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固原地区百合鲜切花的生产现状和生态条件,在充分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从品种选择、定植前准备、定植、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地区冬季日光温室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固原地区百合切花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合;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176-02
固原地区气候干旱少雨,雨量集中,风大沙多,蒸发强烈,昼夜温差比较大,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发展落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固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发展设施花卉栽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固原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生产出的百合切花花香色艳,深受客商的赞誉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且固原市处于西安、兰州、银川3个省府城市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重要的地理位置为百合切花生产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该文根据固原地区独特的生态条件,紧紧地围绕温室百合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阐述了固原地区百合鲜切花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具有针对性和明显的区域生产特点,可以为固原地区温室百合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1 示范区概况
示范区栽培地选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长城梁农林科技示范园内,地处北纬36°01′,东经106°13′,海拔1 800 m。年平均降雨量460 mm,年平均气温8.4 ℃,≥10 ℃有效积温2 329 ℃,干燥度1.55,无霜期130 d,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250 h,年太阳辐射531.368 kJ/cm2,年蒸发量1 050 mm。用市区西南20 km处海子峡水库人居饮用水进行灌溉。日光温室长80~120 m、宽9 m、高3.8 m,朝向南偏西5°,坡面角23°,保温膜为聚乙烯无滴防老化膜,室内建有10 m3调节水池。
2 品种选择
从固原地区温室鲜切花百合的长势、株型、花型、花期、抗冻等方面进行比较,适宜的品种为东方百合,主栽品种选择“西伯利亚”和“索邦”,兼种少量OT杂种系,如“木门”、“罗宾娜”。
3 定植前准备
3.1 土壤准备
3.1.1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按行距进行沟状整地培肥,沟深0.6 m,沟宽1.0~1.2 m,长为棚宽,可用腐熟牛、羊粪等有机肥,过磷酸钙或施入磷酸二铵和泥炭及发酵后的农作物秸秆等加以改良。
3.1.2 土壤pH值调节。固原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为了降低土壤pH值,土壤改良时施入牛粪、泥炭和秸秆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及调节灌溉水的pH值[1-2]。
3.2 土壤消毒
在栽培基质施足基肥和土壤改良的前提下进行,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用福尔马林、敌克松、速心灭或五氯硝基苯等其中1种杀菌剂同杀虫剂对土壤进行消毒。
3.3 整地及做畦
3.3.1 整地。种植前30~40 d进行土地平整,对土壤进行小型机械旋耕或人工翻挖。整地要与土壤改良同步进行。
3.3.2 做畦。按行距整成高畦,畦宽度一般为1.0~1.2 m,畦面高20~25 cm,沟宽30~40 cm。
3.4 种球选择及处理
3.4.1 优良种球选择标准。选择饱满、无病虫害、无冻害、均衡度好的种球;基盘主根粗壮、数量较多、球径14~18 cm。
3.4.2 种球的处理。种植前,首先将种球腐烂、破损的根进行修根,再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配成消毒液浸泡30 min,进行严格的消毒,阴干后种植。
4 定植
4.1 定植时间
在固原地区,种植百合的主要目标是为春节提供花卉,因此,根据花期及上市的时间,确定适宜种植时间为9月中旬[3-4]。
4.2 定植方法
栽植时采用沟栽,开挖深20 cm、宽20 cm的矩形栽植槽,种植时芽头要栽直,且方向一致,栽植后覆土,并充分浇水,使球与土壤紧密接触,以确保种球的发芽和生长。
4.3 覆土厚度
栽植后,在种球上面需覆盖土,一般未经催芽的种球,冬季栽植的覆土厚度为6~8 cm,以发芽生长后茎生根不露出土为宜,上方要覆盖一层木屑或细碎稻草,以不见土为度。
