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等“国学”教育建设之省思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h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的高等“国学”教育,可以从三个功能层面和路向来加以理解:面向学院学术的专业教育、面向公民培育的通识教育、面向文化建设和文明对话的中国文化传统之诠释和转化。“为学”的教育和“为人”的教育,都可以指向参与文明对话和参与社会转型新文化建设之目标。这是我们思考当代高等“国学”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我们揭出“中国古典学”之概念,以为当代“国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
其他文献
增强专业制图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编撰古代散文史,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对古代散文的文体分类要讲究科学性。为避免随意分类带来的混乱现象,取用古代文体分类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说法是必要的。二是
音乐创作的定位不仅局限于音乐创作本身,技术的涵义应该更为广阔.音乐教育应该树起音乐批评的旗帜;同时,我们更应该以批评的眼光对待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
在我们心目中应该是欢乐祥和的2008,现在看来居然是多灾多难的一年:首先是天灾不断——年初有席卷南方十省区的冰雪灾害,年中四川又突然遭遇死伤以万计大地震,而像“手足口”这样的传染病现在都要排不上号了;其次是人祸突现——“藏独”分子闹事显然是要给热切盼望奥运来临的中国人加愁添堵。但是,在已经历经磨难的中国人看来,大难之后,一个和平的巨人将更加谦恭地微笑着看望四大洋、五大洲。2008年发生的这一切,与