,将形象的特点与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结合起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作者的情感。从而明了散文的主旨。
  2 深层解读,玩索散文如何表现主旨。我们在整体略读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了散文的主旨,接下来就要进行细读,审视作者是如何表现散文主旨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第一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来表现主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应该联系文章的主旨与背景,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语境,不能架空分析。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借代、设问、反问等等。阅读散文,不仅要能够把握主旨,也要学会欣赏这些表达技巧的妙处,以便对散文有较深层的把握。第二抓重要语句,准确理解其含义。散文中的重要语句,或是体现作者立场态度的词句,或是表现文章主旨的词句,或是用了修辞手法的词句。理解其含义应在关照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切忌望文生义。
  3 前后勾连,从原文中寻找答题的依据。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按照题目的要求筛选出重要的词句作为答题的支撑。如2009年湖北卷《书房的窗子》第18题“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④、⑤段作简要分析。”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归原文,梳理、勾连关键句前后第④、⑤段的内容。第④段表明月下梅花光色幽暗。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更富有情思;第⑤段表明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的美感是不同的。综合这两部分内容。选取文中关键词句。合理有序地组织语言,就能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若顾此失彼,二者-缺其一,就无法得到理想的分数。
  4 审读题干,遵守答题格式。高考命题既想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担心考生超出答题的范围,就会在题干中有所提示。题干往往包含了答题区间、答题方向、命题意图等或明显或潜在的信息。如前面说到的第17题,“以第2段为例”就提示了答题区间,“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就提示了答题方向,“简要赏析”就表明了命题意图。高考试卷的题目,可谓“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一定要认真审读。不同题目有不同组织答案的方式,遵守答题的格式,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获得高分。如鉴赏表达技巧的作用或效果,答题 格式往往是:明示手法+回归原文分析+作用或效果,若仅仅只回答作用或效果是无法获得该题的满分的。另外,有些题目的分值往往会暗示答题的要点数目和难易程度,如3分的题目可能有三个要点。4分的题目有两个或四个要点,6分的题目有三个要点,答题时最好能标出1、2、3的序号,这样能让阅卷老师快速获取答案的有效信息。给出合情理的分数,在细节上取胜。
  
  四、知识锦囊
  
  散文阅读是一个相当庞杂的体系,涵盖了词语、句法、段落、篇章、手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下面选取一些考题中常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以助广大考生。
  


  


