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新英格兰?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a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耶鲁大学校园秋色

  全世界的葡萄酒产区被分成两种:旧世界和新世界。
  旧世界指欧洲具有悠久葡萄酒酿造史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新世界则指崛起于大航海之后,也具有优质葡萄产区的美国、澳大利亚、智利、南非等。旧世界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闻名,而新世界以其极优性价比的酒而广受欢迎。
  旧世界与新世界的划分,倒远非红酒产地这么简单,也反映在以大航海为坐标原点,划分出的原欧洲封建国家和那些被探索、被开发、被殖民的亚非拉国家。
  大航海已经过去500多年,当代人还能看到不少带“新”字儿的地名:纽约(New York)、新泽西(New Jersey)、新奥尔良(New Orleans)、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等。
  谁都知道,这些“新”城所对应的那些“旧”城,都位于以前的殖民国家,如英国、法国。但是新英格兰(New England)是谁?作为“日不落帝国”,英国到底给哪个殖民地取了这么寄予厚望的名字?
  新英格兰,其实是英国移民在北美建立的第二块殖民地,位于今天美国的东北角,与加拿大和纽约州接壤。从今天的州行政区划来看,包括了6个州的范围,核心是哈佛大学所在的马萨诸塞州(也叫麻省)。
  虽是第二块殖民地,新英格兰对于美国建国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作为《“五月花”号公约》、莱克星顿枪声、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源地,这个被赋予了“新英格兰”称谓的地方,却悄悄孕育着美国的独立精神。

一次航海,一个股份公司


  旧世界来到新世界一共分几步?一般来说分两步。
  第一步,皇室赞助的航海家完全冒着未知的风险,向大海扬帆。等到发现一块新大陆之后,就用航海地图标记下来,兴奋地回到国内宣扬自己的英雄事迹,将航海图献上,讨取封赏。
  第二步,会由皇室授权,建立一个股份公司,由公司主导进行新大陆的开发与殖民。东印度公司、弗吉尼亚公司皆是如此。

  虽是第二块殖民地,新英格兰对于美国建国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美洲大陆作为“新世界”,也难逃这一宿命。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大航海时代风头最盛的西班牙率先开始了在美洲大陆的“拓荒”,一度建立了包括今美国西南部和拉丁美洲北部的“新西班牙”。而随着西班牙霸权的衰落和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入主北美大陆。
  1606年,在英王的直接授意下,弗吉尼亚公司(Virginia Company)建立,下辖伦敦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分别负责开发北美洲东海岸不同区域的土地。
  以公司之名占领土地,与本国开展贸易,输送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在这样的“开发”思路下,殖民地充其量只是宗主国的金库,如何会生出叛逆之心,想要从故土“独立”呢?这就要说到新英格兰的特别之处了。

与上帝的契约


  与其他殖民地起源于商业掘金行为不同,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建立更带有一丝宗教色彩,源于一群清教徒谋求建立“山巅之城”的宗教自治行为。
  很多历史读本将清教徒从英国移居到美洲的行为描述为:逃离政治迫害,寻求宗教自由。其实,这中间缺了点东西。
  1607年,一些被称为“分离派”的极端清教徒,从英国本土逃亡到了欧洲的尼德兰(今荷兰一带),但十几年的生活让他们深感,尼德兰是一块不适宜生存的贫瘠之地。
  随着美洲殖民地的开发如火如荼,他们在1620年决定远渡重洋,到美洲追求更好的生活,并且要在美洲实现他们在英格兰和欧洲尚未完成的伟大计划。因此,从英国到尼德兰可以说是奔向自由,从欧洲到美洲则想要更多,更像是真正的朝圣。
  这也就难怪,“五月花”号的乘客如今被称为朝圣者(Pilgrims)。

  清教主义对“新美国”最潜移默化的奠基,可能是宗教信仰中的个人主义。

  在大量的新英格蘭历史文献中,清教徒移民始祖的故事,被神化为了一个“出埃及记”般的史诗故事。这些移民被认为是“精心挑选的上帝选民,承担着特殊使命,要在新土地上建立起典范,并最终拯救世界”;他们要实现一个属于清教徒的乌托邦,一个比英格兰更好的“新英格兰”。
  这种带有强烈宗教感的目的性,使得登陆新英格兰的移民从一开始就与营利的英国商人不同。搭乘着“朝圣者”的“五月花”号船上,诞生了在美国建国史上与《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齐名的《“五月花”号公约》。这个不到300字的公约,定下了自治、协商、契约精神的基调。
  继“五月花”号的首批“朝圣者”之后,另外一个新英格兰史上的重要人物出现了,即马萨诸塞殖民地的第12任总督,约翰·温斯罗普。
  1630年,时任马萨诸塞湾公司首领的温斯罗普,率领移民船队前往美洲。在航行途中,他发表了著名的“山巅之城”的布道词。
  所谓“山巅之城”,是温斯罗普用来提醒即将登陆殖民地的清教徒们,他们将建设的这个新社区代表着上帝与人的契约,会被整个世界注视: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将成为一座山上的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因此,如果我们在我们所做的这件事上,对我们的上帝虚妄……我们将成为全世界的传说和笑柄。”
  美国“山巅之城”的别称就此滥觞,成为“美国例外论”的起源。虽然在往后几百年的发展中,宗教的色彩逐渐褪去,但美国从根子上把自己标榜为世界模板、自由捍卫者的“童年记忆”,即源于此。

