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垄断对于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

来源 :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资本主义垄断,对于帝国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何种作用,这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说明的问题。关于垄断在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我国理论界基本上是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垄断只有引起经济的停滞和腐朽趋向的作用;二是面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承认帝国主义经济还存在发展的一面,但否认垄断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两种倾向,在我看来都是片面的。就前一种倾向来说,它没有全面了解列宁的思想,并且实践证明它是错误的;而第二种倾向实质也是认为垄断关系只引起停滞和腐朽;经济迅速发展是由垄断关系之外的(主要是科技革命)因素引起的。这样的观点,同样违背了列宁的思想。
其他文献
【正】 《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刊登佐牧同志的《必须把商品交换和劳动交换区别开来》一文(以下简称《佐文》),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由于集体所有制还大量存在,全民所
【正】 《经济研究》1980年第9期上彭迪先同志的《马克思论抽象劳动》一文,对马克思著作中的抽象劳动范畴进行了研讨。但是,我认为彭文对抽象劳动范畴的理解,有些方面与马克
【正】 黄松龄同志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他长期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经济理论工作。1958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后,他痛切感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正】 这几年来,马洪同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多方面的探索,《经济结构与经济管理》一书收集了他写的一部分论文,是一
【正】 《经济研究》1980年第7期上王积业同志的《宏观经济效果问题》一文,系统、全面地说明了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宏观经济效果的理论,对于当前国民经济的调整、
【正】 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生产价格的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已开始讨论。当时肯定生产价格论者所提出的主要论据是:资金占用多的部门,有机构成高;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劳动生产
【正】 社会主义的学说和实践在发展中。当今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研究社会主义的人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奋力开拓、辛勤探索。拥有九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所进行的经济改
商人支配生产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一个途径。清代前期,商人支配生产已大量发生,呈现如下多种形式:1.商业资本同高利贷相结合。这是一种以借贷关系为基础的商人支配生产的形式。2.以原料换成品。即商人以小生产者所必需的原料来换取他们的成品。3.商人支配小作坊与家庭劳动。即商人通过分发生产工具、原料和支付劳动报酬,直接控制一批小作坊或家庭劳动为自己生产。4.座商兼营生产加工(工商不分,厂店相连,就地销售)。5.贩运商人兼营生产加工。这是商人直接为自己贩运贸易的需要所组织的生产
【正】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发展,产生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货币的第一个职能,就是起着价值尺度的作用。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表现为价格
【正】 读了《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孙冶方同志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很受启发。但文中认为斯大林的定义是从恩格斯的定义“后退了两步”的结论,我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