5 生长期管理
5.1 温度调节
温度对百合的品质影响非常大。百合整个生育期温度管理要遵循由低到高、逐渐增大的原则,同时还要确保昼夜温差变化不大。在前1/3的生长周期内,较低的温度能够促进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2~13 ℃。如果温度低于12 ℃,百合的生育周期延长。如果温度大于15 ℃,不利于百合花质量提高。在余下的生长周期里,温度要控制在15~17 ℃,最高温度不能大于28 ℃,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5 ℃。
当固原地区冬季温室内温度低于15 ℃时需加温。若用小锅炉升温时,要注意不能让烟进入温室,以防影响百合的生长[5-7]。
5.2 湿度管理
在生产百合花时,湿度对百合生长的影响非常大,一般要保持湿度为75%~85%,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减少叶烧现象的发生。
5.3 追肥
追肥通常以叶面喷施为主。茎生根长度大于5 cm后,通常10~20 d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在现蕾后至开花前,每15 d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次,如发现上部叶和花蕾黄化(老叶正常),应及时叶面喷施2~3次0.2%~0.3%硫酸亚铁,如果发现新叶正常,老叶黄化,生长势差,多缺氮肥,可叶面喷施2~3次0.3%尿素水,现蕾后叶面喷施2~3次0.3%~0.5%复合肥。
5.4 灌溉
5.4.1 灌溉水pH值调节。固原地区的水大多呈碱性,在温室的水池中,加草酸调节,待将水的pH值调节到微酸至中性后再用。 5.4.2 灌溉。首先要灌好种植后的前三水,即种植百合球后马上浇1次透水,1周后再浇1次,以使百合球的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10~15 d后,视土壤的湿度情况及天气情况浇第3次水。以后可每15 d浇1次水,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浇水一般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可采用沟灌、喷灌、滴灌等方式。
5.5 光照的补充
百合为喜光植物,因此要保持塑料膜表面的清洁,使之透光良好。为弥补固原地区冬季日光资源不足,促进百合提前开花上市,可用白炽灯进行补光。
6 病虫害防治
在温室中种植的百合常发生病虫害,应注意观察,并及时防治,防止扩大蔓延,减少损失。其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业防治。注重品种选择,种球要根系良好,尽量不选敏感品种和较大种球;加强温度、湿度、水分和光照等田间管理,保证合理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温室田间无杂草,生长期发现感病植株要及时挖出,并烧毁。二是物理防治。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三是化学防治。叶枯病可用1%波尔多液喷施;鳞茎腐烂病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灰霉病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用扑海因等不留药斑的水剂杀菌药喷施防治;茎腐病发病后及时清除感病植株及种球,用多菌灵、福美双或菌速克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浇灌感病种球周围3~5 m2的植株。用吡虫啉等800~1 000倍液喷施,可有效防治蚜虫;白粉虱可用功夫乳油、天王星乳油、一遍净可湿性粉剂等配成液体交替喷雾防治;地老虎、蛴蜡可用毒饵诱杀,或用辛硫磷等灌根防治。
7 适时采收
采收宜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在花蕾开始显色但未完全透色时采收,无二茬花的品种可以连根拔起,具有二茬花的品种,剪留高度为10~20 cm。采收时一般5个花蕾以下的花枝需要至少有1个花蕾着色之后才能采收,5~10个花蕾的必须要有2个花蕾着色,而10个花蕾以上的必须有3个花蕾着色后再采收。采收后,去掉下部10 cm的叶片,然后分级和捆扎,迅速插入清洁的、预先冷却的水中,再放进冷藏室,冷藏温度为2~4 ℃。
8 参考文献
[1] 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等.切花百合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2):138-139.
[2] 胡海英.银川地区二代节能日光温室鲜切花百合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8(3):87-88.
[3] 臧淑珍,赵兴华,杨佳明,等.北方温室东方百合切花生产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2):22-23.
[4] 宋金秀,蔡永生,王东云,等.切花百合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7(4):75-76.
[5] 于有国,高海龙,杨建明,等.东方百合鲜切花温室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8(2):82,61.
[6] 司丽萍,张艳菊.冀北温室东方百合鲜切花生产技术[J].河北林业,2013(7):32.