却是“旧美国”

  新英格兰的清教徒殖民者,无疑给北美大陆带来了“独立”与“自治”的种子,但孕育出的却是一个“旧美国”,与今天以“自由民主”为傲的美利坚合众国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在马萨诸塞殖民地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看似“民主”的政治制度,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温斯罗普的设想中,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纯粹清教社会,是一个清教徒的乌托邦和异教徒的地狱。
  首先,民主并非是开放给所有人的。
  跨过教堂的门槛,成为“上帝的选民”,是参与世俗政治的入场券。一个居民如果想拥有选举、被选举等政治权利,他必须也是一个教会成员。但民主意味着,把这种权利从教会拓展到更广泛的非信众。而事实上,温斯罗普在任期间,全力捍卫民政和宗教不可分离,反对赋予所有居民投票权。
  其次,宗教自由在这里也并不存在。
  成为主流信仰的清教摇身一变,成了宗教专制的旗手。英国当局曾经用来迫害清教徒的残酷刑罚,被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新英格兰。为了不让其他教派的成员进入本殖民地,马萨诸塞制定了极其严苛的法律。对于传播非正统宗教观念的本教教徒,也无情地打压、驱逐。
  而作为如今美国政治思想支柱的“自由”“民主”“联邦”,其实是经由独立战争、联邦党人论战、南北内战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黑人运动、妇女运动等一系列战争与社会运动,才逐渐丰富起来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那么,新英格兰的清教主义就没有给“新美国”添砖加瓦?也不能这么说。清教主义对“新美国”最潜移默化的奠基,可能是宗教信仰中的个人主义。
  清教主义对传统基督教的最大反叛,就是将信仰的解读权,从教会解放到了信徒个人手上。信徒从个人精神上的禁欲和劳动上的勤奋中,可以感受到上帝的召唤,从而以自我的完善和努力获得救赎。这种质疑权威、坚信个人努力的态度,在之后美国的独立战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思想锚点的作用。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试图论证,新教的信徒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因为新教为获得现世的财富正名,富人不再是难以上天堂的。此外,遵循天职,兢兢业业地工作,反而能帮助信徒获得救赎。
《“五月花”号公约》