  
  【实战演练】
  人生是可以雅致的
  王吴军
  人生原本是可以雅致的。清朝的读书人张潮写的那本《幽梦影》,深得我心。日月星展,花开花落,飞乌鱼虫,书,友,美人,被描绘得是那么相宜和雅致。现代人所淡漠和忽略的事物。在张湖眼里都是情趣盎然的。六十多年前,林语堂介绍具有东方情调的生活方式时,只引用了《幽梦影》中的一句“花不可以无蝶”,就让众多的西方读者倾倒了。
  《幽梦影》说:“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水;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不入俗情,透着高雅。现在许多人热衷旅游的,也只是浮在表面,没有获得真正深切的心灵愉悦,是肤浅的。
  关于喝酒一事,《幽梦影》说:“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一幅锦灿华丽的饮酒图,一份悠远绵长的意趣,依稀就在眼前。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这样的句子,怎不令人神思飞扬。
  张潮曾坎坷下狱,但他并不抱怨和悲伤,他让自己匆匆的脚步慢下来,静静的欣赏生活里的美。蝶,翩然飞过,他想那是飘逸的才子。花,灿然开放,他想那是生动的美人。
  不断地回味自然天地间的美丽,清越的语言自然从心中迤逦而出,在纸上轻轻舞动。这是需要心灵的感悟的,是妩媚的感悟,洋溢着清新的韵味。
  张潮读过许多书。却没有老夫子的迂腐,他生活中充满了闲适和情趣。他在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舟,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他以为,美人的好,是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秋水为姿的。
  只要愿意,人生是可以雅致的,我也希望自己是一棵树,浸润着东方情调的美好,舒展而明朗地生长。(选自《散文》2009年第7期)
  1 怎样理解文章开头“人生原本是可以雅致的”一句中“原本”二字?
  2 张潮为何能品味出人生的雅致?
  3 本文语言也颇为“雅致”,请以第八段为例,从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两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 “日月星辰,花开花落,飞鸟鱼虫,书,友,美人”,生活中原本有许多相宜和雅致的事物,但这些事物往往被现代人淡漠和忽略,或者欣赏时只是浮在表面,没有获得真正深切的心灵愉悦。
  2 (1)张潮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自然万物在他眼里都是情趣盎然的。
  (2)不管人生际遇如何,张潮都能静静地欣赏生活中的美,不断地回味自然天地间的美丽。
  (3)张潮饱读诗书却不迂腐,他的生活中充满了闲适和情趣。
  3 (1)句式选择,本段多为句式整齐的短句,短小有力,有韵律和谐之美。
  (2)修辞方法,本段用了排比的手法,先后用了两组排比句,整齐而不乏诗意。令读者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中学)
其他文献
文言文句子翻译是整个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近年此高考题分值一直保持在6-10分左右,居高不下。它涉及到学生的文盲文基础知识,包括实虚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文言句式、古代文化知识;可看出学生对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要求、标准的了解程度;还能看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言文句子翻译涉及到文言文的方方面面,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文言文水平。下面我们运用一些实例,试通
期刊
拿到一篇不限文体的作文题,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写散文体裁,从生活点滴中发感想,谈感悟,或者围绕一个论题说古论今,罗列材料。以记叙为主的文字也有一些,但或者取历史典故铺展成篇,或者凭空设置离奇的情节,或者譬喻生物世界,写寓言类文章寄予深刻道理。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记叙文比较而言却少之又少。当然,在考场作文中写以叙事为主的文章确实有很高的难度。由于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限制,中学生对生活中的接触比较浅,
期刊
读文欣赏    老人与鸽子  [新加坡]尤今  总是无法忘怀阿根廷那个被夕阳染得璀璨的绚丽的夜晚。  布宜诺斯艾利斯虽然是个高度发展的大都市,然而,市区中心却处处辟有让行人歇足的广场。诸如:圣马丁广场、哥伦广场、康格尔士广场、五月广场等等。这些广场都享有盛名,因为广场以内,各个立着气派慑人的巨型艺术雕刻,雕工精细,思想奇特,令人过目难忘。我曾特地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到各个广场去细细欣赏这些艺术杰作。 
期刊
古代诗文中的比喻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子镶嵌在华章锦绣之上,以其描摹之生动,刻画之传神。用喻之新颖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精选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文比喻,加以欣赏品评。  1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翻译】腐朽的木头是不能雕刻的,用粪土砌起的墙是不能粉刷的。对于宰予这种人我还有什么责备的!  【赏析】宰予在白天睡觉,老师孔子愤怒中用“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
期刊
一、不学,其知不若狂    且天之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吕氏春秋·尊师》  【注解】  爽:《新序》上是“喑”字。喑(yin因):哑。从上文的聋字与下文的盲字看,应是“喑”。狂:精神失常的人,疯子。若:如。  【翻译】  况且天使人生下来,就使他们的耳朵能够听。如果不学习,他虽然能
期刊
【题型描述】    高考散文语言鉴赏题难度主要在于:1 以有关文学鉴赏知识和能力为基础;2 结合试题要求把握好下笔的角度;3 运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概括出有关答案要点。其实,纵观2009年高考散文鉴赏题,我们便发现这种题型又呈现出以下不同的题型: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型、鉴赏重要词句精妙型、多角度鉴赏语言型。    【提问模式】    1 理解加点的词语“XX”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2 某句话中某个词(或
期刊
【文题】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尽力气,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说:“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打不开,而你却能轻松打开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是啊,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如果没有了解,没有沟通,没有关怀,没有温暖,是不可能打开别人的心扉,进入别人心中的
期刊
【编者按】    最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高考中既是文言实词考查题的首选词汇,也是文言文翻译题的首选采分点,其考查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为了让考生在训练中务实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本文搜集了2009年以来全国各大市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从中遴选出了120个典型例句,对这220个常见文言实词进行了逐一迁移考查。在编排体例上,本套训练题有如下四个特点:①
期刊
诗歌鉴赏的主要考查点是:①诗歌的形象;②诗歌的语言;③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    一、诗歌形象类    【考点阐释】古代诗歌形象可分两个大类:一是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二是由花、鸟、草、虫等构成意象、意境。鉴赏人物形象的核心任务是把握形象特征,古诗常见人物形象有: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
期刊
命题作文由于简洁、明快,审题难度相对较小,这一传统命题形式成为近年高考命题的主流。2009年共有10套属命题作文,占高考作文题的一半。因此,对于命题作文的写作研究不可忽视。今天,我们重点研究隐喻类命题作文的抢分策略。    【分类】    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分为有提示语命题作文、无提示语命题作文;从内涵看,一般分为直白式、隐喻式。  下列文题如果按内涵可分为两类:  ①《我有一双隐性的翅膀》(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