[7] 张文利,冯炜弘,徐琼.日光温室东方系百合切花栽培技术[J].甘肃科技,2004(6):153-154.
关键词 百合;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176-02
固原地区气候干旱少雨,雨量集中,风大沙多,蒸发强烈,昼夜温差比较大,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发展落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固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发展设施花卉栽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固原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生产出的百合切花花香色艳,深受客商的赞誉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且固原市处于西安、兰州、银川3个省府城市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重要的地理位置为百合切花生产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该文根据固原地区独特的生态条件,紧紧地围绕温室百合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阐述了固原地区百合鲜切花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具有针对性和明显的区域生产特点,可以为固原地区温室百合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1 示范区概况
示范区栽培地选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长城梁农林科技示范园内,地处北纬36°01′,东经106°13′,海拔1 800 m。年平均降雨量460 mm,年平均气温8.4 ℃,≥10 ℃有效积温2 329 ℃,干燥度1.55,无霜期130 d,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250 h,年太阳辐射531.368 kJ/cm2,年蒸发量1 050 mm。用市区西南20 km处海子峡水库人居饮用水进行灌溉。日光温室长80~120 m、宽9 m、高3.8 m,朝向南偏西5°,坡面角23°,保温膜为聚乙烯无滴防老化膜,室内建有10 m3调节水池。
2 品种选择
从固原地区温室鲜切花百合的长势、株型、花型、花期、抗冻等方面进行比较,适宜的品种为东方百合,主栽品种选择“西伯利亚”和“索邦”,兼种少量OT杂种系,如“木门”、“罗宾娜”。
3 定植前准备
3.1 土壤准备
3.1.1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按行距进行沟状整地培肥,沟深0.6 m,沟宽1.0~1.2 m,长为棚宽,可用腐熟牛、羊粪等有机肥,过磷酸钙或施入磷酸二铵和泥炭及发酵后的农作物秸秆等加以改良。
3.1.2 土壤pH值调节。固原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为了降低土壤pH值,土壤改良时施入牛粪、泥炭和秸秆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及调节灌溉水的pH值[1-2]。
3.2 土壤消毒
在栽培基质施足基肥和土壤改良的前提下进行,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用福尔马林、敌克松、速心灭或五氯硝基苯等其中1种杀菌剂同杀虫剂对土壤进行消毒。
3.3 整地及做畦
3.3.1 整地。种植前30~40 d进行土地平整,对土壤进行小型机械旋耕或人工翻挖。整地要与土壤改良同步进行。
3.3.2 做畦。按行距整成高畦,畦宽度一般为1.0~1.2 m,畦面高20~25 cm,沟宽30~40 cm。
3.4 种球选择及处理
3.4.1 优良种球选择标准。选择饱满、无病虫害、无冻害、均衡度好的种球;基盘主根粗壮、数量较多、球径14~18 cm。
3.4.2 种球的处理。种植前,首先将种球腐烂、破损的根进行修根,再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配成消毒液浸泡30 min,进行严格的消毒,阴干后种植。
4 定植
4.1 定植时间
在固原地区,种植百合的主要目标是为春节提供花卉,因此,根据花期及上市的时间,确定适宜种植时间为9月中旬[3-4]。
4.2 定植方法
栽植时采用沟栽,开挖深20 cm、宽20 cm的矩形栽植槽,种植时芽头要栽直,且方向一致,栽植后覆土,并充分浇水,使球与土壤紧密接触,以确保种球的发芽和生长。
4.3 覆土厚度
栽植后,在种球上面需覆盖土,一般未经催芽的种球,冬季栽植的覆土厚度为6~8 cm,以发芽生长后茎生根不露出土为宜,上方要覆盖一层木屑或细碎稻草,以不见土为度。
5 生长期管理
5.1 温度调节
温度对百合的品质影响非常大。百合整个生育期温度管理要遵循由低到高、逐渐增大的原则,同时还要确保昼夜温差变化不大。在前1/3的生长周期内,较低的温度能够促进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2~13 ℃。如果温度低于12 ℃,百合的生育周期延长。如果温度大于15 ℃,不利于百合花质量提高。在余下的生长周期里,温度要控制在15~17 ℃,最高温度不能大于28 ℃,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5 ℃。