  不仅是经济,还有教育。今天的新英格兰地区,聚集了全美甚至世界排名最靠前的高等教育院校,最著名的常春藤联盟8校中的4所大学,都位于这一地区。而这些名校其实都带有新教渊源。
  为了培养牧师和能够理解布道的信众,1636年,马萨诸塞殖民地法庭筹措资金兴建了哈佛学院。耶鲁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的前身新泽西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前身国王学院等,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难能可贵的是,身为清教牧师的教授们,在教学中超越了神学教育的桎梏,将神学学院建成了带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色彩的公民教化基地。
  “考查一个民族的成长,应当追溯它的过去,应当考察它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儿时期,应当观察外界投在他还不明亮的心智镜子上的初影,应当考虑他最初目击的事物,应当听一听唤醒他启动沉睡思维能力的最初话语,最后,还应当看一看显示他顽强性的最初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支配他一生的偏见、习惯和激情的来源。”托克维尔曾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下这段话,如今用来形容新英格兰之于美国,是再恰当不过了。
  今天,除了在学术的故纸堆中,新英格兰和清教主义这样的语汇已经很少被提及。但是初代清教徒殖民者登陆新英格兰,对这块土地的设想,在这块土地上所进行的试验,無不一一呈现在“新美国”精神风貌中。
其他文献
横跨多瑙河两岸的布达佩斯  若干年前在寒冷的2月,我登上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最高点,这是一座土耳其人留下的碉堡。眼前是两条大河的交汇处,小的那条从西往东,大的那条从北往南。当时正值欧洲2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河面结满了白色的冰块,好像一条银色的公路贯穿地平线。  眼前这位置,正是多瑙河和萨瓦河的交汇处。多瑙河沿岸多国的文化风貌,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和熟悉的。源自黑森林,终于黑海,总长度为2857公
落笔时,江南正是梅雨季。  大概已经两周了,暴雨、小雨接踵而至,即便是不下雨的时候,也总有一层雾气弥漫在空气中,走在路上总觉得身上黏黏糊糊,衣服湿哒哒的;穿梭在申城的大街小巷之间,不由得心生一阵快快回家冲个凉水澡的渴望。  从淅淅沥沥下着雨的街道走进静安寺的地铁通道,走着走着,有一阵淡淡的白兰香味传来。循着香气走近,才发现是位老婆婆坐在通道边,卖白兰和茉莉串成的手链。  雨中的这股暗香,把我的思绪
墨西哥移民首次净流出  对于墨西哥人来说,北方邻居美国一直是希望、安全和繁荣的象征。但由于美国经济衰退所带来的持续效应和趋紧的边境管制,选择背井离乡前往美国的墨西哥人开始减少。  “美国经济还是很差,没有什么工作机会。”赫南德斯(Eleuterio Hernandez)说道。赫南德斯来自墨西哥中部小城圣·巴托洛米·奎尔兰纳(San Bartolome Quialana),26年来频繁通过非法方式入
女孩是在8月11日晚上,于睡梦中被绑走的。  次日晚上,印度阿萨姆邦Charaideo地区警方在当地Singlu河边发现了女孩的尸体。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印度密宗在献祭时会用到的物品,包括一些红布和骨灰。这表明,这名5岁的小女孩极有可能是被用作活人献祭。  而这种非人且愚昧的行径,在印度算不得极端个案。在更多的案例中,这些被献祭的孩子被割去身体某部分,待他们流血而死后,再剖出内脏,摆在神像前。  不少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出生于加尔各答的一个贵族家庭。其父亲拥有丰裕的财产,却也像印度的传统贤哲一样,渴望出世,甚至打算永久定居在喜马拉雅山,在宁静与孤寂的环境里诵读《薄伽梵歌》,以此度过余生。但他还是回归了现实大地。  泰戈尔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出生,自然也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他是个秉性好动的孩子,毕生渴望着遥远的道路。泰戈尔一生都在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奇怪的国度
韩国民调机构盖洛普韩国近日发布的大选民调结果显示,在野的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文在寅目前的支持率超过30%,大幅领先于其他参选人,极有可能在今年的韩国总统大选中胜选。  这是文在寅第二次冲击韩国总统宝座,2012年,他以微弱差距惜败于“冰公主”朴槿惠。文在寅出身平民家庭,从事维权活动时认识了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并作为卢武铉的得力助手进入政坛,素有“卢武铉的影子”之称。    学校里的“捣蛋包”  1953
尼泊尔阿恰姆,14岁的Ut tara坐在“月经小屋”内休息。当地处于经期的女性被驱逐到地方狭小、并无御寒设备的户外棚屋睡觉,每次长达5~7天。尼泊尔阿恰姆,女孩Ut tara在隔离结束后,仔细清洗了头发。  最近,一个“散装卫生巾”微博话题,让许多人意识到月经贫困的普遍性。大数据告诉我们,全国年收入低于1000元的那6亿人中,可能有超过1亿女性因为“有难处”而不得不使用这些质量堪忧的产品。  从世
2021年4月28日,印度加尔各答,路边挂着莫迪参加选举集会的宣传海报  5月2日,印度媒体的镜头聚焦在西孟加拉邦阿拉姆巴格。在该邦选举结果揭晓当晚的骚乱中,联邦层面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在这里的办公室被付诸一炬,有着巨大莲花党徽的宣传画,在主流媒体镜头的注视下化作灰烬。  印度人口第四大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是“印度人民党”一直没能拿下的地方。最新选举结果显示,该邦依然在崔纳姆国大党(T
2021年6月24日,萨尔瓦多首都设立的比特币ATM机  6月9日,萨尔瓦多共和国议会批准了将比特币作为该国法定货币的法案。这个中美洲小国,将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方采用加密货币的国家。  该法虽只有短短十六条,但第一条便写道:本法的目的是,将比特币用作萨尔瓦多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其在任何交易中都将不受限制,并具有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权。  自2021年9月7日起,比特币将作为该国法定货币,正式与美元
进入5月以后,日本一天的新冠确诊人数少的时候为4000 人左右,多的时候接近8000 人。大阪地区的患者已经不可能全员住院,在家观察的人更多一些。因为在家期间护理不够及时而重症化,最后抱憾离开人世的患者,不在少数。  日本希望能从中国之外的国家(特别是美国)获得疫苗。日本企业真的从事疫苗开发的还不多,就算做了相关的研发,且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最终也难以市场化。因为任何一点副作用,都能让研发企业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