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r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技能。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鼓励、启发、培养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一、要注重学生创造精神的培育
  我们常常在教学中看到一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的讲授一字不差,可是一旦离开课本,离开老师他们就不知所措,寸步难行。的确,长期以来的模式化教学和语文教学中教条主义的习气,从内容到形式都给我们的教学造成许多有形无形的“牢笼”。面对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生活,学生的感觉、想象、思维和情感却都被“引导”就范于固定的模式,只有符合这模式的才被允许,才能得高分。这样僵化的教学只能造就僵化的头脑,它不仅使学生心情压抑而且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还应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性智力,即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趋势进行诱发性教育。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分析、综合、推理,进行创造思维。而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才会使其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在探索创造中提高自己,从而使小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有效的培育。
  二、要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启发
  “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质疑,是深思的结果。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只听,只记却疏于思索的状况。不少学生你问他有问题没有,他总是说没有,但一考试起来成绩总不好;还有部分学生作文书看了一大堆,可是写起作文来仍旧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虽记住了某些知识或词句,但没有深入理解,不会应用,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启发创造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遂渐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记得有一位先哲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启式教学,有效提高了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三、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知识的积累沉淀,就谈不上创造力的发展。可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时间、精力等的限制,小学生知识面较狭窄,尤其阅读的数量与质量都还处于较低下的水平。在让阅读教学走出费时低效的问题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又一次充当了好帮手。首先,提供阅读情境,优化阅读心理。不可否认,语文课本是学生们最基本的阅读素材,课堂是他们走向阅读殿堂的途径。可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总怕学生看不懂,还没让学生读就先把好端端的一篇美文由字词句逐步解剖得体无完肤,不仅完全破坏了文章美感,也驱逐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情境。如诗歌散文,我为之添加相应的音乐背景渲染气氛;实物说明,我为之补充对应的实物图像加深印象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补充阅读材料,管理阅读活动。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采的信息资源,各式各样的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也为我们的阅读需求提供了便利的途径。结合课内学习的进程,我和学生一起收集、编制了一些补充性文章,建立了自已的阅读库。这样不仅查阅方便简捷,而且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我们的教学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而他们的理解和阅读水平却是千差万别的。这样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不同信息,自主查找所需资料,这样既扩大了学生阅读视野,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阅读水平,选做文后的辅助训练,及时信息反馈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甚至能让一部分理解力强的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认识,一步步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网络。第三、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要注重学生创新动力的激发
  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教师应该敢于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标新立异。我给学生推荐一些名篇名着,让他们去阅读,再谈谈自己读后的心得,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方法,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创新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创造力是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我们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通过这些年的新课程改革,许多教育同仁通过不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也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然而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实验
目次rn一、三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法律的发展及其特点rn二、三十年来构建的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rn三、三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观念基础、重大实践及其意义rn四、WTO
目次rn一、故意侵权类型的历史演变rn二、故意侵权与侵权行为类型化的关系rn三、故意侵权类型之概念界定rn四、故意侵权责任类型独立化的理论意义rn五、故意侵权的责任构成rn
目次rn一、中国自然资源物权的先天不足与类型化研究的理论价值rn二、“非对物采掘”类自然资源物权rn三、“对物采掘”类自然资源物权rn一、中国自然资源物权的先天不足与类
目次rn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rn二、特别时效的适用范围rn三、时效期间rn四、时效起算rn五、解除和减价的“时效”rn六、恶意隐瞒情形的时效rn七、磋商情形时效的停止rn八、时
目次rn一、引言rn二、我国设立非婚同居法的社会基础rn三、我国有关非婚同居法律的现状及其不足rn四、构建我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设想rn一、引言rn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在社会
目次rn一、《劳动合同法》中对现行劳动法制度做出的新规定rn二、《劳动合同法》中相关内容之不足rn三、我国劳动法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rn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摘 要:生活是教育的泉源,又是教育的归宿。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教学活动应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政治教学如何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
目次rn一、问题提出——公司控制权市场中可能产生的竞争法议题rn二、公司控制权市场下公司法与竞争法的交错——公司本质理论下的观察rn三、竞争收购者间的停止协议是否应受
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做好档案工作,对于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