当固原地区冬季温室内温度低于15 ℃时需加温。若用小锅炉升温时,要注意不能让烟进入温室,以防影响百合的生长[5-7]。
5.2 湿度管理
在生产百合花时,湿度对百合生长的影响非常大,一般要保持湿度为75%~85%,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减少叶烧现象的发生。
5.3 追肥
追肥通常以叶面喷施为主。茎生根长度大于5 cm后,通常10~20 d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在现蕾后至开花前,每15 d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次,如发现上部叶和花蕾黄化(老叶正常),应及时叶面喷施2~3次0.2%~0.3%硫酸亚铁,如果发现新叶正常,老叶黄化,生长势差,多缺氮肥,可叶面喷施2~3次0.3%尿素水,现蕾后叶面喷施2~3次0.3%~0.5%复合肥。
5.4 灌溉
5.4.1 灌溉水pH值调节。固原地区的水大多呈碱性,在温室的水池中,加草酸调节,待将水的pH值调节到微酸至中性后再用。 5.4.2 灌溉。首先要灌好种植后的前三水,即种植百合球后马上浇1次透水,1周后再浇1次,以使百合球的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10~15 d后,视土壤的湿度情况及天气情况浇第3次水。以后可每15 d浇1次水,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浇水一般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可采用沟灌、喷灌、滴灌等方式。
5.5 光照的补充
百合为喜光植物,因此要保持塑料膜表面的清洁,使之透光良好。为弥补固原地区冬季日光资源不足,促进百合提前开花上市,可用白炽灯进行补光。
6 病虫害防治
在温室中种植的百合常发生病虫害,应注意观察,并及时防治,防止扩大蔓延,减少损失。其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业防治。注重品种选择,种球要根系良好,尽量不选敏感品种和较大种球;加强温度、湿度、水分和光照等田间管理,保证合理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温室田间无杂草,生长期发现感病植株要及时挖出,并烧毁。二是物理防治。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三是化学防治。叶枯病可用1%波尔多液喷施;鳞茎腐烂病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灰霉病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用扑海因等不留药斑的水剂杀菌药喷施防治;茎腐病发病后及时清除感病植株及种球,用多菌灵、福美双或菌速克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浇灌感病种球周围3~5 m2的植株。用吡虫啉等800~1 000倍液喷施,可有效防治蚜虫;白粉虱可用功夫乳油、天王星乳油、一遍净可湿性粉剂等配成液体交替喷雾防治;地老虎、蛴蜡可用毒饵诱杀,或用辛硫磷等灌根防治。
7 适时采收
采收宜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在花蕾开始显色但未完全透色时采收,无二茬花的品种可以连根拔起,具有二茬花的品种,剪留高度为10~20 cm。采收时一般5个花蕾以下的花枝需要至少有1个花蕾着色之后才能采收,5~10个花蕾的必须要有2个花蕾着色,而10个花蕾以上的必须有3个花蕾着色后再采收。采收后,去掉下部10 cm的叶片,然后分级和捆扎,迅速插入清洁的、预先冷却的水中,再放进冷藏室,冷藏温度为2~4 ℃。
8 参考文献
[1] 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等.切花百合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2):138-139.
[2] 胡海英.银川地区二代节能日光温室鲜切花百合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8(3):87-88.
[3] 臧淑珍,赵兴华,杨佳明,等.北方温室东方百合切花生产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2):22-23.
[4] 宋金秀,蔡永生,王东云,等.切花百合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7(4):75-76.
[5] 于有国,高海龙,杨建明,等.东方百合鲜切花温室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8(2):82,61.
[6] 司丽萍,张艳菊.冀北温室东方百合鲜切花生产技术[J].河北林业,2013(7):32.
[7] 张文利,冯炜弘,徐琼.日光温室东方系百合切花栽培技术[J].甘肃科技,2004(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